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指甲尖折回是什麼意思

文章導讀

有一些人平時生活中不太注意,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有可能會出現指甲尖折回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缺乏營養和維生素。但是不要用藥物治療,因為會增加副作用,在乾一些重活兒的時候盡量戴手套,也不要長時間把指甲浸泡在水裡。飲食的話,要增加一些蛋白質,多吃一些穀類食品。

一、所謂折回應該是返回,迴轉的意思,指甲開裂主要是由於經常浸泡在鹼性液體中或是缺乏維生素引起,兩者不是一回事。

建議平時多吃高蛋白飲食,如豆類、燕麥、堅果和植物籽等,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做家務時要戴手套,保護好指甲,防止碰傷開裂。

二、甲營養不良是多因素引起的甲損害,真菌鏡檢陰性。

指導意見:

防治主要是補充維生素A和E、鈣、鐵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建議抓緊時間到政府辦的人民醫院皮膚科門診就診,醫師通過必要的化驗檢查,結合病史鑒別診斷排除真菌感染等。關鍵是明確診斷,再根據病情確定治療方案。

三、盡量把多出來的剪掉,剩下的...如果不能剪圓滑那就要注意不要接觸太多東西..以免繼續撕裂。然後流血了呢...要注意防止發炎啦!沒什麼的,過幾天就好了。可以把另外一隻大拇指的指甲也剪短P配。

四、這個不是缺鈣的表現,屬於中醫上的「肝血不足」。 可以平時多用些養血的食物,對你的氣色也有調節作用。比如

羊肉湯、山藥、豬肝、鮮魚湯、河蝦、烏雞湯、大棗、核桃、小米粥、蘋果、桂圓、葡萄等等。 如果機體缺乏營養素,指甲會出現以下變化:

1、缺乏蛋白質會使指甲出現收據紋; 2、缺乏維生素A、鈣造成指甲乾燥及易裂; 3、缺乏B族維生素將使指甲脆弱,並出現縱橫的突脊;

4、缺乏葉酸、維生素C會造成肉刺; 5、缺乏維生素B12,導致過度乾燥,指甲末端呈圓弧形,顏色變黑; 6、缺鋅導致指甲出現細小的白點;

7、如果體內良性菌(乳酸桿菌)不足,細菌易在指甲附近形成。

在日常生活中,指甲顏色和形狀發生改變是十分常見的,有些是局部原因造成的,如經常接觸酸鹼物質、有機溶劑的化工工人、油漆工,以及長期與熱水接觸的繅絲工等,這些人的指甲顏色和形態都會發生改變,而且粗糙易折

為進一步保護好指甲,在這裡為大家提供一些技巧: (1)定期修護指甲,修掉發黃、變形的部位,使指甲保持清新乾淨。

(2)保持手部乾燥,在乾燥的情況下病菌不易生長,感染的機會就會減少。

(3)在乾淨的指甲(沒有指甲油)上,塗上指甲修護液,加強鞏固指甲及減少指甲面出現條紋的問題。

(4)每15~20天左右,應使用軟化甘皮(即手指周圍的硬皮),將多餘的根部死皮推走,令新生的指甲健康光澤。

(5)凡士林其實是很好滋潤手指的產品,趁著在夜晚就寢之前,取適量塗抹在手指及指甲上,稍加按摩,隔日就可以見到如絲緞般的指面。

(6)每個月應對雙手進行深層的保養,去除手肘厚硬的死皮,讓乾燥的肌膚得到充足的養分。如果有到美容院作臉的習慣,等面膜乾的同時,不妨在療程中加一道手部護理,讓雙手也好好地保養一下。

(7)別養成咬指甲的習慣,因為容易滋生細菌,且相當不衛生。

(8)慎選去光水的品質,選用無丙酮(Acetone-free)成分的去光水,或含有維他命成分具有保護效果的去光水,因為丙酮除了會讓你的指甲變得脆弱之外,還會在指甲上留有一層白色霧狀的感覺。

回答人的補充 2010-08-07 09:13

甲板變薄變脆有縱向突出的棱,指甲容易撕裂、分層,這是一種營養不良的表現,也可見於扁平苔癬等皮膚病。甲板變薄變脆有縱向突出的棱,指甲容易撕裂、分層,這是一種營養不良的表現,也可見於扁平苔癬等皮膚病。指甲中有白色斑點,大多由於受傷造成的,但也有認為是缺少某種營養元素的。

易斷碎、裂痕、剝落,表示營養不良及缺乏鹽酸及蛋白質。此時礦物質也極度缺乏。首先應查明其病因:一是指甲與水接觸的時間過長;二是飲食中蛋白質及鈣、硫、鋅等元素或維生素A、B、C不足;三是慢性疾患或情緒處於應激狀態;四是口服避孕藥;五是指甲被打磨或使用磨除劑所致。不妨分別採取如下矯治法。

1、每天口服兩湯匙酵母及膽鹼1000毫克,最好將此類營養物加入流體或牛奶中內服,這將有助於改善指甲的強度。

2、鑒於缺乏鐵元素可引起指甲乾燥、脆弱,平素最好能多食些富含鐵的食物,同時須攝取維生素C以提高吸收鐵的能力。

3、每天將經過琢磨、沒有缺陷的指甲浸泡在溫麥芽油或其它天然油中約5-10分鐘,然後從指尖向表面角質層進行按摩。若採用砂板將指甲表面輕微磨損,可以讓油更易滲透進去。

4、每晚將手指浸泡在醋稀釋液中,這是防治指甲易劈裂的良法。白碘用在指甲頂部及指甲尖下面不僅可恢復指甲的易彎曲度及強度,而且有阻礙指甲分段沖截的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