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坐月子9個底線別嫌麻煩,熬過42天,好身體才是自己的,收益一生

生產對於女性而言是一個大挑戰,生完孩子後,身體各方面都還比較虛弱,以至於抵抗力也是大不如前,尤其是經歷過長時間順產煎熬的孕婦。所以產後6周的休息對於產婦來說就相當於重生,一定要好好休養。

都說女人做月子是第二次發育,坐的好氣質上更勝往昔,坐不好輪為街頭大媽!不想淪為街頭大媽者,產後恢復需要特別注意。儘管不用像老一輩的坐月子所奉行的那一套那樣,但是產後恢復絕對不可掉以輕心,落下病根會影響一生的。坐月子是自己坐,身體是自己,所以千萬別嫌麻煩!下面這些一定要做好!

底線一、水果蔬菜不能斷

多數水果蔬菜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的功效,且含大量水分,水果蔬菜還富含維生素C,B族維生素及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可以改善燥氣對人體造成的不良影響。坐月子期間適當吃些水果,除了可以補充你身體所需的維生素及礦物質。此外,水果不僅可增加食慾,預防便秘,還可以促進泌乳,從而幫助你養育你的寶寶。

現在隨著生活水準提高,產婦缺鈣的比較少。產婦身體康復及乳汁分泌需要維生素和礦物質,尤其是維生素C,這些都可以從水果中獲得。

正確做法:

1、不要吃寒性水果。

2、不能直接從冰箱裡拿水果吃。

3、吃水果的量循序漸進地增加

底線二、好的生活環境

產後房間一定要通風,剛生完孩子頭幾天也不例外,這裡所說的房間通風,不是把窗戶全部打開,讓風直接吹進來,正確的做法是擋上一層窗簾,或者有間隔的風從隔壁的房間裡吹過來,拐著彎吹進來的風,可以清潔房間,消除細菌的隱患,保持室內氧氣的充足對母嬰都有利。

因為在產後家裡的客人都來看望,會容易帶入一些病疾進入產婦房間,如果經常空氣流通不好,母嬰更容易感染疾病,所以更應該及時通風換氣。

傳統觀點在生完孩子後,因為怕身體虛弱,不能見風,特別是冬天,產婦的房間都把門窗關得嚴嚴實實的,也不能出房間。比較科學的做法是在產後產婦睡的房間無論冬夏,窗戶都要常開通風,使室內空氣新鮮,只要注意不要讓風直吹至產婦和小寶寶身上就可以了,這時產婦和寶寶可以在開窗對流空氣的時候到別的房間呆一會,等通風完畢再進來。

底線三、淋浴洗澡

產婦滿月後才能洗澡的習俗是錯誤的。產婦分娩時出血多,體力消耗大,身體非常疲勞,因此,在產褥期其機體的自我調節機能與免疫功能大大降低,抵抗力很差,此時,皮膚上沾染的細菌往往能進入產婦的機體,從而易引起皮炎、乳腺炎、會陰部炎症等。產後皮膚排泄機能亦很旺盛,出汗量多,產婦若及時洗澡,可使全身血液循環增加,加快新陳代謝,促使汗腺孔暢通,還可調節自主神經,恢復體力。

專家對產後淋浴的產婦身體生理變化進行了觀察,發現2/3的產婦淋浴後體溫梢有上升,1/3體溫稍有下降,但上升和下降都不會超過0.5攝氏度。所有產婦淋浴後脈搏都在正常範圍,血壓的波動也很微小。另外,專家們還發現,洗澡後產婦子宮收縮情況以及每天惡露的顏色、數量、氣味及出血等,與不洗淋浴的產婦相似;對於子宮的復原也沒有不良影響;排便正常;對於乳腺的分泌沒有任何抑製作用,而且能促使乳汁品質更好。

與不洗澡的產婦相對照,產後洗澡的產婦沒有會陰部感染或其他部位的感染現象。洗澡使產婦皮膚血管擴張,全身血流加快,有活血散淤的功效,可以解除分娩過程的疲勞,這些產婦普遍感到精神舒暢。淋浴後,84%的產婦氣色好轉,睡眠加深,體質恢復快。

底線四、 及時刺激乳頭,開奶

早接觸、早吮吸、早開奶

「三早」是寶寶出生後必須立即進行的三件事。

寶寶一出生,就該馬上被抱到媽媽身邊,和媽媽進行親密接觸。這種接觸會刺激媽媽的腦垂體分泌催產素和催乳素,促使媽媽的子宮不斷收縮,從而刺激乳房泌乳。所以產後最初幾個小時,最重要就是要做到「三早」——早接觸、早吮吸、早開奶,把最寶貴的「奶黃金」送給寶寶。

剖腹產媽媽可能無法在術後立即餵養寶寶。這也沒有關係,只要媽媽有這種意識,儘早進行就好。早期的接觸和吮吸能夠最大限度地刺激媽媽的乳房,從而早開奶,加緊產奶。 「三早」之間相輔相成,不但有助於新媽媽順利地排出第一滴奶,也為日後順利進行母乳餵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乳汁的產生包括泌乳和排乳兩個過程

① 腦下垂體分泌催乳素,促使腺泡分泌乳汁。

② 嬰兒吮吸乳頭,刺激腦下垂體分泌催產素,形成排乳反射。

小知識:一般在寶寶吮吸的5~10分鐘內,哺乳媽媽血中催乳素的量會增高10倍以上。

底線五、勤下床走走

傳統的月子觀認為,女性在生育時因為出血和用力,身體比較虛。在血氣兩虛的時候,新媽媽如果過早地下床,可能容易因為受涼出現亡血傷津的情況,因此傳統觀念認為月子裡,躺著休息是最好的選擇!

