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血脂又悄悄「超標」,這三樣食物,一定要少碰,能防血管堵塞

生活中,不乏有人血液相對粘稠,且中老年人居多。

血液粘稠又被稱為血稠,它的全稱為高粘血症,是血液中的紅細胞聚集成堆或成串,導致細胞之間的間隙或距離國金,無法通過微型血管時,使得細胞變形能力下降,血液變得稠度增大。

在臨床上,血稠並不是一種獨立性疾病,血液一旦變得粘稠很多疾病也會如影隨形,比如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死、腦梗塞、高血壓、慢性肝腎病疾病等。

血液變得開始粘稠時會有以下幾種變現提醒你

表現一:視力變得模糊

很多人到了中年視力就開始變差,但如果經常出現一些短暫的視覺模糊,甚至一下子看不到任何東西,眼前都是黑的,這種情況別忽視了,可能是血稠引起的,這是因為由於血液過於粘稠,導致氧氣和營養無法供給給視覺神經引發的。這種情況還被稱作為:「陣發性視力模糊」。

表現二:早晨起來頭暈

一般狀態下,人們休息一晚上起來會狀態相對較好,但是有一部分人,早上醒來就會有頭暈現象,而且大腦變得也比較遲鈍,不過這種情況在早飯後就會緩和許多,這個時候,也極有可能是血液粘稠引起的。

表現三:失眠多夢

血液一旦出現粘稠現象,血液的流動速度相對會減慢血多,這是時候會讓很多器官出現缺氧的現象,倘若腦部出現缺氧就會表現為失眠多夢,人變得焦慮不安,頭暈等癥狀。

表現四:胸悶氣短

一部分中老年人經過頭暈腦脹或者一段時間的運動後,就會感覺胸悶的很,甚至還會出現急促的呼吸、心慌等現象,這種情況就是血液粘稠比較嚴重了,建議及時的去醫院進行檢查,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期。

在醫院檢查血液粘稠,一般都是通過血液流變學檢查的。在檢查的過程中,患者通常都以空腹狀態進行檢查,有些人因長時間沒有進行有效補水,就進行抽血檢查,這個時候的紅細胞數量是最多的,而且檢查出的血稠指數也是最高的。

所以適當的補充一些水分,對身體是百利無一害的,但少喝一點水,血稠度就會變得較高。

檢查方式主要方式是靜脈抽血化驗,例(圖)

在檢查的表格中,高密度蛋白和低密度蛋白,也是很多醫生常說的「好膽固醇」與「壞膽固醇」

「壞膽固醇」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密切相關,它會使血液變厚,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塊,嚴重阻塞血管,誘發冠心病、中風。

「好膽固醇」的作用正好與「壞膽固醇」相反,即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高是好的徵兆,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含量低則是對身體不利的。

一旦血脂被診斷為「超過標準」,則必須少吃這三類食物,以防止血管堵塞。

1,高糖食物

像糖果、瓶裝飲料、白糖等高糖類的食物,它們都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不僅會增加糖的攝入量,還會導致人肥胖。

此外,過量的碳水化合物進入體內,可導致血糖升高,促進甘油三酯合成的增加,並引起高甘油三酯症。

2,高脂肪食物

像一些炒肉的、紅燒肉等高脂肪的食物,富含脂肪,食用後不僅會增加血液粘稠度,還會誘發血管壁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甚至血栓的形成。

3,高鹽食物

像醃製的鹹菜、泡菜等都是高鹽食物,它們的主要含鈉,會增加高血壓發生概率,促進動脈硬化,增加血管的損傷等。

防止血管堵塞,預防血栓的形成,這三個時間段補充水分很重要!

養成經常飲水的習慣,記住3個最佳飲用時間:

1,早上起床後

早上刷完牙,空腹喝一杯溫水,能夠很好的稀釋血液,改善血液粘稠的狀態。

2,晚上睡覺前

在晚上睡覺前喝一杯水也有助於降低血液粘度,前提是它不會影響睡眠品質。盡量減少起夜上廁所情況。

3,三餐後一小時

三餐後一小時,這個時候食物幾乎在胃中被消化的差不多了。這時,喝一些水來補充身體的水分需求。

有一項研究數據表明,一天飲用5杯水以上的人群,比每天飲用2杯或2杯以下的得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要小。

每天在喝水的過程中,放一些有益的植物,可以更好的起到養生效果。

紅秋莓——降脂、改善血液粘稠

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黃金水果"的紅秋莓,就是這樣一種對血管有益的水果。它富含SOD、槲皮素、鞣花酸、水楊酸等物質,是天然的"血管衛士"。

SOD被稱為「人體垃圾清道夫」,也是氧自由基天敵;槲皮素則可以開啟並擴張冠狀動脈,減少毛細血管脆性,降低「三高」;鞣花酸具有類疫苗功能,可降低高血脂、預防血栓的形成這些成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從外界補充。紅秋莓中的上述成分含量在66.7%以上。建議每天3顆紅秋莓水,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除此之外,每天堅持食用一些對血管好的食物

比如我們常見到的黑木耳、檸檬、香菇、香蕉、蘋果等,可以抑製血管壁血小板的凝結,減少血塊的發生。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常食用的食物具有降脂的效果,比如,芹菜、香菜、山楂、玉米、芝麻、紫菜等。

在預防的過程中,還需要避免抽煙喝酒,因為這兩件事對血管都是有很大的危害的,甚至還會增加血液粘稠度,加大血栓的發生概率。

此外,還需要保證良好的心態,良好的心態可以促進體內的免疫能力增加,還會增加一定的預防腫瘤能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