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考試》:他們看到了所有的東西

國產的兒童舞台劇,大多改編自名著,內容全新的原創很少,即便有,也是小鴨子小熊那種在成人看起來表演誇張內容幼稚的戲劇。但抓馬寶貝·少年劇場一年一度的年度新戲,徹底改變了我對兒童劇的認識。

2016年的《捏造》是我第一次接觸抓馬少年劇場,該劇取材於希臘神話,採用了意識流的表現手法。它對觀眾的文化積澱和審美修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之後的交流中,我驚訝地得知,素顏面對觀眾的小演員們,不僅是戲劇的表演者,而且是戲劇的創造者。這就是抓馬少年劇場的特點——在一個大的故事框架下,所有的孩子一起就每個環節展開探討和思考,而他們的獨特思考,最終會固定成舞台上的台詞。這種戲劇創作模式在西方現代戲劇中並不陌生,但出現在中國的原創兒童劇裡,其前衛性還是令人側目的。

2018年12月2日,抓馬寶貝·少年劇場第七部作品《考試》在菊隱劇場首演落幕。這是一部由20位平均年齡8歲的孩子參與前期創作及舞台呈現的舞台劇。故事發生在一個遙遠王國的皇家書院裡。書院看起來秩序井然,然而在老師看不見(或者說不願意看見)的地方,卻有著令人膽寒的不公平和集體霸凌存在。來自底層的“晨曦”一直都被集體歧視與欺辱,她很孤獨,但卻沒有失卻內心的赤誠。在口吃的“代北”被當眾侮辱時,她挺身而出,推倒了霸凌者“湘楠”。老師只聽眾口一詞的對“打人者”晨曦的指認,卻無心去探究打人背後的真相,認定錯的一方肯定是晨曦,並一再懲罰她,因為她不屬於以“湘楠”為代表的貴族階層。

有趣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所有被質問到的孩子都說“我看見了,晨曦的確打人了”。沒人告訴老師事情的起因是什麽,因為大部分的孩子都懼怕老師指定的學生權威。這讓我們聯想到,很多所謂事實,有可能是基於恐懼權威的集體謊言(或沉默)。

霸凌是一個引起廣泛關注的社會性話題,而這部劇探討的是霸凌背後的本質——對規則的刻板值守,對權力的膜拜與畏懼,對弱勢群體的歧視與偏見。黨同伐異的人類本性,讓人們(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離人性越來越遠,對真相越來越回避。而回避真相,就是回避真正的自我。

《考試》的情緒出口是,被集體欺辱但不改正直本性的晨曦在夢中遇見了稻草人爺爺,稻草人鼓動她和平時欺負她的同學們都跑出教室:“去爬樹!”然後爬樹的孩子們“看見了所有的東西”。戲劇結尾,並沒有就如何面對校園不公與欺凌給出某種可操作的解決方案,而是再次讓稻草人出來解救被鎖在櫃子裡的晨曦。

也許這是唯一真正的解決方案:在大家都睡著或者裝睡的環境中,保持真實的自我,保持原初的良知,保持對人性的信任,讓靈魂離開這個牢籠——唯有獨立自由的心靈才可以穿越現實的表象抵達真相,才可能在孤獨被壓抑的境遇中依舊熱情飽滿地追求真理。

劇照攝影:王連軍

本文刊發於12月13日北京日報熱風版

新媒體制作人員 陳戎

北京日報副刊

本公眾號發布或推送的所有內容,

除注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

北京日報副刊部出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