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腸道年齡越年輕越長壽!這樣做讓你的腸道「年年十八」

除了生理年齡、心理年齡、腰齡,其實,我們的腸道也有年齡,腸道年輕人不到,腸道老化便秘、腹脹、口臭等問題就隨之而來,那麼,什麼是腸道年齡?腸道年齡該怎麼算呢?


何謂「腸道年齡」

所謂「腸道年齡」,主要是指腸道內各種細菌的平衡程度,並以此來預測腸道的老化狀態以及現代生活疾病的發病幾率,從而評估人的健康狀況。其判斷標準,就是有益細菌的比例。有益細菌比例越高,腸道年齡就越年輕;反之,腸道年齡越老。

在胎兒時期,腸道是無菌的。嬰兒時期,以雙歧桿菌為主的有益菌比例高達98%,青少年時期保持在40%左右,到中年時期則下降至大約10%。老年期有益菌進一步減少,而有害菌的數量增多,產生的毒素可加速腸道老化,導致長期便秘、大便異味和腸脹氣。


腸道年齡與壽命有關

研究發現,長壽老人腸道中的雙歧桿菌是普通老人的100倍,而普通健康老人又是患病老人的50倍。因此,生物和醫學專家認為,腸道的年齡與人體的健康狀態密切相關,擁有相對年輕的腸道可大大延緩衰老。

事實上,現代年輕人腸道老化的不在少數,其中女性尤甚。有些女性生理年齡只有二十多歲,其「腸道年齡」說有六十歲也不過分。追根究底,偏食、過度節食、不科學減肥、酗酒、抽煙、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難辭其咎。此外,應酬過多、精神壓力大、情緒抑鬱等,都會導致腸道菌群失調,使腸道老化。

什麼可以影響腸道年齡?

影響腸道年齡的因素很多,目前最常見的因素,主要有飲食、抗生素的濫用、不良情緒以及外來細菌的感染。

腸道老化的極端就是腸衰竭。研究顯示,臨終病人的腸道大部分都是衰竭的,腸道中的有益菌幾乎為零。進食是避免腸道衰竭的重要方法。儘早進行腸內營養,能降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死亡率,就是通過腸內營養以避免腸道衰竭。就普通人來說,腸道年齡和飲食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繫。腸道是免疫系統與各種微生物交鋒的地方,飲食對消化道的健康是再重要不過了。過於精細的飲食或節食,使腸黏膜細胞缺乏營養,腸道益生菌減少。因此,飲食結構失衡以及不良的飲食習慣是導致腸道老化的重要因素。

目前,我國抗生素濫用的現象比較嚴重。抗生素在殺滅有害細菌的同時,也殺死有益菌。濫用抗生素會破壞腸道菌群的平衡,導致腸道菌群失調。其中抗生素相關性腸炎就是嚴重的後果之一,主要由艱難梭菌引起。當腸道內敏感的細菌(包括有益菌)被殺死後,艱難梭菌就趁機大量繁殖,引起假膜性腸炎。

腸道可以分泌多種激素,包括腦腸肽,維持消化道的正常功能,以適應各種變化。不良情緒可引起腸神經系統功能紊亂。食用不潔食物後,致病菌進入腸道,使有益菌和有害菌的比例失調,常導致腸道疾病。

讓腸道保持年輕

消化科專家建議,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避免濫用藥物,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做到這些,讓腸道重返青春不是夢。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堅持吃早餐,一日三餐應該葷素搭配,少吃不利於有益菌群生長的高蛋白、飽和脂肪酸類食品,多吃富含維生素與纖維素的蔬菜、水果、薯類、豆類、全麥類等食物。日本厚生省向國民推薦,每人每天攝取20~25毫克食物纖維。此外,可以適量攝入含活菌的物質,如乳酸飲品或活菌製劑,通過直接將益生菌導入腸道,以改善腸道功能,保持腸道年輕。

避免濫用藥物很多藥物對腸道有損傷作用,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正確服用。解熱鎮痛類藥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等,由於其對腸道的刺激作用以及抑製攝護腺素的合成,會損傷腸黏膜。此外,前面已提到,濫用抗生素可引起腸道菌群失調。

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過度熬夜。及時消除不良情緒,每天適當地鍛煉身體,如慢跑、游泳、做健身操等,這些健康有益的活動有助於延緩腸道的老化。戒除吸煙、酗酒等不良習慣。此外,養成天天排大便的習慣也有助於保持腸道年輕。

總之,腸道好,人不老,保持腸道年輕很重要,讓我們一起努力呵護腸道健康,以獲取健康和長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