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黃尖嘴蹴球、一窟鬼、大街車兒……宋朝茶市興盛,起名都靠腦洞

遊彪

在宋代,飲茶風尚普及到社會各個階層,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民百姓,幾乎無不以茶為樂。隨著茶葉的普及和大眾對茶葉喜愛程度的加深,人們對製茶、飲茶的方法愈加精益求精,也越來越注重飲茶的環境、韻味,把飲茶這一活動提升到精神層面,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茶文化。

北宋王安石《議茶法》中說道:「茶之為民用,等於米、鹽,不可一日無。」南宋吳自牧《夢粱錄》記載:「蓋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鹽、醬、醋、茶。」由此可見,茶已經成為宋代民間百姓生活的必備之物。許多出土的宋墓壁畫都繪有百姓的飲茶生活,比如河南禹縣白沙宋墓壁畫中繪製有一幅夫妻對坐飲茶圖,這是墓主人生前居家飲茶的生動寫照。《夢粱錄》記載,杭州百姓在初一或十五時,或遇吉凶二事時,要給鄰裡送茶水以示問候。《南窗紀談》記載:「客至則設茶,欲去則設湯。不知起於何時,上至官府,下至閭裡,莫之或廢。」可見,「客來敬茶」已是宋代民間百姓的日常待客之禮。

宋代茶肆、茶坊的興盛為民間百姓的飲茶活動提供了更多便利場所,也是宋代茶文化繁榮的重要表現。茶坊在唐代中期就已經出現,但是數量較少。至宋代,隨著工商業經濟的空前繁榮,都城汴京的茶坊星羅棋布。宋人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載,汴京禦街東朱雀門外,往西通向新門瓦子,往南是殺豬巷和妓院,往南是東、西教坊,其餘的都是民居與茶坊。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汴京鱗次櫛比的茶鋪,茶客或獨自靜飲,或與友人交談甚歡,往來不絕。

宋代的茶坊不僅數量多,種類也十分豐富。根據《夢粱錄》的記載,富家子弟與下班後的宮內諸司人員會聚,學習樂器,上演教坊曲目的茶樓稱為「掛牌兒」;專供行會人員聚會、招聘僱工的茶樓,稱作「市頭」;經營色情行業的茶樓叫作「花茶坊」;更有不少茶坊是文人士大夫與朋友聚會之所,例如黃尖嘴蹴球茶坊、一窟鬼茶坊、大街車兒茶肆、蔣檢閱茶肆。茶坊的經營手段豐富多樣。在店面裝飾方面,茶坊插四時鮮花,置花架,放奇松異卉於其上,掛著名人畫像,裝飾店面,吸引客人。在招攬生意上,店家隻用瓷器漆盤供賣,敲打響盞吆喝叫賣,夜市時令夥計在大街擔著茶擔流動售賣,便於遊玩之人享用。茶坊的經營範圍很廣,並不僅僅限於茶飲。除了四季常賣奇茶異湯以外,冬季會增添蔥茶、鹽豉湯等來滿足客人散寒暖胃的需求,夏天則會賣健脾消暑之類的飲品以供客人之需。許多茶坊還提供吹拉彈唱等藝術表演服務,尤其是南宋時期,說書成為茶坊的重要表演項目,茶客邊飲茶,邊聽書,不僅增加了茶坊的上座率,也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

唐代起,茶經由日本最澄、空海等僧人傳入日本。南宋時,日本僧人榮西入宋,在天台山佛教寺院求學,並在浙東地區旅居四年之久,親身體驗和學習了宋代的茶文化。宋代的貯茶方法、點茶技藝、茶具建盞(日本名之天目碗)及漆雕盞托(日本名之天目台)的製作方法等經由榮西傳入日本,促進了日本茶道的產生與發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