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哪些地方的人酒量最好?

■文|袁榭

「中國哪裡人酒量最好」,堪稱當代中國一大不解之謎。東北、山東、四川……每個以濫飲著稱的地域都想爭奪這頂帽子。

這個問題,精確的答案肯定沒有,除非在人口普查中加入「采血測量酒精代謝生物酶」的項目。但粗略的答案,卻可以通過研究來獲得。

什麼是「酒量」?

要回答「哪裡人酒量最好」,首先得明晰「酒量」是什麼。

對,沒錯,天天被人談論的「酒量」,定義是模糊不清的。稍加辨析就能發現,「酒量」有時是在指代酒精的神經耐受度,有時又在指代酒精代謝效率。而此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

簡而言之, 如果我說「小胖經常陪客戶應酬,經過半年努力,把酒量練出來了」,這裡的酒量指的是酒精的神經耐受度。

酒精的神經耐受度是神經系統越來越感受不到體內酒精的存在,身體對相同量的酒精反應得越來越不敏感。

「練出酒量」並不是身體對酒精的消化代謝能力越來越強,只是神經中樞越來越麻木,體內的酒精及代謝半成品仍然大量積累。

而我說「孔如也酒量也很好,喝半斤面不改色」,這裡的酒量是指酒精代謝效率。而酒量的代謝能力幾乎不可能通過後天鍛煉增強。

酒精在人體內的代謝分三步:

一, 喝進去的酒(乙醇)先由乙醇脫氫酶轉化成更有害的乙醛,乙醛就是使飲酒者面紅、起疹的緣由;

二, 乙醛再由乙醛脫氫酶轉化成無害的乙酸;

三, 乙酸最後被分解成二氧化碳與水,成為排泄物。

因此酒精的代謝能力等同於乙醇脫氫酶與乙醛脫氫酶的工作效率,這些生物酶的工作效率即活性,是由個人基因決定的。

個人再怎麼嗜酒濫飲,也無法改變自身的基因組,除非喝的是強放射性溶液。

東亞人群的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率高,

而白人和黑人幾乎沒有,

所以英文中喝酒臉紅的專屬片語是「Asian Flush」

當然人體內還有其他非專屬性的生物酶,也可以氧化乙醛,但是效率沒有乙醛脫氫酶高,代謝需要的時間更長。

如果喝酒夠久夠猛,的確是可以激活這些原不參與酒精代謝的生物酶,但這和練成用手走路用腳打字一樣,成功率極低、耗力極大而收效極微。

所以「練出酒量」,不能用來描述酒精的代謝能力。但酒精的代謝能力,才是真正能讓人體消化酒精而不受損的「真酒量」。

中國哪些地方的人「酒量」好?

在人體內分解酒精的乙醇脫氫酶與乙醛脫氫酶,其活性由人的基因決定。編碼這兩種酶的兩個基因編碼都有強活性、弱活性、失活性三種類型,因此決定人酒量的基因片段組合狀態就有九種。

所以酒量好不好是天命,得看投胎技術好不好,有沒有投到最好的基因組合比例高的種族。有的種族基因組合中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活性都很強,這就是天生酒量最好。如兩者無活性,則是酒量最不濟的組合,往往一喝就頭暈想吐。

東亞各國人的天生酒量也有區別,

日本人的乙醛脫氫酶基因缺陷率遠高於中國

接下來,我們就說說中國大地上,人的基因裡這兩種酶的活性情況。

乙醇脫氫酶活性的基因地域分布,大體是按長江東南沿岸向西北逐漸變化,從江浙漢人的強活性人口比例高,到西北漢人與少數民族的弱活性及失活性人口比例高。

2010年,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們在中國的38個民族中選取了2275個樣本,對他們體內的乙醇脫氫酶基因突變進行分析。

結果發現,中國江浙地區的被調查人群中,有99%都存在強活性的基因突變,來自中國西部的被調查者則有60%到70%的人中存在這一基因突變。

而藏族被調查者體內,存在這一基因突變的人就較少,只有14%的人有。其他科學家也有類似的抽樣調查,結果是蒙古族的此基因強活性突變顯著低於漢族,鄂倫春族的此基因失活性突變顯著高於蒙古族。

2010、2011年此類研究結果面世時,很是激發了漢族酒鬼們的自豪感,因為這說明南方漢人的乙醇代謝能力最強,有人洋洋得意地以「杜康基因」命名之。但江南漢人的乙醇分解能力高,不代表酒精代謝能力就強。因為強活性乙醇脫氫酶的分解能力百倍於弱活性,生產出的乙醛也就多出百倍。

乙醛比酒精裡乙醛的毒副作用更大,乙醛脫氫酶失活性的人,飲酒同量時的血液中含乙醛濃度,是活性強的人19倍;低活性的飲酒者,血液中含乙醛濃度是強活性者的6倍。

普通的肝內酒精代謝過程示意圖(左),

與乙醛脫氫酶活性缺陷的肝內酒精代謝過程示意圖(右),

缺陷者肝內乙醛積聚量顯然更多

ALDH是乙醛脫氫酶,ADH是乙醇脫氫酶

如果基因不能編碼出同樣強效的乙醛脫氫酶,酒量相應地就比有「弱活性乙醇脫氫酶+強活性乙醛脫氫酶」的人低得多。

所以乙醛脫氫酶在影響酒量的權重上不亞於甚至有過於乙醇脫氫酶。而其在地域上的表現,是與乙醇脫氫酶的地域分布趨勢正相反,越往北方邊遠處,當地人的酒精代謝基因組合越佳。

