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對藝術的力量一無所知 | 意外

哈嘍,大噶好!我是意外天團第一追風少女,映月。初來乍到,請多關照。

今天,我想壯著膽子跟大家聊一下“行為藝術”這個話題。

為什麽說“壯著膽子”呢?因為,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行為藝術恐怕是最招黑的一個了,聽到行為藝術,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

行為藝術就是做奇奇怪怪的事情。

約瑟夫·博伊斯《如何向死兔子解釋繪畫》,1965年

搞行為藝術的都不愛穿衣服。

《為無名山增高一米》

行為藝術就是不穿衣服並且自殘。

綜上所述,行為藝術家都是瘋子。

孵蛋期間,拒絕理論,以免打擾下一代。

這樣的偏見,我聽了都替行為藝術叫冤。

那麽,今天,就讓我,來帶你參透行為藝術的秘密。

談論行為藝術,就不能不提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

被稱為“行為藝術之母”的阿布,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她和情人烏雷(Ulay)合作的作品也是被大家津津樂道。什麽跨越長城來分手啦,什麽你一出現我就淚流滿面啦。簡直把大家都感動到高潮了。

從渤海之濱的山海關出發,阿布沿長城自東往西行走,烏雷則從中國西部戈壁沙漠中的嘉峪關開始自西向東走,跋涉90天,他們兩個人在山西二郎山的一個峽谷裡見面,同時也宣告了他們的分手。

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阿布之所以能成為牛逼哄哄的行為藝術家,只是因為她談了一場著名的戀愛嗎?

答案當然是大寫的no。

要想了解阿布作品的神秘力量來自何方,要先看她的藝術生命,我把它分為三個階段:

1.早期單純以身體為媒介挑戰身心極限的一系列嘗試。

1972年,她開始以自己的身體為材料,製造各種險境,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是《節奏系列》,從《節奏10》到《節奏0》,每個作品都觸目驚心。

《節奏10》1973年,時長1小時

阿布拉莫維奇的第一個行為作品

道具為10把刀和兩台錄音機,根據節奏拿刀刺向手指之間,每次切到手指,就換一把刀,直到10把刀用完。錄音機則錄下刀尖在手指間跳躍的聲音以及割傷時發出的呻吟。

2.中期和烏雷的合體表演。

阿布曾親口說:“一個藝術家不應該愛上另一個藝術家。”但她卻去愛了,而且是轟轟烈烈地愛了。

一個藝術家也許是瘋狂地,那兩個藝術家相愛,絕對是毀滅性的。

阿布和烏雷像是照鏡子一般,折射出彼此的精神世界,而且他們意識到,可以通過藝術實驗將這股毀滅性的力量向外引導。於是在長達12年的時間裡,他們仿佛共生一般,創作了一系列行為藝術作品。

《呼吸》 1978年

阿布拉莫維奇和烏雷,持續吸入對方呼出的氣息,直到暈倒。這一表演所要表達的,正式親密關係種一個人“吸取”另一個人生命的毀滅性能力。

3.後期,阿布離開烏雷後嘗試將行為藝術與其他藝術媒介更廣泛地相融合。

在這個時期,誕生了她最平靜卻最有力量的作品《藝術家在場》

阿布坐在桌子一端,另一端是自願坐在對面的觀眾。64歲的阿布接受了1500多人的對視挑戰,她在木椅上坐了兩個半月,736小時30分鐘。在靜默的表演中,只有一個變量:坐在阿布對面的觀眾。

有的人笑了,有的人因為不能忍受頗不輕鬆的氣氛和她直白如審視的目光而惴惴不安,有的人通過大喊大叫的方式想讓阿布做出反應,還有的人在和她對視的一瞬間就淚流滿面。

大家有沒有發現,在前兩個時期,她尚且需要借助一些外在的力量來完成幫助她表達,為什麽在《藝術家在場》中,她只是靜靜坐著,什麽也沒做,卻能夠讓別人淚流滿面呢?

難道,她真的有魔法嗎?

且聽我道來。

如果我們把阿布拉莫維奇的人生經歷拆解一下,思路就會明晰許多:

阿布的父母是南斯拉夫著名的戰鬥英雄。高級黨員的家庭背景,讓性格嚴肅的母親對阿布有著很高的標準和要求,在家裡對她實施嚴苛的軍事化管理

阿布拉莫維奇一家

母親從未擁抱過阿布,也不曾對她說過“我愛你”。童年時的阿布,經常因為"不聽話"而受到毆打,有時甚至會被關進漆黑的櫃子裡幾個小時。

在與母親對抗的過程中,阿布顯示出了極強的意志力,總是挨打讓她覺得自己極容易受到忽視,她強烈地渴望著被愛,也在無止盡地尋找著自由

同時,阿布遺傳了母親偏頭痛的毛病,犯病時只能24小時躺在床上,劇烈的痛苦使她強烈地嘔吐,卻又加重了她的痛苦。阿布開始學習如何緩解疼痛,但任何細微的動作都只能讓她的疼痛更劇烈,這讓她認識到,身體不過是疼痛的媒介,她坦然接受了這一點。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早期作品中,阿布不停地通過身體這一媒介,通過戰勝痛苦來探索邊界。

