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生物鐘影響代謝,想減肥,要選對吃飯時間

肥胖,已經被正式定義為慢性疾病,而且是流行病。放眼全球,自1975年以來,成年人的肥胖率增長了3倍。學界對此的共識是,肥胖的主要原因是飲食習慣的改變和缺乏鍛煉,同時,基因也發揮了作用。隨著研究的增多和深入,學界更多地揭示出機體運作的精細化和複雜化。最新的研究則發現,生物鐘或許是影響代謝及導致肥胖的關鍵因素。咱們現在來解讀。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約有4%的成年人的身體質量指數BMI達到或超過30;到2016年,這個比例升到了13%,其中男性為11%,女性為15%;全球目前有20億18歲以上的人,也就是所有成年人中的39%,BMI達到了25這個超重指標,7億人達到30的肥胖指標。學者們針對這種現象,提出了致胖環境這個概念,意思是說,咱們生活在易胖年代,當代生活方式更容易讓人們發胖。那麼,生活方式導致肥胖的途徑是什麼呢?僅僅是吃得太多或太好嗎?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對此給出了啟示性的答案。

新的研究來自於奧塔哥大學的團隊,學者們首先設問,在1天中的特定時間不吃飯,是不是可以降低肥胖的發生可能?肥胖與機體的生物鐘是否相關?帶著疑問,學者們開始進行動物實驗,在可控條件下分析生物鐘干擾對機體的影響效應。結果發現,反覆的時差反應會導致小鼠體重增加,並出現嚴重的糖尿病癥狀。

研究者繼續思考,到底是什麼因素通過生物鐘影響了機體運行?經過實驗觀察,學者們發現,當攝入的高脂飲食被限制在深夜或凌晨時,對小鼠的新陳代謝尤為有害,因為此時,小鼠機體處在對瘦素的耐受階段。只不過,瘦素耐受現象在小鼠中並非普遍存在。

聰明的人,可能此時在想,這是不是要勸大家都戒了晚餐呢?非也。因為,咱們人類的生物鐘節律是與老鼠不同的。老鼠是晝伏夜出,白天處於睡眠狀態,晚上出來活動。直接將老鼠身上的實驗結果用於人類,顯然不合適。因此,還不能確定每天省去哪餐飯,可以對控制體重帶來更明顯效果。學者們的建議是,如果想將這個科研成果用於個人實踐,要先弄清,自己屬於百靈鳥型還是貓頭鷹型。

對於生物鐘,或者晝夜節律,人們往往從表面現象認為,生物鐘紊亂對機體功能的干擾主要表現在睡眠方面,比如被迫上夜班、強光照射、倒時差等引起睡眠障礙。學界也曾認為,生物鐘紊亂主要是通過褪黑素分泌水準的變化引起的。但是,近年來的研究卻發現,生物鐘現象比預想的情況更為複雜。比如有研究發現了第2生物鐘,其節律是以48小時為周期的;還有研究發現,腸道微生物菌群也存在生物節律。學界認為,在生物進化早期,生物體就發展了生物鐘系統。在咱們人類,生物鐘由中樞生物鐘和外周生物鐘組成,中樞生物鐘位於下丘腦,在眼部傳來的環境明暗信息的影響下,通過感受光線變化而設置;而外周生物鐘,存在於所有的器官和組織細胞中,其中對代謝影響最為明顯的是肝臟生物鐘。

肝臟在調節新陳代謝和酶的分泌方面起重要作用,肝內的生物鐘系統調節著異生物素的吸收、攝取、分布、代謝、清除;肝臟生物鐘節律紊亂,可加速肝臟疾病的發展;食物信號在生物鐘調節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通過控制飲食結構和進食時間來調節生物節律。研究也發現,飲食引起的胰島素的波動,會重置肝臟生物鐘,同時,胃酸分泌調節肽也是生物鐘重置的激活因子。在飲食方面,禁食對生物鐘影響較明顯,長時間禁食後再攝食,刺激生物鐘的能力更強。在飲食結構方面,咖啡因和高鹽對生物鐘的影響較明顯。從這些研究結論來綜合判斷,單純選擇在某1個時間少吃1餐,或許會起到減肥效果,但是,長期的體重及代謝控制,是需要多項措施並舉的。此外,由於遺傳因素的差異,同樣的方法,可能在不同人中會有不同效果。需要經過實踐摸索,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飲食結構和吃飯時間,達到理想的體重控制效果。

愛誰,就把健康傳給誰。

你的健康,我的關注。專業人員以科學與人文視角觀察健康,包括快報、細節、提醒、釋疑、觀察、觀點、史話、逸事等系列,內容為作者魏宏嶺及團隊原創作品。拒絕未經許可的一切形式的盜用、盜鏈及轉載,否則將依據相關法律予以追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