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淪落成“打卡”的各類網紅藝術,是否已失去藝術本真?

“網紅”這個詞近年來盛行,各類事物只要“流量”達到一定的數值,便會被貼上此標簽,即使那高高在上的藝術也是如此。

但與其它“網紅”事物不同,作為“網紅”的藝術,如果人們蜂擁前來只是為了一睹其真容,拍照合影留念,此時該藝術作品便延伸出了新的問題——藝術品的價值在於作品的精神,如果只是為了觀看外在,或“打卡”,那該作品存在的價值如何,是否已失去藝術該有的本真?

這類網紅藝術,大致可分為三類,一則是商業空間的公共藝術;一則為專業的美術館,一則為偽藝術的“藝術”展——

商業空間的“網紅”藝術,如何在商業與藝術間得平衡

商業網紅藝術伴隨著近幾年各類大型商業綜合體的拔地而起而呈井噴狀態。各商家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增大客流量,在對外行銷與活動策劃方面開始與藝術家進行了深度的合作,希望通過藝術家的創造力、與眾不同的想象力與商體空間結合,創作出了一件件吸引眼球、有噱頭的公共藝術作品,例如成都的“翻牆熊貓”。

作為成都必打卡地的“翻牆熊貓”,雖然從視覺上來看,其無論是憨萌的形象還是與整個商業空間結合的緊密性,都堪稱完美。但如果單以公共藝術、或是藝術品的量尺去衡量,它或許只是算是一種娛樂與消費產品。

因為,至少目前來看,大眾對其的接受與喜愛的原因,以及熊貓給大眾帶來的感官感受仍還只是“萌萌噠”、“有意思”等關鍵詞。

其實,如果從該件作品的題材與藝術家本想表達的觀念來看,它是有潛力成為一件不錯的公共藝術品的

原因1,題材。

熊貓除了是成都本土獨有的特色文化,也是成都對外輸出中的代表形象。而熊貓本身散漫、與世無爭的性格,也反應出成都人悠閑的生活方式與隨遇而安的生活態度。當藝術家,以熊貓作為表現對象,將其以翻越的姿態出現在人民面前時,會有種看似隨遇而安的成都人也有顆翻越出四周皆山的四川,走向世界的雄心。

原因2,作品觀念。

該作品的創作者藝術家勞倫斯·阿金特在創造時也對這件作品的精神意義有如下解釋:

其實 “ 翻牆熊貓 ” 的真實名字叫 “ I Am Here ” (我在這兒)。熊貓從大樓頂層向下躍出,從天而降來到成都,仿佛要向來來往往的人們訴說它自己。我想透過這件藝術品讓我們思考自身的存在,也對城市發展繁榮進行反思,提醒人們不要忘記在商業發展的同時,關愛像熊貓一樣與我們同在一個地球的珍貴生靈。

有以上兩點成為藝術品的元素,但為什麽最終走上的路線卻是裝飾、娛樂化

首先,藝術家在與商體的合作,其根本目的還是作為商體的行銷手段,商體希望能通過該藝術品增加人流,提升品牌形象,最終進而成為網紅的打卡地。但網紅地的首要條件也是流量,而能帶來流量的,對於如今國內的來說,觀賞性和噱頭才是主要絕對因素。因而,在創造這類作品時,藝術家考慮更多的是與商體搭接去增強觀賞性,以至於弱化了作品本身的精神性。

其次,當公共藝術其本身被淹沒於商場的狂流中,被強大的主權空間所碾壓時,它其本身所附有的由藝術家所提供的作品意義,被該場域所消解掉。進而,該作品隻留下一件物理意義上的空殼,淪為一件裝飾品。

最後,當人流走進商場空間,很多觀眾還是會把藝術品當作一種消費、娛樂、休閑這樣功能性的裝飾存在,並不太注重它的文化表達,同時在商業空間裡,公共藝術經常又被空間淹沒。

而“翻牆熊貓”難成藝術品的緣由也同樣適用國內其他商業體中的公共藝術。因為,至少從目前來看,這類公共藝術絕大部分都沒有解決這些問題。

那國外是否有好的案例,能在這其中找到極佳的平衡?