《節奏0》是阿布最為驚險的表演。她面向著觀眾站在桌子前,桌子上有72種道具,觀眾可以使用任何一件物品對她做任何他們想做的事,她不會反擊。

這些物品裡包括玫瑰花、羽毛、蜂蜜、皮鞭、橄欖油、剪刀、手術刀、一把有子彈的手槍等。起初,觀眾都很謹慎也很有禮貌,三個小時後,有人脫下了她的衣服,有人用口紅在她額頭上寫字,還有人把水澆到她頭上。

這時觀眾分成了兩派,一派在試圖保護她,替她擦去眼淚,而另一派在肆無忌憚的傷害和取笑她。直到有人讓阿布拿起上了膛的手槍對準她的頭時,壓抑的道德危機在派別的對立中激化了。

此時此刻,她的身體是她創作的主體。她的身體是一個容器,全盤接受別人附加的槍炮或玫瑰,身體就是她的作品。

身體的存在,能證明她的存在。

1975年,阿布拉莫維奇在阿姆斯特丹遇見德國藝術家烏雷Ulay,展開了她轟轟烈烈的愛情,並開啟了事業的巔峰時期。這個時期,她的作品始終在探討,人在共生關係中如何存在。

《潛能》

1980年,阿布和烏雷一起表演了一場令人神經緊繃的行為藝術《潛能》。烏雷拿著張開的弓,阿布拿著箭,箭上淬滿劇毒,直接對準了阿布的心髒,只要烏雷稍有松懈即刻就會讓她喪命。一個小型麥克風置於他們胸前,把急促的心跳聲傳遞到太空中。這種狀態足足保持有4分鐘,這是他們所有作品中最接近死亡的作品,也暗示了他們之間的關係阿布隨時會處於烏雷撒手不管的危險不安中

在這個時期,她的愛人,能證明她的存在。

在阿布的大部分作品中,幾乎都有和身體對抗的傾向,她的行為不僅是通過痛苦的體驗而達到某種境界,也是對生活的報復。她並不相信造物主的能力,從童年就種下的反叛基因,讓她不斷對權威進行挑釁。

當愛人已經離去,阿布自己也年紀漸長,她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故土,巴爾乾半島。當她回想童年,她為自己父母的英雄主義而感到羞愧,她對自戀、權利、欲望本身感到羞愧。

阿布拉莫維奇選擇了和原生家庭告別。

《巴爾乾巴洛克(Balkan Baroque)》

阿布坐在由1500個血肉猶存的獸骨組成的骨堆上,一邊洗刷獸骨,一邊低吟兒時家鄉的民歌,充滿悼亡之氣,大螢幕的背景是她和父親的影像投影,這件作品與阿布故鄉的現實關聯很深。

並且,她選擇了和曾經傷害她的愛人和解。

阿布與烏雷凝視了幾分鐘之後,她伸出手握住了烏雷的手,潸然淚下。

發現了嗎?她的作品,就是一個人逐漸成長,並在世界中找到自己位置的過程。

從一開始的離經叛道、傷害自己,刷存在感,到真正成為自己,並無需再去證明什麽。

她的思想,能證明她的存在。

此時此刻,言語即是無用之物。

但,這還不足以解釋,為什麽她的作品會有讓人流淚的力量?

第一階段,阿布是四處亂漸的火花,她在發泄創作的激情,也在尋找生命的出口。

第二階段,阿布和烏雷在生命力的此消彼長中,時盈時虧。

第三階段,她已趨於圓滿,完完全全成為了她自身。

什麽叫做“圓滿”

或許我們可以用《心經》中的一句話來解釋,那就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當她給觀眾以凝視,沒有任何目的、先知、欲求橫亙在她與他人之間,她已接近“崇高”的維度。儼然成為聖母、女巫、基督,甚至“菩薩”的化身。

俗話說:“距離產生美”,這大概是被誤解最多的一句話。距離,並不是物理距離,而是心理距離。

當心理距離達到一定的程度,我們所面對的事物,將會擁有將人吞沒的力量。

所以,當觀眾回她以凝視,看到的是一個心理深淵,是一面鏡子。

當你凝視她,面對她,你見到的,是你自己。

所有的煩躁、喜悅、崩潰、敬畏的心情都是你自己的投射。你的情感,投射到她身上,然後又反射回來,那些平時被你自己忽視的,你終於能夠重新面對,而她,是那麽的溫暖堅定,包容一切。

當你學會與自己和解,與過去告別,當你能夠將痛苦轉化成力量和堅定,你就能達到所謂的彼岸。人人都可以得大自在,這就是這件作品的真諦了。

正如阿布自己所說:

“歡樂並不能教會我們什麽,然而,痛楚、苦難和障礙卻能轉化我們,使我們變得更好、更強大,同時讓我們認識到生活在當下時刻的重要性。”

其實關於阿布的行為藝術,我們早在《藝術很難嗎》的第二季就曾做過解答。特別巧合的是,當時,我們的一位真愛作為藝術機構工作者,恰巧在歐洲拜訪阿布,於是,就把我們這期節目拿給阿布本人看了。不得不說,藝術帶來的緣分,有時候,真的很奇妙。

— 今日互動 —

人類是渺小的,然而生命的力量是無窮大的。

其實,無論是情感也好,

藝術也好,音樂也好,自然也好。

你有過那種被一瞬間擊中的感覺嗎?

你有過那種被深深震撼的經歷嗎?

在評論區留言,和我們分享你的經歷和感受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