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躲不過這些長高誤區,孩子可就真的矮了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但是孩子生長髮育的學問很大,需要家長深入研究。首先咱們作為家長的避免陷入一些常見的誤區中,別給孩子長高幫了「倒忙」。


一、別讓補鈣耽誤長高


很多父母都覺得,鈣是孩子長高的重要因素,要想讓孩子長高個,就得給他們大量補鈣。

補鈣真的能長高嗎?

其實這是一種誤區,長高主要依靠的是骨骼長度的增加,而鈣影響的是骨的硬度。骨骼生長需要鈣,如果鈣不夠,骨骼就會變軟,然而,鈣卻並不是骨骼生長的主要動力。


決定身高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骨骼生長主要依賴的是生長激素和從食物中獲得的蛋白質和營養素。如果孩子缺乏生長激素,就算有足量的鈣,也一樣長不高;缺乏總能量和蛋白質也是如此。若發現孩子生長遲緩,切勿胡亂補鈣,需及時顧問相關專業醫生,全面評估與生長有關的因素,找出病因。

2歲以內的孩子需不需要補鈣?

通常不主張2歲以內的孩子補鈣,過早補鈣易使骨骼提前鈣化,影響身高。如若有明確低鈣的孩子,才需遵醫囑補充鈣劑。在正常情況下,均衡營養,正常飲食,即可滿足孩子生長髮育所需的鈣質。另外要注意:補鈣應適量,攝入過量還可能會造成便秘,影響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和利用,甚至導致腎、心血管等器官組織發生鈣沉積。

二、吃的越多就能長得越快?!


不少父母對讓孩子長高存在一些認知誤區,導致往往好心卻辦了壞事!比如,有的父母認為:「孩子吃的越多就能長得越高」!然而事實並非如此。



營養過剩對兒童的危害!


1、生長激素分泌。

兒童營養專家稱,在飢餓狀態下,腦垂體將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從而刺激兒童骨骼生長;反之,吃得過多反而會影響生長激素的分泌。

2、性早熟。

營養過剩會讓孩子性發育期提前,導致孩子性早熟,對長高更加不利。這類孩子在一定年齡段可能會比同齡人長得高,然而過早地促進骨骼發育,卻容易導致在生長髮育期前提早閉合骨骺線,影響孩子的最終身高。

營養不良對兒童的危害!


家長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每天攝食量少,導致營養不良也會影響到孩子的長高。事實上,長高和攝食量並不成正比,例如吃得過多會引起肥胖,也會損害生長潛能。所以只要保證營養均衡,規律飲食即可。


影響兒童身高的這些因素!


身高受遺傳因素的影響比較大,合理的膳食、適量的運動、健康的生活環境、良好的生活習慣以及正常的性發育狀況對於孩子身高也均有較好的影響。想要孩子長得高,還是要從生活細節入手。



三、究竟是長得好還是早發育?家長勿盲目自信


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但是孩子生長髮育的學問很大,需要家長深入研究。流行病學調查表明:兒童性發育時間從之前的11-12歲提前到女孩平均9.2歲、男孩平均10.5歲。這個數據讓家長們十分驚慌,究竟我家娃是長得好還是早發育?


早發育的危害

早發育影響孩子的身高。因為發育提前,縮短了青春期前平穩生長的時間,導致青春期沖高幅度不夠,造成早發育的孩子身高比正常孩子矮。研究表明,提前發育一年,就少長3-5cm。

部分家長盲目自信,易錯將早發育當成孩子長得好,等到青春期才發現問題。這個時候往往錯過了最佳時機,孩子的骨骺已接近閉合或已閉合。


如何提前發現孩子的早發育徵兆?

若能提前2年發現孩子的早發育徵兆,則有辦法及時補救。家長可定期觀察孩子的身高變化規律,與正常的身高水準相比較,已達學齡的孩子應至少每年記錄一次。青春期開始時可做一次全面的生長髮育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問題。

四、人人打生長激素都能長高嗎?


部分父母對打生長激素十分感興趣,就想給自家孩子嘗試一下。其實生長激素並不適合所有身材矮小的孩子,只有分泌不足的孩子用了才有效果,比如產傷、窒息、腦垂體損傷、先天性發育不好以及後天顱內腫瘤等影響到了激素的分泌。



兒童專家們認為,在兒童的生長髮育中,生長激素固然重要,但卻不是唯一的因素。因為很多因素均能導致兒童身材矮小,比如遺傳、營養狀況、運動以及疾病等。事實上,生長激素是一種蛋白質,屬於腦垂體分泌激素中的一種,具有促進生長以及體內蛋白質合成、使骨骼快速增長等功能。對大部分的正常兒童來說,其體內的激素水準均維持在合理水準。且人體內分泌系統有反饋調節的作用,若體內生長激素分泌過多,則會抑製其分泌,反之,則會促進。


所以家長不能為了讓孩子擁有理想的身高,就不考慮是否存在生長激素缺乏的情況,而盲目讓其吃些保健食品或藥品,使腦垂體分泌更多的生長激素或直接注射生長激素。


總而言之,對於生長緩慢的兒童來說,需及時查找矮小的原因,針對不同的病因施行對症的處理方法,這才是正確有效的途徑。如果孩子確實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導致的身材矮小,則需補充生長激素或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當然,這些措施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來進行。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