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發展必由之路!

大家好,我是中醫老劉

學習現代科技成果,為中醫診療服務,是中醫發展的必由之路。

現代科技剛出成果的時候,也是很神秘的。如顯微鏡,能看見肉眼看不見的東西;影像、超音波,能洞察臟腑。不過隨著現代科技的廣泛應用,人們見的多了,也就習以為常,沒有神秘感了。中醫的「氣」有神秘色彩,是因為古代限於當時科技水準,不能把「氣」從微觀上說得清楚。例如「榮氣、衛氣」。《黃帝內經》曰:「營在脈中,衛在脈外。」《傷寒論》曰:「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其實,行在脈中的就是血漿和血細胞;行在脈外的就是組織液。血漿,血細胞的運動,都是氣的運動。組織液,淋巴液,淋巴細胞,白細胞,紅細胞等,都是「氣」。血漿滲出脈外就是衛氣,津液滲入脈中就是榮氣。中醫學對「氣」的最小粒子永遠有待新的發現,就像物理學對物質最小粒子永遠有待新的發現一樣。但是中醫學對已經發現的「氣」,應該結合現代醫學的微觀認識,明確其形態,不應繼續給「氣」披著神秘外衣。

學習和運用現代醫學的輔助檢查和檢驗,不僅能給中醫臨床提供診斷的依據,假如經過大量臨床證實,就能為現代中醫立法,成為呈堂證供,中醫診療也就不怕打官司了。

例如,傷寒發熱病人,白細胞高於正常值者,多為少陽實熱,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太陽受邪,太陽證是表氣熱(表氣不和),而裡氣和。裡氣和,也就是少陽、陽明不受邪(胃氣不過熱),病菌就不能在腸道大量繁殖,因而太陽實熱多為白細胞不高。人體細菌最多的地方,是腸道。由於腸道潤澤,當腸道過熱而又潤澤時,就成了病菌大量繁殖的場所。

假如少陽受邪,少陽病位緊鄰陽明,如心下屬少陽病位,少陽實熱必然影響陽明,導致腸道溫度高於正常值,病菌就有了大量繁殖的條件,所以少陽實熱多為白細胞高。

假如陽明受邪,陽明裡熱的表現是痞滿燥實,關鍵是腸燥,腸燥則不利於病菌大量繁殖,所以陽明實熱多為白細胞不怎麼高。中醫理論認為:濕熱生蟲。比如,氣象燥熱時,糧食生蟲少(烘乾的糧食密封起來在夏季不生蟲)。氣象潮熱時,糧食生蟲多(糧食受潮在夏季則生蟲多。受潮的糧食即便經過高溫蒸煮消毒後密封,在夏季依然生蟲多)。

再如影像檢查人體有陰影之處,多為有水氣之處。現代醫學已有大量的檢驗、檢查標準,基本上都可以為中醫所用,這樣可以普遍提高中醫診斷的準確性,我們何樂而不為呢?

好了,今天的中醫知識就講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是劉醫生,個人微信:docliu66 有問必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