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天洗澡時洗錯一處,濕氣會越來越重!

夏天又熱又悶

一天下來衣服都不知道濕了幾次

整個人都是酸酸臭臭的···

一天下來

最開心的就是洗澡時間

播放GIF

不過呢,

正因為夏天洗澡洗得勤,

所以有一個危險動作很多人也常常做,

殊不知,

會讓濕氣會越來越重!

夏天本來就是濕氣重的高發季節,因為氣溫高濕度大,再加上普遍吹空調、喝冷飲…要是因為洗澡不得當又加重濕氣,更容易導致疾病的發生。

所以, 一定要給大家提個醒——

洗澡時犯這個錯

濕氣會越來越重

有不少人洗澡時都習慣搓一搓,總覺得這樣才算洗乾淨了。看到一些白色或者灰色的「夾夾」搓出來,有一種莫名的「挺爽」感覺……

那這些「夾夾」到底是什麼呢?皮屑、汗水、油脂……絕大部分成分是我們皮膚的角質層,經過新陳代謝脫落後,再加上一些外界的灰塵依附在皮膚上,洗澡的時候就會被搓下來。

搓……這個,有問題嗎?

溫柔一點,輕輕地搓當然沒問題了。

但是,如果你搓得太使勁,或者時間過長,問題就來了——如果過度搓洗,破壞了皮膚表面的角質層,就會失去或減弱了皮膚的屏障作用…

在夏天我們常常會開著風扇和空調,這時候,濕氣就更容易「乘虛而入」。

除此之外還會降低皮膚抵抗力,以及誘發或加重皮膚病。

總之,搓澡講究個適可而止,最好隔幾天搓一次,以皮膚不發紅、不疼為宜

洗澡時多搓這3處,趕跑濕氣!

夏天洗澡習慣不好會加重濕氣,

而正確的洗澡姿勢,

則能夠去除濕氣——

人體有三個天然的「祛濕窩

洗澡時搓一搓,能趕跑濕氣!

1

搓腋窩——極泉穴

腋下汗腺發達,夏天洗澡時,腋下本來就是重點需要清洗的部位。

另外,腋窩頂端的極泉穴,適當刺激不僅排濕氣,還能疏導心經鬱火,是一個夏季重要的養生穴。

2

搓肘窩——曲池穴

肘窩和腋窩一樣,都是容易藏汙納垢的地方,特別是出汗多的時候。此外,肘窩還是心經、心包經、肺經通行的部位。

搓洗時,可以輕輕按揉肘窩外側的曲池穴,它是人體關鍵的「排汙口」,能幫助排出體內濕氣,還可疏經絡、通氣血,有益心肺健康。

3

搓膝蓋內彎——委中穴

膝蓋內彎又叫膕窩,中心的委中穴,也是人體的「排汙口」。

搓「祛濕窩」的方法:

洗澡時,在相應穴位連續揉搓5~10分鐘

(記得先關水,節省資源)

不要太用力!感覺到酸痛即可

打上沐浴露後再搓,能保護嬌嫩的皮膚哦~

每周或隔周一次即可,不用太勤

天再熱也別這麼洗澡

否則加重濕氣入體

×

洗澡太頻繁

有些人,特別是妹子超愛乾淨,夏天甚至一出汗了就要洗澡。其實洗澡太勤,會將體表的保護性油脂破壞掉,沒有了這層保護,反而會增加體內的濕氣,不利於身體健康。

×

洗澡時間太長

洗澡時,我們的毛孔被熱氣熏到,就會呈打開狀態,若是時間太長了,毛孔也會完全打開。這種情況就會加大濕氣進入體內的可能,而且體表的油脂也會大量流失,反而會導致肌膚缺水。

因此,平時洗澡時需要把時間控制在半小時以內,那些愛美的女性,也不要一洗就是一小時了。

×

水溫太高

有些人白天玩手機電腦導致肩頸酸痛,所以晚上洗澡的時候都喜歡將水溫調的很高,水流打在肩頸上覺得這樣更加舒服、更加解乏。

殊不知,溫度過高的水溫會讓封閉的空間中出現大量水蒸氣,不僅有可能造成缺氧,還有加重體內濕氣的風險。

×

剛運動完滿頭大汗時就洗澡

夏天即使不劇烈運動身上都會出汗,那麼流向肌肉的血液就會變多,心跳會加快。若是這時候立即洗澡,濕氣寒氣都容易入侵,血管還會突然的收縮、血液可能還沒有及時的流入到心臟,大腦就容易出現供血不足的情況,體內的血壓會下降,可能會引起暈倒,嚴重者甚至可能會發生猝死。

建議在剛劇烈運動後,先做一下舒緩的拉伸,方式肌肉被拉伸,喝水補充點水分,半小時或一小時之後再進行洗澡。

來源|成都科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