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日常養生:每天應該吃多少油?

食用油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食用油不僅是做菜必備的,其所含的營養元素也是人體所必須的, 現實中不管是在餐館、酒店或是家庭用餐,都少不了用油炒菜。特別是餐館,其中炸、爆、煎、炒都是靠大量油脂烹調成的。如湘菜中紅燒肉、扣肉、炸肉丸也是家庭高油常萊,而一般餐館中的一些水煮魚、水煮肉等更是講究多油味濃,加之豐盛的雞鴨魚肉,使脂肪大量攝入人們體內。目前人們已認識到食用動物油過多的危害,為追求美味和享受,改用植物烹調油為主,而且用量增加了。

2002年中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調查顯示,1982年全國城市人均食用油25.8g,1992年是36.9g,2002年是44g,超過中國營養學會2007年發布的《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每天25g的量,調查發現畜禽魚蛋總量增加不多,主要是烹調油超量,形成「油災」。人們攝入高脂肪膳食造成能量嚴重超標,肥胖、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大為上升。

居民膳食結構失衡

經調查湖南省居民2002~2004年糧食佔總能量攝入率只有35.2%,每天吃糧食不到200g。低於《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每天主食250~400g,佔總能量攝入率55%~65%。糧食減少,使體內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攝入減少,營養失衡,人群體質變差。

油炸食品中能量高

經檢測,l00g麵粉製成饅頭是160g,提供360kcal能量,炸成油條後重量為162g,提供能量高達626kcal。歐美快餐以油炸煎烤為主,如100g炸雞翅提供能量為337kcal,其中脂肪提供的能量達201kcal,佔總能量的60%。100g蒸或煮土豆提供能量70kcal,其中基本無脂肪提供能量,炸成薯條後重50g,提供能量為150kcal,炸成薯片後重25g,提供能量138kcal,其能量增加均來自烹調油。故少年兒童經常吃快餐造成很多小胖墩。同時,富含澱粉類的食品,油炸時可能產生丙烯醯胺有害成份。食用油經長時間煎炸各種食物,也可能產生苯並芘和雜環胺等致癌物質,高溫還使食物中維生素大量丟失。

人們認為做菜美味的「秘訣」就是多放油。尤其糟糕的是,把喜歡「吃油」的口味習慣「遺傳」給孩子。孩子長大也喜歡「吃油」。各種調和油、花生油、菜籽油、豆油、香油都是好食用油,橄欖油、茶油對健康有益,但所有食用油都含脂肪99%以上,不能多吃。1g脂肪在人體內產生9kcal能量,比2g蛋白質或2g碳水化合物產生的能量都多,過多的脂肪在體內造成能量過剩,引發肥胖,導致慢性病高發。

2002年營養調查結果,我國成人超重率為22.8%,肥胖率為7.1%。現在則更高。調查顯示膳食中油脂過多是導致肥胖主因,而不是魚肉禽蛋奶量太多造成的。脂肪是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素。中國居民成人膳食脂肪攝入量應為總能量的20%~30%。其中單不飽和、多不飽和及飽和脂肪酸應基本相等。家庭可同時常備幾種小瓶裝食用油,交換烹用。

為了科學用油,最好讓食用油中n-6亞油酸和n-3的α-亞麻酸比例合理,可將富含α-亞麻酸的紫蘇油或亞麻油與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按1:5的比例混合均勻,調製成調和油使用對人體健康更好。

合理選用烹調方法,採用蒸、煮、燉、悶、氽、涼拌、急火快炒等,既可做出美味佳肴,也可減少烹調油用量,消除膳食中的「油災」。另外,堅持家庭用量具控制用油,養成習慣後,達到長期減少脂肪攝入,對防治慢性疾病大有好處。減少油脂攝入同時,增加糧食、蔬菜和水果的比例,使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增加,讓營養素比例趨於合理,實現營養均衡,則健康更有保障。

最後提醒大家,凡是植物油都有幾個優點——很好消化,容易吸收,含有維生素E和其他抗氧化成分,不含膽固醇。很多人以為只有某幾種油不含膽固醇,只有橄欖油才容易吸收,這是上了廣告的當。無論選哪一種,都要記得,每日用量是25-30克(大約5湯杓)。再「健康」的油,吃的太多對健康都會有影響。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