而現代的月子觀認為,新媽媽久臥容易傷津氣,而適當的運動反倒能使新媽媽氣血暢通。另外,新媽媽常運動,能夠使得腹部和骨盆附近的肌肉群,骨盆中的韌帶以及周圍的組織器官的功能得到更加有效的恢復。因此,從科學性上來說,現代的月子觀是更勝一籌的,也就是說,月子裡適當做做運動,反倒有利於新媽媽身體的恢復!

專家建議:坐月子,可以做這些運動!

1、護頸運動

產婦身體躺好後,頭舉起試著用下巴靠近胸部,保持身體其他各部位不動,再慢慢回原位,每天重複10次即可。

2、腹式呼吸運動

平躺在床上,閉口,用鼻深呼吸氣使腹部凸起後,再慢慢吐氣並鬆弛腹部肌肉,重複5-10次。

3、舉腿運動

產婦仰臥,雙臂伸直放在身旁,左右腿輪流舉高與身體成直角,每天重複5-10次即可。

4、挺腹運動

產婦仰臥,雙膝屈起,舉起臀部,用肩及雙足支持身體重量。

5、提臀運動

在月子裡,可是新媽咪們塑造自己完美身形的好機會。新媽咪平躺在床上,將左腿彎舉至腳跟觸及臀部,大腿靠近腹部,然後伸直放下,左右交替,同樣動作5-10次即可

6、會陰收縮運動

吸氣並縮緊會陰和肛門周邊的肌肉,閉氣2-3秒之後,慢慢吐氣,這樣來回重複5次即可。

另外,適度運動也可以幫著孕婦瘦身哦,很多明星媽媽們產後都能迅速還原曼妙身姿,與她們產後運動密不可分,看看這幾位就知道了。

底線六、紅糖水適量

都說紅糖性溫,有益氣活血化淤的作用。由於產婦生產時失血在所難免,因此產後適量喝些紅糖水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不但可以補血,還有利尿、 促進惡露排出、子宮恢復等功效。但如果食用紅糖過量,會使子宮蠕動、收縮增強,不利於傷口的修復,特別是容易引起血性惡露增多,造成失血,從而引起貧血。

由於紅糖具有活血作用,過多的食用會增加產婦陰道出血,不利於子宮收縮。因此,產後紅糖不宜久食,食用10天左右即可,不然會造成不良後果,傷害產婦的身體健康。

底線七、不要過度勞累,要充足睡眠

雖然孕婦完成了「卸貨」工作,但也要避免做過分勞累的事情。比如搬東西、長時間彎腰等等,這是因為產婦經過懷孕及分娩,內分泌發生變化,使關節、韌帶松馳,產後急於抱孩子、擠奶、乾些比較勞累的體力活,容易使得關節、韌帶「帶病上崗」。導致腰酸背疼。因此產後要注意不要過度勞累。

女人,是最容易操心生活瑣事的人,在一家之中,總是女人佔主要的作用,新媽媽在這樣的情況下,又剛生完孩子,有的產婦心疼老公白天要上班,夜裡不喊老公起來幫忙帶孩子,自己餵奶、換尿布、洗屁股,弄得很辛苦,心情很幽怨。其實,月子不是心疼老公的時候,跟自家老公沒必要客氣,需要的時候果斷叫醒,對於產後媽媽來說,在月子裡的首要任務就是調理得當,睡眠充足。

生完孩子後,應當好好歇息,睡好就休息好,恢復得更快。月子裡應該每天保證8-10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如果夜裡因為寶寶吃奶或者哭鬧,無法睡好,白天也要趁寶寶睡覺的時候抓緊時間休息。家人特別是老公也應當自動承當起家務活,讓準媽媽有時刻歇息的時間

因為絕大多數媽媽在孕晚期的時候都會出現睡眠障礙,而逐漸增大的腹部也會帶來腰疼、背痛問題,再加上分娩本身就非常耗費體力,因此生產完後的媽媽非常需要休息。充足睡會兒,畢竟寶寶出生後,媽媽還需要頻繁的哺乳。

底線八、注意及時收攏腹部

產後收腹很重要,不管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產婦剛生產完,肚子變得鬆懈,及時使用收腹產品,可以防止內臟下垂,同時對於產後惡露的排凈、腹痛的緩解、產後子宮、產道的修復都有良好的效果。"

底線九、剖腹產後6小時以內

◎及時哺乳:寶寶餓了,護士會把他抱給媽媽,媽媽一定要將這最珍貴的初乳餵給寶寶。這是值得回味的經歷,留給寶寶也留給自己。寶寶的吸吮還可以促進子宮收縮(吸乳汁),減少子宮出血,使傷口儘快復原。

◎禁食:在術後6小時內應當禁食。這是因為手術容易使腸子受刺激而使腸道功能受到抑製,腸蠕動減慢,腸腔內有積氣,因此,術後會有腹脹感。為了減輕腸內脹氣,暫時不要進食。

◎ 躺著的姿勢:術後回到病房的媽媽需要頭偏向一側、去枕平臥。去枕平臥的原因是大多數剖腹產選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方式,術後去枕平臥可以預防頭痛;同時,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還可以預防嘔吐物的誤吸。護士會將尿管引流袋及點滴管妥善固定放置在合適的位置,並在產婦臀下墊好衛生巾,還會定時為產婦按摩子宮(產後子宮恢復),觀察子宮收縮和陰道流血情況。

◎腹部放置沙袋:有時護士會在產婦的腹部放置一個沙袋,這樣做是為了減少腹部傷口的滲血。護士們會按規定每隔一段時間為產婦測量血壓,查看面色,測量脈搏和體溫,每隔一段時間觀察小便的顏色、尿量的多少、尿管是不是通暢等等,並將這些情況記錄下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