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曾國藩的當代接受史,經歷了從“惡人”到“楷模”的大翻盤

《曾國藩全集》

作者:曾國藩

版本:嶽麓書社 1985年10月

《曾國藩成大事的九九個方略》

作者:史林

版本:中國言實出版社 1999年7月

《曾國藩》

作者:唐浩明

版本:人民文學社 2002年7月

《曾國藩傳》

作者:蕭一山

版本:海南出版社 2001年10月

《曾國藩傳》

作者:朱東安

版本:百花文藝出版社 2001年4月

《曾國藩的幕僚們》

作者:成曉軍

版本:東方出版中心 2007年8月

《給曾國藩算算账》

作者:張宏傑

版本:中華書局 2015年1月

《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奏折》

作者:唐浩明

版本:華夏出版社 2009年1月

曾國藩個人簡歷

姓名:曾國藩

生日: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

民族:漢族

字號:初名子城,字伯涵,號滌生

時代:晚清

出生地:湖南長沙府湘鄉縣

身份: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書法上亦有成就。

主要作品:《曾國藩家書》《曾國藩日記》《曾國藩家訓》(以及被歷史學家質疑真偽的《冰鑒》《挺經》)

成就: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曾平定太平天國,亦是洋務運動的發起者之一。

歷史評價: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曾國藩的當代接受史,經歷了從“惡人”到“楷模”的大翻盤,而他成為一代勵志偶像的臉譜演變,也反映出中國社會面臨的時代命題之轉變。

曾國藩的鹹魚翻身史始於學術研究

年輕人未必熟悉,今天被視為成功學典範的曾國藩,在新中國成立後的歷史評價相當負面。1944年,歷史學家范文瀾在延安時曾寫過一篇著名文章《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的一生》,批判了曾國藩為挽救垂死的清廷而鎮壓太平天國運動的漢奸罪行。

改革開放之後,曾氏形象開始“鹹魚翻身”亦與風向轉變相關。這最先體現在史料編纂與學術出版及研究領域的矯正。1979年,國務院成立了古籍整理規劃領導小組。落實到湖南省,即1982年應運而生的古籍專業出版社嶽麓書社。在時任總編輯鍾叔河的推動下,新編《曾國藩全集》被列入出版規劃。鍾叔河從學術角度強調出版曾國藩全集的合理性:“評價曾國藩是一回事,提供完整的資料又是一回事。我隻說,要肯定他,要批評他,都得看他的書;不看他的書,講的很多話就沒有常識。”

新編曾集以出自曾氏古籍富厚堂的家藏手抄本為基礎,參照清光緒年間的刻本,以及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台灣影印出版的《湘鄉曾氏文獻》,全部文字大約1500萬,是此前流通的刻本《曾文正公全集》的兩倍多。湘潭大學、湖南教育學院、湖南省社科院二十多位專家學者參與了這項工作。而當時出任曾氏全集責任編輯的鄧雲生,即是後來以曾國藩歷史小說而聞名的唐浩明。

在當時的社會語境下,出版曾國藩全集承受了很大壓力。1985年10月,曾氏家書兩冊作為新編曾氏全集的部分正式出版。上市沒多久,《湖南日報》便刊登了一篇名為《如此家書有何益》的署名文章,對此提出了嚴厲批判。不過,反對的聲音很快就被壓下去了。美國紐約《北美時報》發表了一篇題為《還歷史以本來面目》的社論,專門祝賀中國出版的新編曾氏全集,稱讚“其重要性完全可以和中國發射一枚新的導彈或衛星相比擬。”這篇文章,連同書籍後續的好評讓曾氏全集的編纂者安了心,直至1995年最後一本完成出版。隨即,全集30本又一次性再版推出,學術界、出版社及社會各界都評價頗高。首次8000套很快售完,隨即又加印5000套。

此間,學術界對於曾國藩的眼光從階級鬥爭史觀而日趨“客觀”。唐浩明曾指出,曾國藩過去倡導洋務運動,學習西方曾一度被視作“洋奴哲學”。而在改革開放的大背景下,曾國藩的這一“罪過”也自動消除了。

從小說到厚黑學 曾國藩的出版狂熱

1986年秋天,《曾國藩全集》的責編唐浩明在曾氏文獻中浸淫許久,遂開始籌劃撰寫一部關於曾國藩的小說:

“他生在一個百孔千瘡、行將就木的封建王朝,時代的潮流是要將這個王朝徹底摧毀,而他卻幻想在這片殘破的河山上重建周公孔孟之業,這難道還不可悲嗎?”“其實,曾國藩這個人既不是聖賢完人,也不是十惡不赦的罪人,他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充滿了深刻內涵的悲劇人物。”

