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利率傳導的關鍵是FTP,而不是LPR

編者語:

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這一階段的任務是,在2015年已名義上放鬆存貸款利率的管制之後,銀行要按市場競爭自由議定利率,並且要實現央行政策利率向實際存貸款利率的有效傳導。而在具體推進利率並軌的過程中,LPR的重要性受到各方關注。敬請閱讀。

文/王劍(國信證券經濟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

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已接近尾聲,當然這最後的一公里可能也是最難的一公里。這一階段的任務是,在2015年已名義上放鬆存貸款利率的管制之後,銀行要按市場競爭自由議定利率,並且要實現央行政策利率向實際存貸款利率的有效傳導。並且,這是今年的重點改革任務。

而在具體推進利率並軌的過程中,LPR的重要性受到各方關注。我們從銀行內部定價方式入手,探究這並軌過程中的真正關鍵點在哪裡。

一、理想的利率傳導

在完全市場化的環境中,一個理想的利率傳導路徑是:

(1)央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廣義再貸款(再貸款、SLF、MLF等)等操作投放基礎貨幣,其利率為政策利率;

(2)政策利率影響貨幣市場利率,比如SHIBOR、DR007等;

(3)貨幣市場利率影響存款利率,因為如果貨幣市場利率足夠低,顯著低於存款利率,理論上,銀行拉存款的必要性就下降,於是存款利率也會下降(類似“無套利定價”);

(4)當銀行的存款、同業負債等負債的利率都下行後,那麽貸款定價也會隨之下降。

而現實是,上述傳導非常不通暢。貨幣市場利率的變化不會有效影響存貸款利率的變化,兩套利率各行其是,利率雙軌制局面就此形成。

那麽中間淤堵在哪呢?

第(3)步是第一個堵點,由於存款和同業負債的嚴重不同質,因此兩者之間不會實現“無套利定價均衡”,兩者利率會長期偏離。這個堵點我們暫時無計可施,本文就不浪費篇幅了(但其實是應該啃下來的硬骨頭)。

而第(4)步也是一個堵點。銀行負債成本下降之後,再帶動貸款定價也下降,這一步驟發生在銀行體內,並且需要依賴於銀行的內部資金轉移定價系統(FTP)。只有具備了科學、完善、成熟的FTP系統,上述利率傳導的最後一步才會足夠順暢。

因此,我們一直強調:如果銀行包括FTP在內的各種“內功”不牢,那麽,政策當局所有的改革努力都會被抵消得一乾二淨。

因此,利率傳導的關鍵是FTP。

FTP已經成為現代銀行績效考核、資源配置、風險管理、產品定價的重要工具,是銀行日常經營必不可少的利器。

首先,銀行內部會建立一個資金管理中心,即司庫或資金運營中心,全行所有資產與負債均由司庫統收統支。即司庫按一定價格從各條線“收購”他們獲取的負債資金,然後按一定價格將資金“批發”給他們去發放資產。分支機構不得“坐支”。

借助FTP,總行可以實現多個功能:

(a)業績考核:比如,分支行(或其他經營部門)從客戶那獲取2%的資金,還要加上一點自己的費用(先忽略),然後按3%的FTP價格上存給司庫,那麽分支行的業績便是1%的利差。通過FTP,總行可以精準核算每筆業務、每個分支行的盈利。

(b)資源配置:如果總行發現某種業務對全行的發展較為有利(可能是短期盈利較強,也可能雖然短期盈利不強但對全行長遠發展有利),那麽就會調整該業務的FTP。比如是負債業務,就提高該業務的FTP。接上例,總行將該FTP提高至4%,而分支行繼續從客戶那按2%獲取資金,則自身的盈利擴大至2%,就有更大積極性去做,從而全行該項業務規模擴大。因此,FTP價格是引導全行資源配置的指揮棒。

