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腹瀉就用抗生素?謹防引起腸道菌群失調

腸道細菌的數量高達百兆以上,種類超過千種,大致可分為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三大類。健康個體腸道內的菌群按比例組合,維持生態平衡,一旦機體內外環境發生變化導致生態平衡破壞,比如年老體弱、危重症、免疫抑製治療和放化療患者,尤其是長期大量應用抗生素的患者。腸道有益菌被抑製,致病菌生長,從而引起菌群失調,表現出腹痛腹瀉等癥狀,我們稱之為腸道菌群失調症。

目前研究表明,腸道菌群失調與人類諸多疾病的發生髮展密切相關,比如抗生素相關腹瀉、炎症性腸病、結直腸癌,以及心理精神疾病如自閉症等。臨床上腸道菌群失調症表現為發熱、稀水樣便或黏液膿血便、腹脹腹痛等。抗生素的使用破壞了腸道正常菌群,是引起腹瀉最主要的病因。抗生素會破壞腸道正常菌群,引起腸道菌群失調。


本症以嚴重腹瀉或慢性腹瀉為主要臨床表現,腹瀉,可以說是把消化液與益生菌一起排了出來。對於人體的危害,不僅僅是營養水分的缺失,還有微量元素離子的流失,當然還有越發不平衡的腸道菌群。

很多人習慣一腹瀉就服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後先好轉再惡化是其重要特徵。有些人服用抗菌藥物4~7天或停葯後又出現腹瀉,這種情況被稱為抗生素相關腹瀉。


這是抗菌葯破壞了腸道正常菌群,其他細菌如艱難梭狀桿菌過度生長,產生了大量毒素從而引起腹瀉。急性腹瀉可服用(益君康)復方嗜酸菌乳桿菌片調整腸道菌群,由中國株嗜酸乳桿菌,日本株嗜酸乳桿菌、糞鏈球菌和枯草桿菌等四種菌粉組成的復方片劑,可分解糖類產生乳酸,提高腸道酸度,從而抑製腸道致病菌繁殖。

其實,抗生素是一把雙刃劍,合理使用它,就是戰勝炎症的利器,濫用則對身體有副作用。是否需要用抗生素,取決於是由病毒感染還是細菌感染引起的。細菌感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時候可以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是不需要用抗生素的。據悉,兒童常見的感冒等癥狀,90%是病毒感染引起,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而在抗生素類藥物的使用過程中,殺菌時往往好壞通殺,所以就造成了腸道菌群失調,從而引發出食慾減退,噁心,腹瀉等副作用。

總的來說,良好的飲食結構和習慣對於維繫腸道菌群平衡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筍、薯類、芹菜、茄子等植物中富含膳食纖維,經常食用有益於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優酪乳等一系列人造含菌食品也可以幫助調節腸道菌群,保證有益細菌的數量和分布。


但若已發生腸道菌群失調,甚至出現了相關的臨床癥狀,則必須在對症治療的基礎上尋找並祛除病因。通過調整飲食,改善生活環境,停止使用抗生素,口服復方嗜酸菌乳桿菌片等措施,做到"治標又治本",才能徹底治癒疾病,重新恢復腸道菌群之間的平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