憐憫,成了這部文學作品的底色,而這種解讀,在當年的主流口徑下是不同尋常的。最終擴寫為120萬字的“曾國藩三部曲”於1990年8月由台灣黎明書局率先出版。三個月後,湖南文藝出版社推出了大陸版。出版不到兩年,小說就已重印9次,再版印數超過200萬冊。1990年初,唐浩明的《曾國藩》堪稱當代中國最賣座的小說之一,也帶動了往後10年的曾國藩熱。

不論學術著作還是通俗讀物,曾國藩周邊系列都曾大賣過。上世紀末至今,有關曾國藩的書已由暢銷書轉變為長銷書。除卻曾國藩本人的作品、研究及傳記、小說,他的風水、命相之說、個人修養、為官做事、識人用人等法門,都為出版市場、暢銷作者及媒體所津津樂道。

上世紀90年代以後的“曾國藩熱”看似是去政治化了,他被炒作為商界的“成功學”典範,“厚黑學”宗師。曾國藩封侯拜相的經歷,在大批管理學書籍還未登陸中國時,成了本土化的MBA案例。其中,講述曾國藩識人相人的《冰鑒》和處世哲學的《挺經》,其真實性雖屢被歷史學家質疑(乃至證偽),但仍在有關曾國藩的通俗讀物中佔據了極大比重,廣受歡迎。

進入21世紀,曾國藩相關的文化產品已數不勝數。2011年恰逢曾國藩誕辰200周年時,首屆海峽兩岸曾國藩學術研討會在曾氏家鄉湖南雙峰舉行,“圍觀曾國藩”已成為人們反思近代和經營生活的重要角度。然而,此一時期的曾國藩研究及出版似乎幾無新意了。2015年,《北京日報》曾發表過《數千種曾國藩圖書亂戰圖書市場》的批評文章。而那些“曾國藩熱”的“始作俑者”們,也對曾氏“出版熱”中的淺薄、互相抄襲深為不滿。比如唐浩明對此就表示“沒有絲毫的欣喜之感,相反倒是覺得隱隱作痛。”他多次強調,研究曾國藩的正路絕非權謀機巧一類低層次的“術”,而是曾氏身上所體現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道”。

不過,即便是聲稱要與“虛無縹緲的成功學”拉開距離的曾國藩讀物,也不可能在宣傳與發行上完全放棄這一立場了。比如著有《曾國藩的正面與側面》系列的張宏傑新近推出《曾國藩傳》,出版社的宣發文案皆圍繞“北漂”青年曾國藩的逆襲之路展開。

如今,新一代讀者對於曾國藩的熱情依然是實用性所主導的,而他在大歷史轉折背景下富有矛盾掙扎的滄桑感則在新時期被淡化了。可以說,曾國藩的個人魅力始終存在,但他的多面臉譜形象,卻從未擺脫過時代的左右與形塑。

從平民子弟到中興大臣

早年經歷

出身普通耕讀農家的曾國藩,有過七次科舉之痛。作為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他的祖父與父親十分注重家風與教育。然而五歲開蒙的曾國藩智力並不靈光,只能越笨拙越努力。最後終於殿試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賜同進士出身。

進京入仕

初任京官的曾國藩既自傲,又滿懷自卑與焦慮。直至三十而立,學做聖人,而他脫胎換骨的開始,就是寫日記自省。他建立了一套自我管理的法門,把擇友當做人生第一件大事。

在京十多年間,曾國藩沿仕途之道,步步升遷到二品官位。十年七遷,連躍十級。他曾是穆彰阿的得意門生,深得道光皇帝欣賞,後又因諫言開罪於鹹豐皇帝。

組建湘軍鎮壓太平天國

當太平天國運動席卷半個中國之時,喪母在家的曾國藩因應清政府獎勵團練的命令,在家鄉湖南一帶依靠師徒、親戚好友等關係,建立了湘軍的地方團練。

初戰,曾國藩在靖港水戰中被太平軍擊敗,投水自盡,被救。重整水路各軍後,攻陷越州,後取下武昌。此後是湘軍與太平軍的反覆纏鬥以及與朝廷的漫長角力。九江大敗後曾國藩又險些自殺,後因勢力較大而被皇帝拿掉兵權,蟄伏了兩年。二次出山時,曾國藩與胡林翼聯手攻佔安慶。湘軍戰術以“結硬寨、打呆丈”聞名。最終攻佔南京,完成了太平天國最後的戰役。此後曾國藩功成身退,自剪羽毛,裁撤湘軍,也讓九弟曾國荃離職。後北上追剿撚軍,最終全部失敗。

