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每天跑步4km會不會傷膝蓋呢?

越來越多的人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會選擇適時的運動。其中由於跑步不受過多場地、時間、器材等條件的限制,所以越來越風靡。但是隨著這項運動越來越普及,也有更多對於它的質疑出現。比較常見的就是長期跑步是否會損傷膝蓋?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而言一天大概的跑步距離都在四公里左右,正常成年人的步長在一米左右,四公里的步數應該在5000步上下浮動。而經過實驗研究證明,青壯年1萬步左右是正常的步行量一般超過15000步屬於過度運動。而5000步遠遠不及這個數字,所以4000米的跑動距離一般是不會造成膝蓋損傷的。

但是跑步並不是簡單的跑動就行了,很多因素都有可能會造成膝蓋的損傷。比較常見的就是跑姿問題。初學者在跑步的時候會過度的要求步伐大,但往往步伐大帶來的是膝蓋的平直導致膝蓋受到了踩地所帶來的直接衝擊力。久而久之就會發生膝蓋磨損,關節疼痛的現象。

跑動時還要注意以臀部肌肉作為核心發力群帶動腿部肌肉收縮伸展的自然交替前進。上半身要保持平直目光直視前方,保持重心平穩。

除跑步姿勢之外選擇輕且軟、合腳、耐磨的跑鞋也是十分重要的,這可是保護膝蓋的第一道屏障呢。綜上,只要保證一些比較基本的跑姿跑鞋問題,一天4km的跑動距離是一般是不會造成膝蓋損傷的。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是不一樣的。身體的能力,例如關節的情況、運動習慣、體質等等都不同,所以跑步4km會不會傷膝蓋的問題得分不同情況。

只能說得根據自己的具體感受,去控制自己的運動量。可以先跑一跑試一試,比如說跑了三天、五天試試,關節沒有任何不舒服,那一般就說明沒有問題。科學調查表明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跑步會加速軟骨的流失。但是如果運動時間太長,就有可能引起膝蓋損傷和小腿扭傷。天天跑步容易導致膝蓋後面的軟骨損傷,同時還會使大腿兩側的肌肉過度勞累,這種情況是鍛煉過度的信號。

?

每天跑4公里,在二十多歲左右關係不大,但長期這樣跑下去會有損膝關節的。據相關調查顯示,基本上每天都快步走路達10公里,這樣大概走了不到5年左右,在走的過程中,膝關節會感到特別累,那種感覺就是關節感到無力,必需要休息一個小時左右才感到舒服,並且足三裡位置也特別酸脹。所以是會有一點點影響的,如果本身體就有問題,疼痛就是早晚的事。現在大部分人都是出現問題才會找運動康復老師,其實如果在運動開始前就能充分學習正確的運動模式,改善原本的體態問題,再做其他運動會更好。鍛練身體也要根據自身情況適度鍛練,過度鍛練反而有損健康。

跑步之前做好拉伸運動,充分熱身是不會傷膝蓋,如果之前有過膝傷,或者跑步後有疼痛那就要注意了,跑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建議每天跑步還是要做好保護,買個護膝,跑完步做一下恢復拉伸,這樣跑步才能有益健康,科學運動才能達到健身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