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李迅雷:建議給投資銀行更大的資本金規模和業務空間

新京報訊(記者 顧志娟)7月7日,在2019青島中國財富論壇上,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注冊製的推進,對於改善融資結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但僅僅依靠注冊製是不夠的。

過去29年來,資本市場直接融資的比重還是偏低,這兩年佔融資總規模的比重整體停留在15%左右,尤其是股權融資比重不夠大。注冊製的推進是希望股權融資比重能夠進一步上升,這對於改善整個融資體系和結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舉措。

但李迅雷也提出,今後直接融資的比重能不能提高依然有不確定性。我國的融資結構還是以銀行間接融資為絕對主導的融資結構,僅僅靠注冊製來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力度不夠。還需要繼續推進整個金融市場的改革,比如要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要嚴格退出制度,這才是資本市場活力所在。企業要做大,必須優勝劣汰,否則會形成一種拖累,形成僵屍企業越來越多的不利現象。

李迅雷表示,美國、歐盟、日本等資本市場都實行注冊製,巨大的融資需求和上市便利,有利於做大投資銀行規模,我國的投資銀行規模與我國的經濟體量和實力相比還是不夠大,與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不太適應。我國投資銀行的規模不夠大還是與間接融資主導的體系相關,也與以政府信用為背書的銀行體系過大有關。能不能給投資銀行更大的資本金規模和業務空間?過去券商的客戶保證金是留在券商的,後來把保證金給了銀行託管,這麽做是為了有效防範風險,但是隨著券商風險管控能力的增強,我國資本市場法規的完善,第三方存管的必要性發生改變。李迅雷提出,可按照國外投資銀行的通行做法,考慮廢除第三方存管制度,讓券商獲得更多的資金渠道,增強客戶的黏性,進而推進資本中介業務。

在推出注冊製的同時,與注冊製相適應的其他制度、金融產品,也應相應推出。比如,融券規模比較小,可以考慮創設做空產品。如果退市制度、做空機制能夠很好地實行,這對防範風險、豐富市場的金融產品、市場估值水準更加合理,都是有幫助的。

李迅雷認為,僅僅依靠注冊製是不夠的,資本市場還是需要研究國際投資銀行的通行制度和做法。“只有資本市場的規則和產品更多地借鑒成熟市場的做法,甚至與國際接軌,我相信資本市場還是能夠做大做強的。”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編輯 李薇佳 校對 吳興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