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年發福」?遠離腹部肥胖要知道的幾件這些事

人到中年,「抬頭見褶子,低頭見肚腩」似乎成了標配。然而,人到中年未必一定發福,腹部肥胖並非必然。

人到中年並非一定發福

由於基礎代謝率下降、飲食結構不合理、活動量不足以及慢性病困擾等因素,中年人士確實更容易發福。有腹部肥胖家族史、飲食過量、輕體力勞動、久坐、壓力大的人更容易出現腹部肥胖,其中飲食過量和久坐不動是最主要的因素。

但「人到中年,自然發福」則是一種錯誤的認識和觀念,某些時候,是許多人對自己的健康懶得用心、疏於管理的借口。實際上,生活中許多中年朋友仍然保持著良好的體型和健康的體魄,這背後,是他們常年堅持合理飲食和運動,保持良好生活習慣的努力付出,因此,中年發福並不是一定會發生的「必然之事」。

BMI正常也可能腹型肥胖

「大肚腩」在醫學上叫作腹型肥胖,又稱中心型肥胖,是指脂肪在腹部的特別堆積,表現為腰圍的增加。我國最新標準將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含90厘米)、女性腰圍超過85厘米(含85厘米)劃分為腹型肥胖。男性腰臀比(腰圍/臀圍)大於0.9,女性腰臀比大於0.8,也可診斷為腹型肥胖。

日常生活中常以體質指數(BMI)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而BMI只能看作是對體重及相關健康隱患的粗略測算。BMI指數正常也可能出現腹型肥胖。

不良習慣可能助長肥胖

很多人在暢飲一段時間的啤酒後長出了「啤酒肚」,便將肥胖的罪魁禍首歸於啤酒,而忽略了飲酒時所搭配的食物。以大眾青睞的啤酒加燒烤組合為例,在喝酒的同時攝入大量肉類和油脂,使攝入的能量遠遠超過人體消耗的能量,長此以往,自然會導致肥胖。

不少人會在飯後站立消食以避免長肚腩。但光站不動所消耗的能量並不大,建議活動一下手腳,最好餐後半小時進行適量的運動,耗熱減脂的效果會更好。上班族常常久坐,脂肪易堆積在腹部,在工作間隙可以稍做活動,伸伸胳膊踢踢腿等。

正確把握「管住嘴,邁開腿」

「管住嘴,邁開腿」可謂減肥「六字箴言」。然而節食減肥、單一食物減肥、過午不食、減肥不能碰油、劇烈運動等都是常見的減肥誤區。

「管住嘴」不代表要「委屈嘴」,要聰明、健康地吃。可以計算出身體需要的能量,通過長期攝入低於基礎代謝率能量的平衡膳食,結合運動,使體內儲存的脂肪分解用於提供能量,減輕體重的同時維持身心健康。

做到定時定量進餐,減少高能量食品的攝入,盡量避免外出就餐,提倡分餐、簡餐,倡導節約、合理的飲食「新食尚」。

如何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呢?專家建議:有氧運動天天有,抗阻練習每周進行2-3次,柔韌性練習隨時做。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營養科主任醫師-夏燕瓊,據廣州日報)

【獲取更多實用健康衛生資訊可關注「大眾衛生報」微信公眾號:dzws001歡迎一起交流】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