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經濟時評:準備金制度改革利好小微企業

定向降準直接針對縣域金融體系,將明顯增強服務縣域中小銀行的資金實力,促進其降低融資成本,更好地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讓小微企業能夠“輕裝上陣”。此次定向降準不僅是一次常規的貨幣政策操作,更是著眼於建立服務小微企業的政策框架,對我國存款準備金制度的改革與優化

從5月15日起,中國人民銀行將大約千家縣域農商行的存款準備金率降至8%,釋放的2800億元資金將用於這些銀行對口小微企業。

這一次定向降準,被部分市場人士稱為“小降準”。之所以被稱為“小”,一方面是因為此次定向降準釋放的資金量小,與去年以來單次降準釋放4000億元至8000億元的資金量相比,此次2800億元的規模較小;另一方面,本次降準覆蓋的是小銀行,縣域農商行扎根基層,體量相對較小,服務對象也“小”,以民營小微企業、“三農”等為主。

但“小降準”在當前卻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去年以來,在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下,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進一步凸顯。從外部看,主要經濟體經濟運行形勢、貨幣政策走向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從內部看,我國在周期性、結構性問題疊加,金融強監管、規範地方政府債務等多重問題疊加之下,社會信用出現收縮,金融機構風險偏好下降,民營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更為突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適時運用存款準備金率、利率等數量和價格手段,引導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降低貸款成本,精準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於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4月1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度強調,要確保小微企業融資規模增加、成本下降。同時提出,抓緊建立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的政策框架。

在此情形下,更小範圍的定向降準直接針對縣域金融體系,可謂對症下藥。這將明顯增強服務縣域中小銀行的資金實力,促進其降低融資成本,更好地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發展。與此同時,也避免了“撒胡椒面”式的投放資金造成金融市場流動性過剩。

更重要的是,此次定向降準不僅是一次常規的貨幣政策操作,更是著眼於建立服務小微企業的政策框架,對我國存款準備金制度的改革與優化。

對中小銀行實施較低存款準備金率後,我國的存款準備金制度將形成更加清晰、簡明的“三檔兩優”基本框架。“三檔”是指:第一檔,對大型銀行,實行高一些的存款準備金率;第二檔,對中型銀行實行較第一檔略低的存款準備金率;第三檔,對服務縣域的銀行實行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目前為8%。“兩優”是指在三個基準檔次基礎上還有兩項優惠:一是大型銀行和中型銀行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準政策考核標準的,可享受0.5個或1.5個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優惠;二是服務縣域的銀行達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於當地貸款考核標準的,可享受1個百分點存款準備金率優惠。

當前,進一步明確存款準備金政策框架,對中小銀行實行較低存款準備金率,是用改革的辦法優化金融供給結構和信貸資金配置。同時,也增加了中小銀行對政策的確定性,有利於支持中小銀行更好地對資金實行長期規劃和安排,加大對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

在對準備金制度實行改革的基礎上,切實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還需要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通過改革來消除利率決定過程中的壟斷性因素,進而降低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更重要的是,我國需要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信息透明度、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減少隱性費用,從而降低小微民營企業的實際交易成本,讓小微企業能夠“輕裝上陣”。

(經濟日報 記者:陳果靜 責編:張葦杭)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