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升學競賽降溫了,可一半家長覺得負擔更重了

記者 | 戴夢馨

中小學校外培訓、學科競賽在2018年遭到強力整治,但不少家長卻認為,孩子的學業負擔並沒有減輕,反而越減越重。

4月28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布《教育藍皮書:中國教育發展報告(2019)》(下稱《藍皮書》)。《藍皮書》公布了21世紀教育研究院聯合騰訊教育在2018年底針對“減負”問題的調查,44.48%的受調查家長認為孩子的學業負擔沒有變化,50.85%的家長認為負擔更重了。

家長們感受到校外培訓整治帶來的明顯變化,是各類與升學掛鉤的“杯賽”開始降溫。22.08%的受調查家長表示這類杯賽已經比較少見,但近一半的家長仍然認為,與升學掛鉤的比賽比較普遍。面向中小學生的各類比賽儘管遭到嚴厲禁止,但實際上並未杜絕。

對於遭到嚴厲整治的學科類校外培訓,受調查的家長的態度不一,有的減少了報班,有的還在給孩子“加料”。總體來說,為孩子報校外培訓班仍然是絕大部分家長的共同選擇。

整治政策帶來的一個變化是,更多家長開始傾向於選擇大品牌的培訓機構。另一個新出現的趨勢是,家長們開始重視興趣、能力類培養。47.78%的受調查家長們開始增加美術、書法、舞蹈、音樂等興趣類培訓,綜合社會實踐也成為傾向選擇的類型。“這類培訓增加,確實也增加了家庭的投入和學生的負擔。”21世紀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昂昂對界面教育說。

導致學生負擔越減越重的原因,並不止是校外輔導的熱度不減。“課外培訓機構只是依附於學校系統、如影隨形的影子教育。”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在《藍皮書》中認為,治理減負的問題主要出在學校。

超過六成的受調查家長認為,孩子所在的學校沒有落實減負政策。而在治理培訓機構政策前後,校內和校外的學業負擔幾乎不相上下。

從學校布置的作業量,可以觀察到中小學生沉重的學業負擔。儘管教育部規定三至六年級家庭作業不得超過60分鐘,但受調查的家長卻反映,僅僅是數學作業,33.6%的四年級學生平均每天就要花半小時,40.4%的四年級學生完成語文作業也要用半小時。

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的學業負擔,都共同折射出中小學生正在面臨的擇校、升學競爭壓力。

大部分受調查家長承認,報培訓班就是為了應對升學競爭。在這種競爭壓力下,家長們對減負政策的心態變得非常矛盾。43.76%的家長支持減負,而44.63%的家長儘管覺得負擔過重對孩子不好,但為了升學和孩子的未來,也只能這樣。

楊東平認為,這種激烈的升學競爭,主要源於學校差距過大、入學政策不公。在學校存在差距的情況下,公平、開放的入學政策變得格外重要。受調查的家長也表示,最受家長期待的減負措施是改革考試評價制度。“增加優質教育資源,減輕孩子升學壓力”獲得了超過六成(64.29%)家長的支持。

“任何一種單一的改變,都無助於治理教育弊病。”楊東平在發布會現場表示。在為孩子做減法的同時,義務教育還需要做好加法,提升更多學校的品質,從而真正減輕升學壓力,防止減負成為一個難以落實的口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