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程實:利率並軌進程中的降息選擇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微信公眾號kopleader)專欄作家 程實、錢智俊

  2019年利率並軌的準備工作預計將雙管齊下,漸次強化未來新基準利率的政策信號、削弱基於舊基準利率的隱性引導。受此影響,2019年,降息如果發生,其政策工具更有可能是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而非存貸款基準利率。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繼2018年中國央行行長易綱提出推動利率並軌之後,2019年央行工作會議再度強調,將穩妥推進利率“兩軌並一軌”。我們認為,當前中國經濟的下行壓力並不會打斷利率並軌的既定路線,而是有望從兩個方面轉為動力,促使並軌提速。第一,從技術層面看,伴隨貨幣政策邊際趨松,前期數量型工具造成的“價格扭曲”和“利率落差”,正在逐步消解,進而增強價格型工具的調節效能。第二,從趨勢層面看,當前中國經濟內外形勢的轉變,不僅進一步凸顯了疏通利率傳導機制的重要性,亦系統性地降低利率並軌的政策成本。有鑒於此,2019年利率並軌的準備工作預計將雙管齊下,漸次強化未來新基準利率的政策信號、削弱基於舊基準利率的隱性引導。受此影響,2019年,降息如果發生,其政策工具更有可能是公開市場操作利率,而非存貸款基準利率。

  逆風之時,利率並軌的技術瓶頸加速消融。2019年伊始,中國央行即宣布全面降準。此舉表明,為應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穩健中性、邊際趨松的貨幣政策立場有望長期延續。得益於此,利率傳導機制所面臨的兩大難題有望加速消解,從而為利率並軌創造技術條件。

  第一,“價格扭曲”消退。一方面,2014年以前,為了對衝“4兆”刺激和外匯佔款,中國存款準備金率連連攀升。此後雖然幾經調降,但是至今中國存款準備金率依然高於全球一般水準,導致大量貨幣脫離市場流動,不利於利率價格信號發揮調控作用。另一方面,2014年以來, MLF逐步取代外匯佔款,成為央行流動性投放的主要方式。但是,在MLF考核體系下,大型銀行較中小銀行更容易獲得資金,形成了流動性供給的結構歧視,最終轉化為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價格歧視。展望未來,上述的雙重扭曲有望得到同步改善。2018年以來,以降準置換MLF已成為央行的主要政策舉措。我們預計,2019年全年將有不少於250bp的定向降準或全面降準。受此影響,至2019年末,中國存款準備金率的持續下降有望提升貨幣流通速度,增強利率敏感性。同時,降準對MLF的置換效應,疊加TMLF對流動性投放結構的修正,預計將有效減弱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價格歧視。

  第二,“利率落差”收窄。2015年-2018年上半年,中國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大幅低於貨幣市場利率,引致了顯著的“利率落差”。例如,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銀行間7天回購利率與央行7天逆回購利率的日均差值高達0.876個百分點,而7天逆回購利率的單次上調幅度不超過0.1個百分點。在這一“落差”之下,對於貨幣市場參與者而言,從央行獲得流動性的成本總是遠低於市場成本,因此流動性需求對公開市場操作利率的調整並不敏感。央行不得不控制公開市場操作的淨投放量,才能相對準確地調節貨幣政策鬆緊,進而導致價格型調控退化為數量型調控。2018年下半年至今,隨著多輪降準落地,“利率落差”大幅收窄,貨幣市場利率趨近甚至在部分時段低於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例如,2018年下半年,銀行間7天回購利率與央行7天逆回購利率的日均差值降為0.183個百分點,單日差值多次跌為負值。考慮到2019年進一步降準的影響,這一趨勢有望延續,從而修複公開市場操作利率對貨幣市場利率的調節功能,使該環節的代償性數量型調控漸次退出。

  逆風之時,利率並軌的趨勢力量穩步增強。面對中國經濟的內外部壓力,深化改革將是唯一的破局之鑰。2019年,在“穩增長”和“防風險”壓力的倒逼之下,利率並軌改革的全局意義不減反增,而政策成本則有望系統性地降低。

  第一,“穩增長”層面,全局意義增強。2018年,四次定向降準連續落地,但是“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依然乏力。其原因固然眾多,但至少有兩點歸因於利率並軌的未完待續。其一,雖然存貸款基準利率已逐步退出“利率錨”的角色,但是央行尚未在貨幣市場確立新的基準利率。因此,市場被迫從逆回購、SLF、MLF、TMLF等不同管道、不同期限的操作中猜測政策意圖。而由於央行需要兼顧“穩增長”和避免“大水漫灌”,因此上述信號時常相互衝突,造成了政策解讀不清,擴大了穩定市場預期的難度。其二,在政策傳導的終端,信貸市場利率仍以存貸款基準利率為隱性引導,抑製了信貸利率的市場化、差異化定價。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風險偏好降低的背景下,商業銀行貸款意願的順周期性,難以通過差異化地提高信貸利率中的風險溢價進行適度對衝,從而加劇了中小微企業的融資瓶頸。有鑒於此,加速推進利率並軌,疏通政策信號從貨幣市場向信貸市場的傳導路徑,將是助力實現“寬信用”的因時之舉。

  第二,“防風險”層面,政策成本減弱。從外部來看,自第一輪中美經貿問題磋商以來,市場風險偏好漸次修複,疊加2019年美聯儲加息步伐大概率放緩,因此2019年人民幣匯率有望在雙向波動中回歸長期穩態。由此,外部匯率風險對內部利率傳導的壓力預計將明顯舒緩,為利率傳導機制的重大改革提供了較為充裕的空間。從內部來看,2018年“防風險”攻堅戰初具成效,“銀保合並”推動了穿透式監管全覆蓋,有效抑製影子銀行的擴張和金融風險的跨行業、跨市場傳染。2019年銀行理財子公司進入營運階段,有望構建銀行業表內業務和表外業務之間的防火牆,使得表內業務的風險管理更加強韌。由此,作為中國金融系統的支柱,中國銀行業的風險緩衝墊正在增強,更易於平滑和消化“利率錨”新舊切換的短期衝擊。

  逆風之時,利率並軌進程中的降息選擇。綜合上述分析,我們認為,2019年中國經濟的“穩增長”壓力不會中斷利率並軌的既定路線。相反,得益於技術條件和趨勢力量的優化,利率並軌的步伐有望總體加快。具體而言,2019年兩方面的舉措值得期待。其一,新的“利率錨”提速顯現。根據我們此前研究,利率並軌後,位於貨幣市場的R007或DR007有望成為新的基準利率。2019年,把握“利率落差”收窄的機遇,央行有望強化公開市場操作對R007和DR007的預調微調,凸顯其作為未來基準利率的政策效能。其二,舊的“利率錨”繼續淡化。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和大額存單利率上限的潛在約束有望逐步放寬,從而削弱存貸款基準利率對信貸市場的隱性引導。有鑒於此,2019年,伴隨多輪降準,央行有望適時下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以引導貨幣市場利率的穩定下行,從而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相較之下,重返舊路、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可能性不高。

  (本文作者介紹: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領域為全球巨集觀、中國巨集觀和金融市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