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王劍:利率並軌的條件成熟了嗎?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王劍

  很多事情,我們原以為已經完成了99%,只剩最後一公里了。

  於是鼓勵自己說,加把勁,馬上抵達了!

  但我們會發現,最後一公里,也是最難一公里……

  主要結論

  (1)我國現狀與理想的利率傳導模型之間仍有較大差距。

  (2)由於存款利率剛性,利率傳導依然不暢,且短期內無解。

  (3)部分銀行未具備市場化的貸款定價能力,影響利率傳導的最後一公里。

  利率市場化是我們重點研究課題,並持續多年。我們在4月7月發布了深度報告《詳解利率市場化的進程與影響》,全面闡述了利率市場化的前因後果,以及後續並軌工作的展望。近期,並軌工作仍然受到各方關注,因此我們將該報告中的一些要點,再次作進一步解讀。

  一、最後的利率並軌

  利率並軌,是央行今年的重要工作項目。按理說,利率市場化不是一個新課題,成熟的研究成果很豐富。但是,到了後這最後臨門一腳,分歧卻也不小。

  眾所周知,我們形式上已經基本完成了利率市場化,銀行存款、貸款的利率管制已全部放開(但存款利率仍有行業自律上限約束)。現實中,部分貸款品種仍有一些管制,比如為了調控房地產,部分地區的房貸利率有管制,再比如為了支持小微企業,部分銀行的小微利率有管制。但是,除了這些政策照顧的少數品種之外,大部分貸款品種是允許銀行和客戶自由議價的,即“市場化定價”。

  但是,完全放開管制,只是完成了利率市場化的前期工作,後續的工作是,得讓銀行們學會,如何和客戶完成市場化定價。要不然,很多銀行依然是根據央行公布的存貸款基準利率去和客戶定價,事實上並沒有做到“市場化定價”。而央行通過政策工具調節貨幣市場利率,也不會明顯影響銀行的存貸款利率。於是,利率兩軌製就此形成,存貸款利率與貨幣市場利率各行其是。

  在利率兩軌製下,不管央行怎麽調節貨幣市場利率,都不會明顯影響存貸款利率。比如最近,政策當局想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時,於是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引導貨幣市場利率下行,但貸款利率卻基本不動。在過去,想降低貸款成本的辦法是直接降息,即降低貸款基準利率。但這種方式顯然不符合目前的利率改革方向,是歷史的倒車。因此,最理想的辦法,是能實現利率兩軌並一軌,實現從貨幣市場利率向存貸款利率的有效傳導。

  為了研究我們的利率並軌到底難在哪,我們先構想出最為理想化的利率傳導模型(現實中當然不可能存在這麽完全的情況,即使最為市場化的美國也做不到),然後再拿現實情況與之對比,就能找到目前面臨的症結在哪,該如何解決。

  二、理想的傳導模型

  我們將這一理想的傳導模型提煉為下圖(圖片來自原報告):

傳導過程包括幾個重要步驟:

  傳導過程包括幾個重要步驟:

  ①    首先,央行決定政策利率,即投放基礎貨幣的各種工具(再貸款、逆回購、MLF、SLF等)的利率。

  ②    然後,政策利率影響貨幣市場利率。比如SLF作為利率走廊上限,能夠穩定市場利率。

  ③    貨幣市場利率會影響銀行存款利率,因為理想模型中,如果市場利率足夠低,銀行就沒必要更高成本去拉存款。

  ④    銀行綜合了各種負債成本之後,再考慮其他因素,與客戶確定貸款利率。

  當然,這是最理想化的模型,現實中情況五花八門。比如,某些“資產驅動型”的銀行,只要能夠以較高利率投放貸款,便敢於在市場上去吸收更貴的負債,整個傳導與上述理想模型是不一樣的。

  從上述模型中,我們有一個結論:整個傳導鏈條是覆蓋貨幣市場、存款市場、貸款市場的,所以我們認為並不存在所謂的“先讓貸款並軌、再讓存款並軌”之類的先後關係,要想打通傳導,那麽每一個環節都得打通。實在想分先後,那麽從鏈條次序上看,肯定也是存款在先。

  三、貸款定價也是重點

  然後,上圖中的④本質上是銀行貸款定價方式,即銀行如果在綜合考慮各種成本、因素的基礎上,決定貸款利率。通行的定價方式有好幾種,我們以最容易理解的“成本加成法”(注意,這不是貸款定價的惟一方法)為例,將其提煉為下圖:

