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洗澡時保持這個習慣,或許會讓濕氣越來越重,若有要改掉

洗澡是我們平時經常做的事情,這件事情雖然看起來微不足道,但是如果洗澡的方法不對,很可能就會增加體內的濕氣。正確地洗澡可以幫助我們清除汗垢油汙,還能消除疲勞,加快皮膚的新陳代謝,洗完之後身體和神經都會得到放鬆的效果。但若你在洗澡時,還保持這個習慣,可能會讓體內的濕氣越來越重,如果你有,要及時改掉。

洗澡時「搓澡」的習慣或許會讓濕氣加重,許多人都在做。

每個人洗澡的方法和習慣都有所不同,但是搓泥是很多人都有的習慣。大部分人都覺得洗澡時不進行搓泥,就好像沒洗一樣,彷彿身上附著了一層厚厚的油垢。雖然這樣把汙垢去除了,但如果我們搓泥時掌握的方法和力道不合適的話,不但達不到清潔的效果,還可能傷害身體。

有些人會準備專門用來搓澡的毛巾,這種材質通常都是比較粗糙,經常用這種毛巾來搓泥,會讓皮膚髮紅或是感染,就算身上的汙垢被清理了,但是皮膚也受到損傷了。與此同時,細菌就會趁機而入,再加上這時候毛孔會張開,從而就導致體內的濕氣變得更加嚴重了。

其實,我們在搓澡的時候搓出來的並不是真的汙垢,它是皮膚的代謝物和空氣中雜質的混合物。如果我們每次都很用力的將這些物質去除的話,反而會讓皮膚失去保護層,使得細菌和病毒更容易對皮膚造成更大的刺激,讓濕氣越積越多。所以平時就算搓澡,也不用過於用力,只要用清水沖掉灰塵就可以了。

另外,在沐浴時選擇先洗臉,再洗頭,後洗澡的順序會更好,平時洗澡的時間也盡量不要超過半個小時,時間太長容易讓大腦缺氧,出現昏厥的情況。洗澡的次數也不要太多頻繁,即便在夏季每天一次也已經足夠了,次數太多容易讓皮膚的抵抗力也會下降,對身體也不利。

【本文由「熊貓醫學」新媒體原創出品,圖片來源於網路。作者冷曦,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