宮島達男創作於2003年,位於東京六本木商業區中,並由日本朝日電視台所管理的《CounterVoid計數器空間》應當算得上一個。

該作品由6塊LED顯示器構成了一個L形的街邊“櫥窗”,1-9的數字以不同的速度循環顯現在LED大屏上。

作品如果單從視覺上來看,其並沒有“翻牆熊貓”那樣吸引眼球,但其“櫥窗”般的外形不僅很好的該商業區,而且LED屏上不停重複的1-9的倒計時,和繁華街道往來的人們所構建出的場域感讓作品獨立於商業圈外,又散發出一種及時行樂的藝術美感。而當2011年日本發生311地震後,該作品又以不同的方式向往來的人傳達著另外的感悟——

在311災難後的第二日,宮島達男向《計數空間》管理方朝日電視台提出建議,希望該作品能以熄燈的方式對災難進行緬懷,只是在6塊LED留下“311還在持續著”這幾個數字……

此後,六本木的《計數空間》便一直持續著熄燈的狀態。直到2016年3月11日,為了防止因時間流逝人們對地震記憶逐漸模糊,六本木的《計數空間》在時隔5年後再次亮了燈。

無論是由於“311”停止的5年,還是其余時間中不停循環著1-9期間,位於商業鬧市的《計數空間》一直以人們易懂的方式向往來的人們傳遞著流逝、珍惜、記憶等情感,盡職扮演著其公共藝術品的角色。

這也應算得上在商業與藝術間取得平衡的公共藝術佳作了吧。

而另兩類“網紅藝術”則來自專業的美術館和偽藝術的“藝術”展。

將美術館當作自拍背景,是否情有可原?

如今,文青們到美術館打卡已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尤其當遇到如成都知美術館、上海龍美術館、烏鎮木心美術館這樣的建築空間時,那必定會人山人海。只是,這類人大多人在進入美術館後,更多的是將美術館的空間與建築作為了拍照的背景,並不太關心空間中的作品,更不要說作品本身的表達。

就如前不久某藝術圈內人以“偽藝術消費”為主題,在朋友圈說的那樣——“到美術館打卡,似乎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生活方式。只是打卡者們,除了關注自己的姿態、面容、服裝、光線、角度…是否正眼看過一下作為背景的藝術作品本身?或試圖花一秒鐘去了解其寓意與表達?”

對於這點,筆者個人還是可以接受,畢竟讓更多人走進美術館才是目前國內美術館首要解決的問題。至於他們的目的,以及如何讓他們去體驗作品的表達,那只得慢慢培養。但對於那些流行的,且只有名氣、噱頭、嚴重同質化的網紅展那就另當別論。

打著當代藝術口號的偽“藝術”展

“網紅展覽”在一眾展覽中,雖難以定義,卻特點鮮明。展內作品色彩鮮豔、布景和諧、外觀新奇,特別適合被作為背景讓觀展者打卡拍照,把藝術展變成攝影點。

常規的“網紅展覽”的門票一般在60-80的票價來說,有吸引力的“網紅展覽”往往動輒門票過百。它們因無需任何藝術常識,無需站在作品前仔細研究藝術家要表現什麽;也無需做足功課,了解藝術家的生平、作品風格,只需帶帶上手機、調好濾鏡、找好角度就能入門,便得到了大量的追捧。如,上海這幾年所舉辦的“平行世界2.0非人物語”、“虛·構”以及成都前年舉辦的“霓虹當代藝術大師展”。

但這樣的展覽還能稱得上當代藝術展嗎?

雖然這類“網紅展”的藝術家或策劃人,在展覽之前會以各種方式展覽的“藝術造詣”進行多方面的宣傳、助力,如宣傳“這類展覽更多的是讓觀者參與進作品,讓其在互動中感受與對話作品”、“當代藝術在於實驗,我們這個展覽就是在進行這種探索”……

但無論用再多內涵的詞,也很難掩蓋這類展覽只有表面的浮華。

因為“網紅展覽”存在的意義只是為了一段時間的觀眾體驗,其作品本身並沒有過多內涵和社會意義和歷史價值。因而當這類展覽爛大街的多起來,或展覽所用的技術被淘汰,這些展覽和作品也將很快被取代和拋棄。這也絕對不是一個藝術展覽和一件藝術作品應有的歸屬。

最後,值得注意的是,“網紅展”的發明者美國其實在宣傳時基本上沒有將這類展覽定位為當代藝術,只會是“互動、照相、體驗館”等場所。而相比之下,中國的某些“網紅展”打著當代藝術的名號大行其道,不免讓人有些驚寒。

-END-

來源:99藝術網文:sunyi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