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使用抗生素後建議補充益生菌?


抗生素,中國人習慣叫「消炎藥」,作為家庭的最常備葯,人們只要有點頭痛發熱,就會習慣性的吃上幾片。中國的門診感冒患者約有75%應用抗生素,外科手術則鋼彈95%,住院患者抗生素藥物使用率鋼彈80%,遠遠高於國際水準的30%。

抗生素,特別是廣譜抗生素對於腸道菌群的打擊可以說是致命的,它們沒有辨別「好菌」和「壞菌」的能力,會將大部分不耐葯的好菌也殺死,而這正是可怕之處。


我們腸道中本身存在著少量的有害菌,它們之所以不能肆意妄為是因為大量益生菌的製約。

當我們服用抗生素治療疾病時,大部分益生菌被殺死,部分耐藥性的有害菌在腸道中生存下來,開始大肆繁殖,引起二次感染導致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

要說明的是:抗生素不是不能用,而是很有用!不過只能急用,更不能濫用!

為什麼使用抗生素後要補充益生菌?

應用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性疾病時,整個腸道的微生物環境以及它們與宿主之間的相互作用都被改變,而且影響巨大,遠遠超過我們最初的認識。

糖酵解、丙酮酸脫羧、三羧酸循環、谷氨酸代謝、鐵的攝取等在抗生素停用後也無法立即恢復正常。

因此,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使用抗生素,應關注抗生素對腸道菌群產生的影響,應及早補充益生菌進行乾預,盡量避免由此產生的不良影響。切忌濫用抗生素!


通常情況下,用高劑量抗生素治療兩周後,腸道內絕大多數普通微生物都會被殺死。在停葯一周後,腸道菌群才逐步恢復,但是益生菌的生長速度比其他細菌慢得多,腸道的菌群和健康時完全不同。

濫用抗生素會產生賴藥性,從而對某些細菌無能為力,殘存的細菌和其他大量細菌一起爭奪有限營養,導致菌群不平衡,影響人體健康。


使用抗生素後,抗生素不像人一樣長著眼睛,殺菌時往往好的菌種壞的菌種通殺。

由於正常菌群受到抑製或者殺滅,使得耐葯細菌,如葡萄球菌等失去其他細菌的抵製和製約,趁機大量繁殖,造成腸道細菌群亂,就容易出現食欲不振,免疫力下降,腹瀉等狀態。

不論成人還是嬰童,採取補充益生菌的方法,對腸道菌群進行調節,就能儘快恢復腸道菌群平衡,減輕腸道菌群紊亂造成的各種副作用,或者將讓我們難受的癥狀持續的時間縮短。

常見益生菌及功效

鼠李乳桿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從屬於乳桿菌屬,是人體正常的菌群之一,腸道黏著率越高,定植能力就越強,並且具有高效的促進縱橫諜海、降膽固醇、幫助預防和治療胃腸道感染、調節腸道菌群、縮短兒童和成人和急性腹瀉的時間及抗癌等重要的生理保健功能。

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有助於調整腸道菌群的平衡,能夠預防和治療腹瀉、陰道感染、腸易激綜合征(如腹脹、腹痛),還能提高身體免疫力。

乳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 lactis

廣泛存在於動物和人和的口腔、消化道、陰道等部位。這種菌常被用於益生菌的補充劑,幫助促進排便、緩解便秘。

使用抗生素後多久能吃益生菌?

如果人體發生疾病,在抗生素治療期間,建議應該比平日裡補充更多益生菌,因為抗生素不僅會殺滅有害菌,也會誤殺有益菌,這會引起身體內的菌群平衡被打破,補充黃金搭檔益生菌可以恢復腸道菌群的健康微生態環境。但抗生素和益生菌不能同時服用,需要間隔2小時以上。


寶寶腹瀉,醫生開了思密達,可以跟益生菌同服嗎?

不可以,思密達也就是蒙脫石散,它的主要作用是吸附腸道內的細菌,如果同時服用有益菌它同樣會給吸附並排出體外,益生菌的效果則發揮不出來,兩者的服用時間最好間隔2個小時以上。


沖調益生菌的水溫要如何控制?

黃金搭檔益生菌是冷凍乾燥的活性益生菌,遇水即醒,並且只能耐受40度以下溫度,為了保持它的活性,不被「燙死」,通常水溫建議控制在40度以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