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監管層密集釋放利好 外資有望加速進場

6月13日-14日,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在上海舉行。 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攝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中境外投資者的比重仍較低,新時期的金融開放會更大規模引入境外機構投資者

金融開放仍在持續深化。去年以來,中國推出一系列金融開放措施,包括取消金融機構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放寬外資機構的業務範圍,完善境內外市場互聯互通機制等。今年6月13日-14日舉辦的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上,一行兩會又釋放出升級版金融開放信號。

焦點1 資本項目開放怎麽做?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

更大規模引入境外機構投資者

新時期的金融開放有幾個新特點。

一是更大規模引進境外機構投資者,以滬港通、深港通為代表,包括中日ETF互通;另外QFII、RQFII的規則正在修改,更加便於境外投資者以QFII和RQFII的形式投資中國。

這一特點符合中國目前的實際情況。我國儲蓄多,投資者數量也很多,但是機構投資者,特別是真正能夠長期投資的機構投資者還是比較少的,發展國內長期投資的機構投資者需要時間。而國際上這樣的機構投資者成熟很多,所以只要把對外開放做好了,就可以比較大規模地引進境外機構投資者,可以大大改善國內投資者的結構,更有利於定價趨向合理,更有利於金融市場的平穩運行。

第二個特點是,我國資金充裕,但是上市公司的質量有待進一步提升。如果能夠吸引一些質量較好的國際公司來國內融資,給國內投資者更多投資選擇,這對資本市場發展也是一個促進。

第三個新的特點,中國企業已經到全球去發展業務,中國金融服務也要跟著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步伐,在這方面我國稍微落後。隨著對外開放的進一步推進,中國金融企業如何到全球布局,這個問題會越來越迫切,現在就應該要有破局的舉措。

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

建設開放的、有競爭力的外匯市場

目前中國資本市場中境外投資者的比重仍然較低,未來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境外資本進入中國資本市場的潛力大,這將是未來中國國際收支結構演變的一個重要特徵。

我們將繼續加快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雙向開放,近期的重點工作內容包括:一是支持科創板健康發展,配合推動“滬倫通”落地。日前人民銀行、外匯局已經發布《存托憑證跨境資金管理辦法》,明確了跨境資金流動和匯兌管理等相關政策。二是推動QFII、RQFII改革,擴大投資範圍,研究適度放寬甚至取消QFII額度管理。QDLP試點在上海常態化。三是建設開放的、有競爭力的外匯市場。擴大市場主體,豐富交易產品,優化外匯風險對衝方式。四是協同本外幣跨境資金管理政策。完善本外幣一體化的宏觀審慎管理,試點建立本外幣一體化的账戶體系,統一本外幣跨境資金池管理政策。

中金公司CEO畢明建:

在全球範圍配置資產

我國的實際情況是有很大的儲蓄和很高的需求,但是我們的機構投資者的數量和規模不成比例的小。在全球經濟增長視野下看金融開放,有很特殊的意義在裡面的。在中國這一輪金融開放下,這個角度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能夠在國際視野的更大範圍內配置資產,以解決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的一些結構性缺陷。

海外長期投資者的邏輯很簡單,全世界增長高地在亞洲,亞洲核心在中國。通過引進國際資本,把我們的權益類市場,特別是股本市場發展的結構性短板彌補起來,這可能是我們這一輪金融開放需要考慮的很重要的方面。

焦點2 人民幣國際化如何走?

