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原材料成本上漲 今年前5月船舶製造業利潤下降近七成

  原材料成本上漲 今年前5月船舶製造企業利潤下降近七成

  上半年,船舶製造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僅為1.2%,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今年以來,中國造船市場延續回升勢頭,新承接船舶訂單同比大幅增長,但船舶行業經濟效益卻有所下降。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下稱船舶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1-5月,全國規模以上船舶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43億元,同比下降2.6%,實現利潤總額41.4億元,同比下降26.1%。其中,船舶製造企業的利潤為9.3億元,同比下降高到67.8%,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僅為1.2%,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

  船舶配套設備製造企業的業績也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實現利潤8.9億元,同比下降42.2%。但船舶改裝企業和海洋工程裝備製造企業的利潤得到回升,分別同比增長39.3%和117%。

  船舶製造行業盈利水準大幅下降,主要受到原材料成本上漲影響。上半年,船用鋼材價格延續上漲態勢,20mm船板月均價格達到4850元/噸,同比上漲超過30%。除此之外,勞動力、物流成本的剛性上漲給企業經營帶來很大壓力。

  上半年,反映造船業行業形勢的三大指標實現兩升一降,全國造船完工1886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8.9%;承接新船訂單2270萬載重噸,同比增長97.2%;截至6月底,手持船舶訂單9107萬載重噸,同比增長9.9%

  從全球造船市場看,上半年新船訂單增長趨勢有所放緩,新船價格有所提升。谘詢機構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球新船訂單472艘,合計3522萬載重噸,與2017年同期相比,艘數和載重噸分別同比下跌21.59%和上升17.51%。包括散貨船、油船、貨櫃船在內的三大船型的新船價格在6月均有所上升,指數分別上升3點、2點和1點,至128點、150點和77點。

  按反映造船工作量的修正總噸統計,中國上半年新接訂單量以全球35.98%的份額位居第二,韓國新接訂單佔比為40.43%,位列榜首。根據手持訂單量計算,截至7月9日,中國手持訂單以1548艘,共計2877萬修正總噸的數量,分別佔據全球市場份額的51.16%和37.9%,位居世界首位。

  克拉克森的數據顯示,2017年造船完工量為9718萬載重噸,手持訂單約為1.97億載重噸。船舶協會預測,2018年全球新船成交量約為8000萬載重噸;造船完工量在9000萬載重噸左右;手持訂單量可望保持在1.9億載重噸水準,後兩項指標相比2017年分別降低7.39%和3.55%。

  面對市場需求不足和產能過剩的壓力,中國國有船舶企業正在通過剝離資產和債轉股等方式來提升盈利水準。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下稱中船重工)和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下稱中船集團),分別落地218億和102億債轉股方案,改善了旗下船廠的杠杆率高、財務費用高的問題。今年4月,中船集團旗下上市公司*ST船舶(600150.SH)因連續虧損而被發布退市風險警告,*ST船舶隨即宣布剝離海工業務並轉讓虧損的長興重工股權,預計上半年將實現扭虧。

  中船集團董事長雷凡培在日前召開的上半年經濟運行分析會上明確提出,中船集團面臨的形式異常嚴峻。總經理楊金成也表示,集團當前的經濟運行面臨不少突出矛盾和問題,形勢不容樂觀,要在做好市場開拓和非船產業拓展的同時,推進降本增效和風險防控。

  船舶企業間的兼並重組也在加快進行,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船舶協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中國造船完工量前十家企業集中度為67.9%,比2017年底提高9.6個百分點;新承接訂單量前十家企業集中度為83.3%,比2017年底提高 9.9個百分點。

  船舶協會建議,由於目前航運和造船市場仍未擺脫低迷態勢,供需矛盾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中國船舶企業應繼續做好技術創新,成本控制和降本增效等工作,並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提升自身競爭力。同時希望中國金融機構繼續落實差異化信貸政策,與優強船舶企業建立雙溝通聯繫機制。

責任編輯:王嘉源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