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醫生,可別讓我再胖了!看按摩治療萎縮性胃炎

病例說明

這天,一位李姓阿姨在北京按摩醫院特需門診(素問閣)複診時說,「大夫,我這幾個月連針灸帶按摩,胖了七八斤了,不會就這麼胖下去吧?」

的確,半年前還是十分消瘦的李阿姨如今「圓潤」了很多,看來,針灸按摩能讓胖人變瘦,瘦人變胖,所言不虛!

李阿姨是一位萎縮性胃炎的患者,半年前來診時胃鏡檢查顯示已經有了輕度的腸上皮化生。那時的她可以用「骨瘦如柴」來形容了,尤其那腹部,是醫學上典型的「舟狀腹」,整個腹肌凹陷下去,像是緊貼著腰肌,襯得肋骨、髂骨高高突起,真似船一般。那時,她經常胃痛,噁心,後背疼痛,而且性子也急,總愛煩躁,愛發脾氣,臉色沒有光澤,皮膚、頭髮也有些乾燥,總之,健康狀態不佳。

李阿姨得的這種病在胃炎裡是比較嚴重的一種,胃壁萎縮,胃腺減少,消化能力下降,飲食起居稍微不注意,就會出現胃痛、噁心、嘔吐,吃得過多、過少、過熱、過涼都不行,自身調節能力已經很差了。如此時間一長,營養供應不上,人慢慢就會消瘦下來。而且,在神經反射的作用下,這種胃病還會牽涉到後背部,造成背部疼痛。

其實,李阿姨最初來我們這裡治療,就是來治背痛的,她還真不知道按摩也能治療胃病呢。

對了,患這種胃病的人還特別容易急躁。這是因為,胃腸道對於中樞神經有著一定的調節作用,所以人們也把腹部稱為「腹腦」。胃腸疾病的人常常會表現出一些情緒、睡眠、精神方面的問題,如心煩、失眠、精力渙散等。

很多人不知道,按摩與針灸對於萎縮性胃炎同樣有著很好的治療作用。通過治療,可以改善胃腸道蠕動,加速血液循環,並且經絡與腧穴對於神經系統有著很好的調和作用,從而促進胃壁的修復與再生。其實,我們的胃是十分強大的,自我康復能力一旦被調動起來,是可以勝過很多藥物的。

就這樣治療了幾個月,李阿姨的胃在針灸和按摩的作用下慢慢地恢復了,她漸漸不說胃疼了,不提噁心了,也說背痛好多了。

而最直觀的,是她那「舟狀腹」沒了,那慢慢隆起的腹部告訴我們,胃腸結實了,營養上來了,能量儲備充足了。

不過,李阿姨,不用緊張喲,您只是恢復了正常的體重,治療不會讓人無限度的胖起來的,沒有哪個人被按摩成了肥胖症的!而且,按摩、針灸是「雙向調節」,胖人能變瘦,瘦人能變胖,這可是有科學道理的!

說了這麼多,小編就教給大家個治療胃病的穴位,咱們自己也可以經常按摩,很有好處。

1、陰陵泉-地機穴陰陵泉在小腿內側,脛骨內側下緣與脛骨內側緣之間的凹陷中。地機穴則在內踝尖與陰陵泉穴的連線上,陰陵泉穴下3寸,也就是陰陵泉下四橫指的位置。

這兩個穴位都是足太陰脾經的重要穴位,有著很好的滋陰健脾的作用。

我們按摩時,可以自己用兩個拇指來回按揉從陰陵泉到地機的這一條線,尤其有慢性胃病、糖尿病、結腸疾病的患者,大多可以在這一條線上摸到黃豆大,甚至花生米大小的結節,長期按揉這些結節,對脾胃功能的恢復有著很好的保健作用。

當然,如果我們發現有這樣的結節,要諮詢醫生,自我按摩時也要輕輕按揉,循序漸進,切不可暴力擠壓摳撚,任何慢性疾病的治療都會有一定的周期的,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自我的保健按摩。

2、足三裡-豐隆穴足三裡穴位於小腿外側,在外膝眼下3寸,也就是四橫指處,在這裡我們可以摸到一個肌肉的縫隙,著名的足三裡穴就在這裡。

從腿的外側找到膝眼和外踝這兩個點,連成一條線,然後取這條線的中點,接下來找到腿上的脛骨,脛骨前緣外側1.5寸,大約是兩指的寬度,和剛才那個中點平齊,這個地方就是豐隆穴

足三裡穴是著名的保健穴,有調理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的作用。而豐隆穴更是具有健脾化痰,祛濕降氣的作用。經常按摩這兩個穴是化濕健脾的保健妙法。

我們日常也不必刻意隻按摩或用工具按壓這兩個穴,只要對小腿前外側,足三裡到豐隆這一條線進行按揉、叩擊、拍打都可以起到相同的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