中國金融學會會長周小川:

人民幣發展與美元有互補性

中國無論是銀行市場、保險市場還是資本市場中,外部資金或外部機構所佔的比例都還非常低,所以有很大的潛力。在對外開放過程中,本幣要從過去的估值扭曲、限制較多,慢慢走向可自由使用、可兌換。

上述幾個對外開放的方面都需要人民幣發展。人民幣的使用和人民幣下一步的前景,很大程度上與美元有互補性。當年全球金融危機在美國發生,美元波動、流動性不足,從而使得大家尋求使用人民幣。我當時做央行行長,那個時點出現的對於人民幣的需求超出我們事前的預料,但既然大家有需求,對於全球的貿易結算、貿易融資、對於鄰國金融信心的穩定有好處,我們就推進。推進過程中,有的階段美元或者歐元表現非常好,這時市場參與者會覺得這挺好的,就有一個互補的過程。

金融危機或大或小總會發生,上世紀90年代末有亞洲金融風暴,不到十年後又有全球金融危機,歐洲、北歐很多國家在1990年前後發生房地產危機。因此未來危機還會不斷出現,類型可能有所轉換,這種情況下大家對於儲備貨幣、價值、購買力、支付系統的方便性等問題的考慮方式,都會隨著大環境不斷波動,我很難想象直線型的前進。人民幣是否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仍然是全球市場參與者的自主選擇和他們對風險控制的自主考慮。

香港金融局前局長任志剛:

讓人民幣使用進入資本市場交易中

香港建立人民幣離岸市場之後,人民幣就被用來進行貿易結算等功能。現在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再進入一個新的維度,讓人民幣使用進入資本市場交易中。香港已經準備好做這件事了,準備將人民幣定價、人民幣交易、人民幣結算功能運用到股票市場交易中。

現在國際投資者想要投資中國股票市場的時候,可能還沒有做好準備去使用人民幣,他們可能還想使用港元來進行投資。因此,可以把人民幣的使用放到更高層級上,在資本市場交易中使用人民幣的各種功能。當然這需要相關監管部門的支持。

焦點3 如何防範跨境資本流動風險?

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局局長潘功勝:

建立“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

國際金融市場的高波動性及風險的快速溢出,是當今全球金融市場的一個突出特徵。防範跨境資本流動衝擊和外匯市場高強度波動,提升在開放條件下的管理能力和風險防控能力,是外匯管理部門面臨的一個挑戰。

在總結經驗基礎上,重點是建立健全跨境資本流動“宏觀審慎+微觀監管”兩位一體管理框架。宏觀審慎旨在維護外匯市場基本穩定,防範跨境資本流動大幅波動引發系統性風險。建立和完善跨境資本流動監測、預警和響應機制,以市場化方式逆周期調節外匯市場順周期波動。微觀監管旨在依法維護外匯市場秩序,突出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和反逃稅。打擊虛假交易、欺騙性交易和地下錢莊等違法違規行為。

絲路基金董事長謝多:

根本在於資本市場要有更高水準的發展

資本账戶的開放問題和風險是高度相關的。中國外匯儲備在過去這些年快速上升,比較深層次的一個原因是發展直接融資方面一直遇到比較多的障礙。雖然資本市場有了很快速的發展,但是和經濟發展要求特別是和結構升級的要求還差距很大,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沒有更加成熟的投資文化,包括基礎設施、法律、會計和各方面財務的標準。

下一個階段,只有中國資本市場有更高水準的發展,才能擺脫目前遇到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在資本市場上有更高水準的發展,就很難在資本账戶開放上放出更大的空間,而沒有資本账戶進一步的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也不會很快速地推進。

香港金融局前局長任志剛:

要有勇氣和實力應對市場機制失靈

國際資本概括起來為如下三個詞:一是“波動性”,國際資本是高度波動的,輕鬆進出;二是“量大”,尤其是當全球的大經濟體還在進行量化寬鬆的時候,國際資本體量非常大;三是“惡意”,1997年、1998年應對東亞金融危機的時候,國際資本有一種掠奪性的特性,目的是賺錢。IMF提出,如果有審慎的宏觀經濟管理政策就不會這樣,但這可能是一個基礎的前提條件,是必要非充分條件。

誰都希望能在一個開放自由的資本項目場景下運行資本,但你要有勇氣和實力來應對這個市場機制失靈的情況。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顧志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