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聾人語言學學者鄭璿:架起“聾”“聽”間的橋梁

中新社重慶8月1日電 中國聾人語言學學者鄭璿:架起“聾”“聽”間的橋梁

中新社記者 鍾旖

參加培訓、翻譯外文著作、與聾生談心……適逢高校暑假,重慶師范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鄭璿的假期卻並不“輕鬆”。作為中國首位聾人語言學博士,她自2009年入高校執教,潛心鑽研特殊教育教學和科研,努力用“唇耕手耘”在“聾”“聽”之間架起溝通橋梁。

鄭璿1981年出生於湖北武漢。在她兩歲時,一次醫療事故造成她雙耳嚴重失聰,僅左耳剩下一絲微弱聽力。經過幾年艱苦的家庭語言康復訓練,鄭璿依靠助聽器和讀唇,學會了與健全人交流,並背起書包走進普通學校。

在求學路上,鄭璿付出了較常人百倍的艱辛。依靠雙眼“看課”和課外自主學習,鄭璿先後考入武漢大學和複旦大學中文系語言學與應用語言學專業,並於2009年獲得博士學位。

2009年,因中國西部地區唯一的聾人高等教育辦學點是重慶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特殊教育系,鄭璿舉家扎根重慶,由此開啟三尺講台的特教生涯。

“殘疾不是缺陷,它是人類生命多樣化的特點。”憑著一份“感同身受”,鄭璿與聾生之間的交流很順暢,又基於多年的語言學學術積累,她在全國首創聾大學生“三位”課程教學模式,將手語課與語文課、溝通與交往課融合式教學創新,力求在聾聽間搭建更精準、便捷、高效的溝通橋梁。

十年來,鄭璿從關注聾人的語言和教育,不斷拓展與“聾”相關的研究觸角,包括手語翻譯、聾兒早期乾預、聾生融合教育等。她發表專業學術論文25篇;出版專著及教材4部;擔任國內多所大學客座教授、國家通用手語項目結題評委,兼任重慶市聾協主席;獲得“全國最美教師”“全國自強模範”等榮譽。

“只要是跟‘聾’相關的我都很關注,並把它們看作是我的專業領域。”鄭璿說。在高校內,她組建“重慶師范大學手語與聾教育研究中心”,做好教學科研的同時開展社會服務,推動手語翻譯專業化和職業化。在日常生活中,每到一個城市出差,她都會擠出時間拜訪當地特教學校和殘障機構,其足跡已遍布中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

“除了聽,聾人們什麽都能做。”這句出自美國加勞德特大學首位聾人校長金·喬丹的名言常被鄭璿掛在嘴邊。她認為,這是對新時代殘障觀的詮釋。

鄭璿說,殘障觀是提升殘障人士社會歸屬感、價值感的關鍵一環。傳統的助殘觀是呼籲人們獻愛心,同情關懷殘疾人群體。而新時代的殘障觀應是去除人們心中對“殘障”的定義標簽,構建一個無障礙的社會環境,不過度關注殘障人士的短處,讓殘障人士發揮最大的潛能。

“我不希望聾人敬佩我僅僅因為我是博士,博士敬佩我僅僅因為我是聾人。我希望用我的學術成果說話,做一個為聾人群體造福的人。”談及下一步規劃,鄭璿告訴記者,未來她將在投身國家通用手語事業的同時,繼續深耕聾教育,思考如何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聾教育革新之路,並幫助更多聾人建立自信,更好地適應和融入社會。

“我們希望,未來人們和我們相處時,不要戴上任何的有色眼鏡,給我們平等的機會。”鄭璿說。(完)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