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樣的血常規結果要注意了!

血常規複檢很重要!

作者|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檢驗科

唐玉鳳 張鵬

來源|檢驗醫學網

案例

經過

患者,女,57歲,因乏力、低熱3天就診,血常規結果除血紅蛋白和紅細胞略減少外,其餘結果未見明顯異常(圖1,2),如果從數值和散點圖來判斷,未觸犯複檢規則,同時CRP為65mg/L,如果由您審核這份報告,能直接簽發嗎?假如需要複檢,又該做些什麼呢?

圖1 LIS系統顯示的血常規結果

圖2 血液分析儀結果和散點圖

下面介紹一下我們的處理過程:

雖然血常規結果從數值和散點圖未見明顯異常,但是因為儀器報警資訊提示「Blasts?」「Imm Gran?」(圖2)。恰恰正是這2條報警資訊觸犯了我科制定的複檢規則,自動推片機推製的血塗片在DM96形態學影像識別系統上讀取到5%的原始細胞(圖3),手工塗片顯微鏡下發現原始細胞佔4-5%(圖4),血細胞形態學報告見圖5。做到這一步,是不是工作已經全部完成了呢?還有其它事情需要做嗎?


圖3 CellaVision DM96影像分析系統血塗片讀取的原始細胞

圖4 人工顯微鏡發現的部分原始細胞

圖5 血細胞形態學報告

1、詳細詢問病史

據首診醫生介紹,患者既往體健,乏力半月,低熱3日就診,查體無肝、脾及淋巴結腫大。在我們與臨床醫生溝通前,其已為患者開具了抗生素和清熱解毒的中藥,並囑其按療程服用,隨後在我們的建議下,經治療醫生方同意患者去血液專科就診。

2、進一步隨訪

因患者未在我院住院治療,半月後我們進行了電話隨訪,獲知患者後就診於北京一家以血液病為重點學科的三甲綜合性醫院繼續檢查,病毒抗體檢查結果見圖6。其中抗巨細胞病毒IgG抗體(CMV-IgG)、抗單純皰疹病毒抗體IgG(HSV-IgG)、抗EB病毒衣殼抗原IgG抗體(EBV-VCA-IgG)、抗EB病毒早期抗原IgG抗體(EBV-EA-IgG)、抗EB病毒核抗原IgG抗體(EBV-NA-IgG)均增高,抗細小病毒B19IgG抗體(HSV-IgG)為1:100陽性。從上述11項病毒的檢測結果來看,6項陽性結果均為IgG,IgG抗體陽性提示患者有既往感染,提示新近感染的5項IgM抗體均陰性,據此分析該患者現在並不存在急性病毒感染,其低熱、乏力原因並非緣於此。

隨後行骨髓穿刺,結果見圖7-10。按照目前WHO對急性白血病診斷和分型標準的建議,需要按照MICM即指形態學(Morphology)、免疫學(Immunology)、細胞遺傳學(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學(Molecular)進行分型。骨髓細胞形態學結果顯示原始粒細胞佔14.0%,原幼單核細胞佔36.5%,結合過氧化物酶染色(pox)-35,+4,++11%。初步診斷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M4)。免疫分型顯示錶達髓系抗原CD117、CD38、CD33和CD13,部分表達單核細胞標誌CD14,無淋系表達,免疫學結果進一步佐證了形態學診斷。遺傳學結果顯示染色體正常核型46,XX[3],白血病基因檢測未見AML融合基因,未檢測到MLL-PTD、NPM1(A、B、D型)、FLT3-ITD、P53突變基因。綜合上述的MICM分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AML-M4)的診斷明確,目前患者正在積極治療中。至於患者的病毒抗體檢測結果有6項IgG抗體陽性,罹患白血病是否與相關病毒的既往感染有關,目前的醫學水準還不能解釋。

圖6 血清病毒抗體檢查結果

圖7 骨髓細胞形態學檢查結果

圖8 流式免疫分型檢查結果

圖9 染色體核型分析結果

圖10 白血病基因分型檢查

通過本病例的分享,得到3個啟示:

1、血常規複檢的重要性。本病例如果僅從數值和圖形上分析,都沒有達到複檢要求,恰恰是儀器報警資訊「Blasts?」「Imm Gran?」提示我們需要複檢,使這例臨床癥狀不典型、處於疾病早期階段的白血病能夠及時發現,可見在血常規複檢工作中,數值、圖形和報警資訊同等重要,觸犯任何一條標準均需要複檢,否則會造成漏檢。

2、與臨床醫生溝通交流應具有主動性。非血液科醫生不熟悉血液病的診斷與治療,這時我們更應該積極主動與其進行溝通,並堅持自己觀點,這樣不僅提高了臨床醫生在診療工作中對血常規結果的分析判斷能力,也使其對我們的工作流程、工作態度進一步了解,融洽了科室關係。

3、隨訪。通過隨訪,不僅能提高我們的技術水準、豐富我們的專業知識,得到患者和家屬的理解和認可,同時還能夠為教學、科研提供素材。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