  與客戶大致確定利率後,再簽貸款合約,可以是固定利率,也可能是浮動利率。如果是浮動利率,則還需要選擇一個浮動利率跟蹤的“錨”,將利率簽訂為錨的幾倍或在錨上加幾個BP。過去自然是貸款基準利率為錨。未來,理論上可以自由選擇任何利率當錨,這取決於銀行認為以哪個利率為錨更能管理好自己的利率風險。

  這一定價方式的核心,是銀行要有非常成熟的FTP體系,能夠較為精準地測算出各項管理費用、業務費用和資金成本,再結合其他因素(比如戰略意圖、客戶的其他貢獻、市場競爭格局等),綜合決定給客戶的貸款利率。FTP是使負債成本與貸款利率產生關聯的要害。環顧國內銀行業,不是所有銀行的FTP都已成熟。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發現上述整個傳導過程中,我們用不到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用不到LPR……換言之,這兩個東西似乎並不是未來成熟模式下的必需品(只是最後簽合約時可以選它們為錨,也可以不選它們)。我們目前調研發現,有些市場化程度很高的中小銀行,在實際貸款定價過程中,已完全不需要基準利率。

  尤其是LPR,它不是上述定價中所需要的輸入變量,而且剛好相反,理論上,應該是LPR的報價銀行在自行完成上述定價過程後,才能通過它們的報價生成LPR。然後,其他暫時不具備定價能力的銀行,再拿著大銀行生成的LPR作為自己定價的參考。假設未來某一天,所有的銀行都具備了良好的定價能力,那麽我們其實也不需要LPR了。

  四、並軌的難點

  然後,我們再來對比下我們的現狀,就不難研究,利率並軌條件是否成熟。

  上述①②③④四個環節,①②都由央行親自操刀,沒啥問題,主要難點在③④:

  貨幣市場利率向存款利率的傳導(③)。這一步,基本上暫時無解。銀行可以從貨幣市場獲取同業負債,也可以從存款市場獲取存款,理論上兩種負債的實際成本(名義利率加上業務成本、存款準備金成本)應該相近,如果差別太大,比如貨幣市場利率過低,而存款利率過高,那麽就沒必要繼續高息攬存。但現實中,即使貨幣市場利率再低,高息攬存現象依然屢禁不絕,背後是什麽原因?因為我們實施了很多專門針對存款的考核,比如存貸比、同業負債不得超1/3等之類的,這就導致了銀行無論如何也必須拉存款。這種考核設置的根源,是我國作為一個儲蓄大國,存款確實比同業負債穩定,因此監管部門要求銀行必須擁有足夠的存款,不能過度依賴同業負債。但這種考核最終也導致了貨幣市場利率無法向存款利率有效傳導。

  基於資金成本和各項成本的貸款定價(④)。銀行內部只有建立了完善的FTP系統,才能實現負債成本向貸款利率的有效傳導。否則,貨幣市場利率、存款利率變動之後,貸款也不會跟著及時變動。FTP是利率傳導的真正最後一公里。

  可見,並軌的條件,至少③這一環節是暫時無解的,我們不可能讓監管部門把存款相關考核全取消(我國存款確實比同業負債穩定)。而④,也不容易,但至少是應該立即敦促銀行開始著手建立、改進的。

  在③這一堵點無法打通的情況下,存款利率就會非常剛性,即使FTP完善,貸款利率能夠盯緊負債成本,也無濟於是。而③暫時無解,因此若想強行推行貸款利率並軌,可能的權宜之計是人為修改FTP參數,增加其負債成本中同業負債的比重。但這方法顯然並不符合FTP科學原理,強行越過存款這一環節,有點為了並軌而並軌的味道。

  當然,如果你想等到條件完全成熟那天再推進並軌,那麽,那一天可能永遠也等不來。相反,在未完全成熟的背景下,穩步推進改革,倒逼銀行們改進內部管理,倒逼它們把條件趕緊成熟。

  因此,最後,正如央行自己說的,利率並軌工作非一日之功,需穩妥推進。我們預計,後續工作將針對性地解決所存在的系列堵點,為並軌創造更好的條件。

  (本文作者介紹: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碩士,CFA持牌人,曾供職於浙商證券、光大證券研究所,擔任金融行業分析師,2018年加盟國信證券,任金融業首席分析師。)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