主辦洋務

同治六年(1867年),參與江南製造總局下設造船所試製船艦。同時擬設譯書館。次年,江南造船廠試製的第一艘輪船駛至江寧,曾登船試航。

人生汙點天津教案

1870年(同治九年),奉朝廷命處理“天津教案”。天津數千名群眾因懷疑天主教堂以育嬰堂為幌子拐騙人口、虐殺嬰兒,而與法國領事發生衝突。曾國藩考慮到清廷時局難以與法國開戰,主張對外讓步,於是在法要求下懲戒鬧事者,賠償46萬兩銀。全國輿論大嘩,曾氏被斥為“賣國賊”。

“曾國藩熱”·時間線

20世紀80年代

曾國藩研究逐漸成為顯學

曾國藩重回公眾視野,始於以嶽麓書社為代表的史料文獻整理與發掘,早期的曾國藩資料發掘也被視為對湖湘文化的解讀和傳播。1985年朱東安的《曾國藩傳》是這一時期較有代表性的學術研究,作者仍以鮮明的階級視角評述曾氏功過,但分析上已相當客觀扎實。

從數量上看,從1984年到1989年這六年間,約有二十種曾國藩圖書出版。該時期曾國藩圖書的特點是種數少,印數較大,每本圖書也銷量頗大。《曾國藩全集》(1994年方完成全集出版)銷量達一萬三千套,鍾叔河選編的《曾國藩教子書》印數達十二萬,均產生過較大的社會影響。此後,對曾國藩的學術研究逐漸成為一門顯學。

20世紀90年代

全國掀起解讀曾國藩熱潮

“曾國藩出版熱”一說在90年代出現,引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這也是曾國藩圖書出版的第一波熱潮。80年代人們對曾國藩的評價仍較為隱晦,但90年代曾國藩在出版媒體中正逐漸被塑造為智慧、成功的完人形象。“將帥奇術”、“大清三傑”、“處世金針”、“忠毅人生”、“成功心訣”等字眼開始成為曾國藩圖書的標簽。

期間,以曾國藩為主人公的歷史小說相繼出版,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浩明的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市面上大量湧現有關曾國藩的勵志類通俗讀物。1997年史林編著的《曾國藩成大事的九九個方略》堪稱代表。

21世紀以來

再版、重印不斷,影響力依舊

僅2000年到2015年之間,十多年來曾國藩圖書出版的種數高達一千三百餘種,平均每年有近百種曾國藩圖書出版發行。這一時期,對於曾國藩的學術研究進入平緩期,但“成功學”“權謀論”“XX之道”等主題依舊盛行,且多有雷同,對曾國藩的解讀日益功利化。這段時期並未出現太多有代表性的作品,市面流通的經典之作大多仍是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作品。不論再版還是重印,曾國藩圖書的銷量和影響在21世紀以來的圖書銷售中仍然處於前列。

“曾國藩熱”·圖書類別

文集

曾國藩全集、日記、家書、奏折等。全集之中影響最大的是嶽麓書社的《曾國藩全集》。此外還有1994年4月由北京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曾國藩家書家訓日記》、1995年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曾國藩日記:全本注釋》(上中下)等。

通俗作品

唐浩明所著長篇歷史小說《曾國藩》是迄今為止講述曾國藩最為全面且傳播範圍最廣的傳記小說。據統計,自1990年湖南文藝出版社首次在內地出版小說《曾國藩》至2014年底,在全國近20家出版社出版了近30個版本的《曾國藩》。

眾多學者的曾國藩傳記,多基於史實做客觀評述。如卞哲的《曾國藩》、朱東安的《曾國藩傳》、蕭一山的《曾國藩傳》、袁基亮的《重讀曾國藩》、董叢林的《曾國藩》、唐陵的《中興名臣曾國藩》、隋麗娟的《晚清巨人傳:曾國藩》、史林和遲雲飛的《曾國藩大傳》等。

研究著作

關於曾國藩的學術著作涉及幕府研究、思想、軍事及歷史事件等。如有關曾國藩幕府研究的著作有史林的《曾國藩和他的幕僚》、成曉軍的《曾國藩的幕僚們》;有關曾國藩的思想研究的主要有成曉軍的《曾國藩與近代中國文化》、李育民的《曾國藩傳統思想文化研究》等;有關曾國藩家族的學術著作有羅紹志和田樹德的《曾國藩家族》;有關曾國藩與特定的歷史事件的關聯的研究著作,如粱勤的《曾國藩與太平天國》、《曾國藩與洋務運動》、《曾國藩與天津教案》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如張宏傑在《給曾國藩算算账一一個清代高官的收與支》中針對曾國藩財務狀況的研究。

點評類

另一類關於曾國藩的著作,介乎研究與暢銷之間,比如對曾國藩家書、日記、語錄等資料的解讀評析。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唐浩明評點曾國藩系列”,包括《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奏折》《唐浩明評點曾國藩語錄》等。

(資料參考自蔣科蘭碩士論文《改革開放以來曾國藩圖書出版熱研究》)

撰文/新京報記者 董牧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