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消費級基因市場競爭加劇:價格降七成 盈利模式不明

  價格降七成 消費級基因檢測低價攬客

  來源:北京商報

  在產品攔腰斬價不足一年後,23魔術方塊再次宣布產品降價。6月26日,23魔術方塊發布降價公告稱,公司基因檢測產品從499元降到299元。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8月,包括23魔術方塊在內的眾多企業就出現過集體降價,將價值999元的產品降到499元。業內人士認為,在當前消費級基因檢測不具有醫學診斷價值,也沒有出現清晰盈利模式的背景下,企業希望通過產品降價快速佔領市場,在獲得大量數據的情況下進行相關醫學項目研究,證明自身產品有一定醫學價值,從而向醫院推廣商業化檢測產品尋求盈利模式。

  價格降七成

  伴隨著23魔術方塊降價消息的發布,國內消費級基因檢測費用從此進入“2字頭”時代。根據23魔術方塊發布的降價公告,由於公司自建了檢測中心,不斷提升檢測的效率,加上檢測用戶的增多,單個檢測的成本不斷下降,公司決定將基因檢測產品從499元降至299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距離上次23魔術方塊基因檢測產品降價不足一年,與最初的價格相比,降幅近七成。2017年8月,23魔術方塊率先將原先千元左右的標準套餐價格進行腰斬式降價,套餐價格從此前的999元降至499元。隨後,包括WeGene等在內的多家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也下調產品價格。這次集體降價被業內解讀為由於項目檢測結果缺少診斷和治療的參考價值,難以被消費者認可,導致消費級基因檢測遇冷。

  消費級基因檢測是指面向普通消費者的基因檢測。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消費級基因檢測套餐提供給消費者的報告結果主要包括祖源分析、遺傳風險評估、運動等潛能水準、酒精代謝等體質特點、用藥指南等內容。消費流程通常是支付費用後,檢測公司會將采集盒寄到消費者手中,消費者采集唾液後郵寄至檢測公司,檢測公司收到樣本後的4-6周會生成檢測報告,消費者可以登錄檢測公司官網或公眾號查看。

  有消息稱,此次23魔術方塊再度宣布降價或將會再次引發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新一輪降價潮。對此,23魔術方塊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隨著市場的壯大、成本的下降,降價也是重塑行業標準的必經之路,如果其他企業也隨之降價,將利於整個行業的發展。“一旦整個行業的價格降下來,更多的普通用戶將願意參與進來。”

  在水母基因首席行銷官薑曉峰看來,如何提高用戶對於基因檢測價值的了解、體驗和認同是目前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面臨的挑戰,價格只是解決這個挑戰的諸多因素之一。“水母基因將根據公司對於市場環境和市場趨勢的判斷,來制定包括價格在內的行銷策略。同時,水母基因會更注重在科技與產品研發方面的創新以及客戶方面的需求。”

  搶佔市場份額

  基因行業龍頭華大基因的上市帶動23魔術方塊、一脈基因、水母基因、WeGene等眾多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迅速進入到大眾視野並成功獲得融資。隨著眾多玩家入局,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競爭也愈加激烈。

  在易觀醫療分析師陳喬姍看來,消費級基因檢測市場擴張較快、相關市場法規出現較晚,隨著相關法規的完善,市場將面臨洗牌。消費級基因檢測未來的競爭點就在於數據分析能力以及用戶檢測結果解讀的更新和個性化指導,也就是說企業最為核心的競爭力依然是數據的收集。“23魔術方塊再次宣布產品降價的更多原因是希望在市場競爭愈發激烈的情況下借助降價快速搶佔市場,獲取更多用戶數據。”

  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表示,目前來看消費級基因檢測不具備醫學價值,用戶感受度較低,購買過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的用戶很少會再次購買。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價格戰,消費級基因檢測公司可以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公開資料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生物產業複合增長率超過15%,遠高於同期規模以上工業增長速度,生物產業規模達2兆元。其中,基因檢測細分領域近幾年年均增速保持在30%以上。易觀《2018中國基因檢測行業分析》顯示,23魔術方塊用戶量已接近20萬,微基因和水母基因的用戶量為10萬+,久久基因的用戶量過萬。

  23魔術方塊相關負責人表示,降價可以讓公司獲得更多的用戶。“行業標準的建立是一個比較難的過程,其中就需要大量的樣本數量進行反覆研究驗證,目前中國人基因的研究和樣本數量還不夠。通過降價能讓更多的人體驗基因檢測服務,逐漸豐富適合中國人的數據庫。”

  求解盈利模式

  任何一個行業在發展之初都不會太過於考慮商業化盈利問題,但隨著市場不斷發展,如何探索一條可持續的盈利模式成為各領域企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23魔術方塊CEO周坤此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談商業模式還為時過早,消費級基因測序還是初級階段,產品做好更重要。

  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由於沒有醫學診斷價值,消費級基因檢測一直受到外界詬病,也沒有找到清晰的盈利模式。23魔術方塊降價爭搶市場份額獲得更多數據的背後是希望通過大量收集數據通過科研合作等方式尋求盈利模式。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消費級基因檢測行業盈利模式大致有以下幾種。一個是當企業獲取到大量有效的數據,政府相關部門可能會進行購買。例如,當大量數據可以反映出亞洲人老年癡呆與某種因素有關的情況下,政府相關部門會購買相關解讀報告對相關人群進行義務宣傳防禦。另外,企業將獲取的數據銷售給相關藥企或保險機構獲取收入。

  在上述不願具名分析人士看來,對於消費級基因檢測來說,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項目檢測結果沒有醫學診斷依據,這種情況下上述盈利模式也只能是企業在收集數據過程中對變現進行的一些探索,很難真正實現可持續性盈利。

  從目前看來23魔術方塊等企業想要消費級基因檢測項目被認可具有醫學價值還有一段距離。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目前23魔術方塊與上海複旦大學等科研機構進行合作。“現在看來,23魔術方塊應該處於為合作的科研機構提供基礎數據階段,還難以證實自己檢測項目有醫學價值。”上述不願具名人士說道。 北京商報記者 郭秀娟 姚倩

責任編輯:孫劍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