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季祛濕季,濕氣重的人,學會一個小動作,不僅祛濕更美容

大部分濕氣都是由外界轉化而來,比如氣象潮濕、淋雨、穿潮濕的衣服等,影響濕氣的最大因素是冷氣機。秋天是祛濕的最佳時機,如果秋天祛濕沒有到位,濕遇上寒就會形成寒濕,導致身體運化失常,產生各種疾病。

皮膚問題:濕氣進入我們的身體,會使我們身體中的內分泌產生失調的現象,而且內分泌一旦失調,就會引起我們皮膚的油脂分泌失去了平衡,油脂分泌過多或者是過少都會引起皮膚的問題,所以想要改善皮膚問題,要從祛濕下手

脾胃不適:如果濕氣重,尤其是寒濕內侵,會引起脾胃病高發,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厭食、胃脘脹滿、有積水感、腹瀉、胸悶、咽部阻塞感等。

渾身沉重:渾身有黏糊糊的感覺,老感覺不清爽。全身沒勁,兩條腿沉重無力,頭也昏昏沉沉,這些睏乏的表現,從根本上來講,就是因為「濕生重濁」。

學會一個小動作,祛除濕氣,改善皮膚

按摩承山穴,承山穴位於人體的小腿後面正中,委中與崑崙穴之間,它是最有效的祛除人體濕氣的穴位。

足太陽膀胱經主人體一身之陽氣,而承山穴就在足太陽膀胱經上,點按承山穴可以振奮人體陽氣,起到解除濕邪,振奮精神,緩解疲勞的作用。很多人點按承山穴時,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是因為體內有濕氣的緣故。而在按揉該穴一段時間後,便會覺得身體微微發熱,這預示著陽氣生髮,濕邪減少。

穴位按摩可以輔助祛濕,但是無法祛除濕根。在這方面,還得靠我國傳統醫學,下面這個方子出自《黃帝內經》,對於濕氣的治療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採用雲苓、荷葉、薏苡仁、橘皮、山楂、人蔘等製成的土*參雲苓*茶出自《黃帝內經》,茯苓,又稱雲苓,其本身就具有健脾化濕的功效,尤其是針對於肥胖人群和體內濕氣比較重的人群,可以很好的祛濕、保護脾胃,對於脾虛不能運化水濕,停聚化生痰飲等癥狀,具有顯著治療作用。

橘皮中的黃酮類化合物有理氣調中、燥濕化痰的作用,可治療由脾虛濕盛引起的脘腹脹滿,而薏米在祛濕除濕上應用更為廣泛,它可直接作用於脾,脾是負責運化水濕的,當一個人脾虛時,水分無法及時排除體外,就造成濕氣,因此健脾可以除濕,加上山楂、人蔘、荷葉等健脾補氣的材料相輔,對祛濕的作用更是事半功倍,可有效祛除濕根。

貼士:

1. 避免淋雨和涉水,別讓水分濕氣包裹你的身體(淋雨後要及時換上乾衣服)。

2.平時可以多含生薑,生薑是溫性食物,可以助排汗,排濕

3.不要久坐,久坐會導致濕氣下注,不易排出,還會引發全身酸痛脖子僵硬和頭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