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肺功能、腿部力量不夠?坡度訓練了解一下

播放GIF

作為一名馬拉松愛好者,圈哥平時也會和其他跑友一起跑步,在和部分跑友跑步的過程中發現,有一部分跑友平時訓練的時候,隻喜歡跑比較平整的路,只要是坡無論是上坡還是下坡,他基本都不跑。圈哥之前還不是特別理解這種情況,後來和他聊天中了解到,他不喜歡跑坡的原因。

他是這樣解釋的:跑坡的時候比較累,有時候坡度比較陡峭一點,甚至還不如走得快,而且在跑完上坡以後,折返又會跑下坡,對於膝蓋的衝擊比較大,容易損傷膝關節。所以,一般我都不會跑上下坡,因為,膝蓋損傷是不可逆的,況且,我跑步只是為了鍛煉身體只要每天跑一跑出出汗就好,沒有必要增加自己的訓練強度,一旦受傷,反而得不償失。

圈哥覺得該跑友說的還是有一定的道理,這種養生跑法還是非常不錯的,曾經有人問圈哥一個問題:跑步是每天跑3公里好,還是1周跑一次15公里好呢?我想大多數跑步的人,心裡都有自己的想法!,當然,圈哥更偏向於前者。每個人追求的理念不同,對於自己的要求也各不相同,我們應該尊重並理解對方的想法。

但是,圈哥想說一下,跑坡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當中的那麼「可怕」,而且跑坡對於成績提升有著非常多的好處。比方說:很多「大神」的訓練計劃當中都會有上坡衝刺和跑樓梯這種類似的訓練內容,目的在於,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們的心肺功能,讓我們的心肺功能更加強大。另一個就是增強下肢的力量和爆發力,上坡跑步和爬樓梯,對大腿和小腿的要求會更高。經常訓練可以提升雙腿機能,增強下肢肌肉的力量和爆發力。

那麼圈哥來考考大家,上坡和下坡相比你們覺得誰更難一些?可能很多人會選擇上坡更難一些,但是,圈哥認為下坡反而更難,從能量消耗和磨損來說,離心收縮付出的代價更大,下坡需要更多的離心收縮,特別是股四頭肌與小腿肌肉。你們會不會有這種感覺,當我們在跑下長坡的時候,我們需要控制身體的慣性,讓我們不要跑得太快,如果,控制不住或者雙腿發軟,這時候就會出現意外發生。因為,我們平時訓練的時候更多練習的是向心收縮,離心收縮對於我們來說相對薄弱很多。

圈哥認為,想要跑出好的成績,還是得勤加練習上下坡,有些人之所以對於跑上坡太累,可能是沒有調整好自己的步頻,圈哥在跑上坡的時候,喜歡減小步幅,從而加快步頻,這樣跑起來相對比較省力。下坡時,圈哥一般採用S型的跑步方式,可以有效的延緩下沖的速度,不至於控制不住而發生意外,成績的提升和日常的訓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至於想提升成績還是養生跑就看自己對於跑步的理解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