因此決定人酒量的九種基因組合,在中國的各民族間有明顯不同。2002年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法醫學院的統計研究發現,基因組合型的分布上對比最大的是漢族和蒙古族。

漢族的 「失活性乙醇脫氫酶+弱活性乙醛脫氫酶」、「弱活性乙醇脫氫酶+弱活性乙醛脫氫酶」這些酒量最弱的基因組合比例顯著高於蒙古族。

漢族的「弱活性乙醇脫氫酶+強活性乙醛脫氫酶」、「強活性乙醇脫氫酶+強活性乙醛脫氫酶」這兩種酒量強的基因組合比例顯著低於蒙古族。

而漢族「強活性乙醇脫氫酶+強活性乙醛脫氫酶」這種酒量最強的基因組合比例也低於維族。

此研究的結果是,漢、回、維、蒙、白五個民族的酒精代謝相關酶基因組合比例代表了五個民族的酒量,蒙古族的酒量最高,維族次之,漢族排第三,回族排第四,白族排第五。

所以古代詩歌、散文裡記載的北方遊牧民族豪飲的形象是有根據的,蒙古族的酒量確就是全中國最好。

綜合其他研究的結論,不管東北的通古斯系少數民族還是西北的回紇-突厥後代少數民族,其乙醛脫氫酶的活性比例都不如蒙古族。

很多人認為很能喝的東北朝鮮族,在科研人員最新的研究調查中發現,其乙醛脫氫酶及酒精代謝基因組合,在統計意義上與漢族沒有明顯差別。

不過並非所有西南少數民族的酒量都比不過漢人。各地醫院、醫科大學近十年來的臨床數據顯示,海南苗族、雲南壯族等的乙醛脫氫酶及酒精代謝基因組合,在統計意義上與漢族幾乎無區別。

1986年,中科院遺傳研究所對10個少數民族基因中乙醛脫氫酶的研究樣本。帶有缺陷型乙醛脫氫酶的個體,由於缺乏乙醛脫氫酶Ⅰ型同功酶,不能很好地代謝乙醛,酒精耐受性差。因為年代過於久遠,僅作為參考。

但雲南彝族的乙醛脫氫酶活性比例就顯著高於同一地的漢族,在雲南酒精依賴症患者中,彝族的強活性乙醛脫氫酶人群比例是100%,而漢族的同樣人群比例是82.5%。

中國西南與北方天生酒量好的少數民族中,

酒精性肝病比例也更高

漢地漢人的乙醛脫氫酶活性地域分布大體上也是北高南低,但並非嚴格的越北方越高。

綜合近二十年來各地醫院的研究數據,各地居民的乙醛脫氫酶高活性比例——也就是酒量指標,是北京、山東最高,河南洛陽次之,四川、青海西寧再次之,上海最低,但洛陽、四川、西寧三地居民的酒量相差其實極微。

但2013年廣州醫學院的統計結果是當地的乙醛脫氫酶失活性基因比例比北京顯著更低,也就是說廣州居民天生沒酒量的人,比北京的少得多。

酒量小是祖宗在保佑你

其實基因決定的酒量小,是福非禍,應該感謝祖宗積德。

這不是迷信或者開玩笑,這是嚴肅的體質人類學觀點。

2010年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對漢人基因編碼發生強活性乙醇脫氫酶與弱活性乙醛脫氫酶突變的發生時間進行了考證,認為它出現於7000年到10000年前,這正好與中國南方開始種植水稻的時間相吻合。

中國乙醇脫氫酶活性的地域分布(覆色深淺顯示比例),

與已發現的水稻種植考古遺跡(點位處)有相當重合

研究者認為,這說明該基因突變的出現是上古農耕族群的自然選擇,人群的身體自發篩選出了保護機制最強的後代。

高活性乙醇脫氫酶能更好利用大米發酵物產生的更高營養價值,而過量乙醛不能被弱活性乙醛脫氫酶有效分解,就保持飲酒過量後的強烈不適感,阻止濫飲,從而減輕乙醇對身體的傷害。

而酒量好對一個族群來說,非但不必慶幸,而且是禍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黑白,全地球對所有種族的醫學研究都發現,食道癌、頭頸癌、早期老年癡呆、肝病,在帶強活性乙醛脫氫酶基因的天生酒量好人群中更為高發。

這其實很好理解,善泳者溺於水,天生酒量好的人,飲酒不適感幾乎沒有,養成酒癮沉溺醉鄉的機會遠遠更大,罹患酒精誘發性疾病的幾率也就遠遠更高。

被喝翻並不必然證明酒量低,

很有可能是太能喝了……

當然,中國很多地方是該地人群基因組合屬於沾不得酒的,但勸酒、灌酒文化卻遠勝於天生善飲的地區。這是社會文化的歷史積留戰勝了天然的生理稟賦。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