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祛除身體濕氣的好穴位:承山穴

俗話說:「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中醫認為,濕是六大致病因素之一,濕與寒在一起,稱為濕寒;與熱在一起,被稱為濕熱;與風在一起,被稱為風濕;與暑在一起,被稱為暑濕。身體濕氣重會影響我們的食慾,讓你覺得容易乏力,還容易腹瀉,那麼怎麼知道自己身上有沒有濕氣呢?

體內濕氣重的表現

1.頭部的表現

如果體內濕氣重,最開始的癥狀就是頭暈、四肢沉重、渾身不舒適,就像身上背負很多重物。此外,體內濕氣重還會有發熱、微微怕冷怕風,流清鼻涕等表現癥狀。

2.關節的表現

當體內濕氣重傷及到關節時,會導致部分氣血運行不暢、四肢關節酸痛沉重、關節屈伸不利索等表現,會感覺渾身關節移動困難,一動就非常酸痛。

3.食慾的表現

當體內濕氣困擾脾臟,會危害其正常運化效果,會表現出胸悶腹脹、食慾欠佳、飯量降到、不成形等。而因脾虛運化不利而致使「內濕」時,還常有口淡、口黏乏味、口渴卻不想飲水、倦怠乏力等氣虛、濕困的表現。

4.分泌的表現

體內濕氣重會導致小便混濁、大便溏泄、女性白帶過多、陰部瘙癢等。

5.舌苔的表現

舌苔厚膩是濕病的經典表現,它常在機體還沒有表現出突出病態態勢時就有所表現。看舌苔以清晨剛起床的最為準確,濕氣重會導致舌苔白厚。

6.排便的表現

體內濕氣重會導致大便不成形,長期便溏。大便後總有某些粘在馬桶上,很難衝下去,這也是有濕的一種表現,因為濕氣有黏膩的特徵。體內有濕的人,大便後一張紙是不夠用的,得多用幾張才行。

去除身體濕氣的好穴位:承山穴

承山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上,位於小腿肚子下方正當中,是除去人體濕氣的最佳的穴道。

顧名思義,承山就是承受一座山,山,就是我們的人體,人站著的時候,小腿肚子會緊張,承山穴道置減小腹的要領是筋、骨、肉的一個紐結,是最直接的受力點。山,還有一層意思,就是我們承受的壓力。當碰到潮濕或壓力時,按壓承山,它都會幫我們負擔壓力,緩解委屈。

按揉方法

揉按承山時,開始只能輕輕地按、輕輕地揉,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逐步地可以加強力度。也可以每天早上睡醒時,將兩腿伸到床外,讓承山穴恰恰擱在床沿上,兩腿左右晃動,以推拿承山穴。

大多數人,只要輕輕一按他的承山穴,都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這都是因為體內有濕的緣故;而按揉承山一段時間後,我們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就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散逸。

游泳的時候,人的小腿肚子會抽筋,這是因為人在水裡感受了寒濕之邪,這時,也只要趕緊揉一揉承山,抽筋的癥狀就會緩解或者消失。

如何保健此穴

1、點按法:

承山穴按上去會非常酸痛,所以,手法一定要輕柔,以感覺到酸脹微痛為宜,慢慢地可以加重手法。每天可點按1-2次,每次10-20分鐘,點按時由輕到重,力量均勻。

2、承重法:

隨意站立,雙手在胸前環抱,腳跟稍稍抬起,重心要落在腳掌前三分之二處,這樣一來,受力部位正好是位於小腿肚子上的承山穴,也可起到按摩的作用。

按壓承山穴最好的時間是下午的3點至5點,那時候我們身體的膀胱經氣血最為旺盛,可以讓身體為我們祛濕助攻。

以上內容源自網路,部分作了修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