(c)風險管理:接上例,銀行按2%從客戶那獲取該資金,然後按5%投放出去一筆資產,且資產期限超過負債。因此,銀行面臨利率風險(如果未來這筆負債到期時,資產未到期,那麽要重新獲取負債,而新的負債可能利率更高,從而產生利率風險),也可能有流動性風險(這筆負債到期時,銀行找不到新負債,而資產未到期)。但是,資產負債如何科學匹配,以減少利率風險、流動性風險,這些任務全由司庫統籌全行的全部資產負債來完成,分支行只需要拚命做業務,然後把自己獲取的那筆負債按FTP價格“上存”給總行,不用從事風險管理職能。風險管理由總行統一負責。各分支行人員業務水準不一,讓大家各自管理風險是靠不住的。

以上三個功能和本文主題利率傳導還沒直接關係。但第四個功能就有密切關係了:

(d)產品定價:司庫要研究決定按什麽FTP價格給分支行,從而引導分支行向客戶的報價。如果提高FTP價格,也會引導分支行提高其最終向客戶的報價。如果是降低FTP價格,則剛好相反。接上例,總行將FTP價格從3%提高到4%,分支行獲得的利差也擴大至2%,分支行更積極地去做這項負債,甚至可能會從其他銀行搶客戶,導致分支行向客戶開的價格也隨之上升(甚至分支行主動提高給客戶的利率),比如從原來的2%升至2.5%。因此,FTP價格變化最終會引導分支行向客戶的報價變化。

因此,確定FTP價格本身就是引導分支行的定價行為,這個FTP價格不是拍腦袋決定的,而是要基於一定的科學方法。如果這一步完善了,司庫所定的FTP價格能夠反映市場利率的變化方向,那麽就完成了上述利率傳導中的第(4)步,即貸款定價。

或者反過來說,利率傳導過程中,政策當局調整政策利率,影響了市場利率,最終是想實現貸款利率同向變化。那麽具體到銀行內部,肯定是市場利率首先要成為FTP價格的輸入變量,然後才會產生貸款的FTP價格,下達給分支行。也就是說,要有一個非常完善的FTP體系,它能接收市場利率的變化,然後產生貸款FTP價格的變化,然後下達給分支行,分支行才相應調整給客戶的報價。

所以,任何想脫離FTP談利率傳導,都是不切實際的。FTP系統是利率傳導中不可躍過的關鍵環節。

三、FTP定價方法

司庫下達給分支行的貸款FTP價格是如何形成的,變得十分關鍵。如果其形成和市場利率關係弱,那麽無論市場利率怎麽變化,也不會影響到貸款利率,利率傳導怎麽也實現不了,也不可能真正並軌。

確定FTP價格的方法有很多種,這裡介紹較為典型的一種“內部資金收益率曲線法”。它又分三個步驟:

(1)定價基準曲線。即為每一種資產或負債產品,選擇合適的市場利率,按一定算法形成FTP定價基準曲線。其中,市場利率的選擇,主要是在現階段能夠充分反映本行邊際籌資成本、邊際投資收益的利率,從而使該基準曲線具有公允性。

(2)按規則確定FTP基準。即在FTP基準曲線上,按一定規則找到某產品的FTP基準。比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按該產品的期限,在基準曲線上找到基準價格。但很多時候沒這麽簡單,產品的現金流結構複雜,因此規則會更複雜一些。

(3)在FTP基準上加基點,形成FTP價格。所加的基點,包括各種調整項,比如風險、費用、戰略引導等。其中,費用的分攤需要基於精細的管理會計系統。

(來源:樓文龍)

這個就是下達給分支行的FTP價格,其實是帶有“成本加成法”的思想。分支行在此FTP價格基礎上,再考慮自己的成本費用、業務風險、市場競爭、客戶關係、考核指標等因素,最終形成對客戶的報價。

而這個系統的核心,就是以市場利率為重要輸入變量,形成定價基準曲線,然後再加上其他成本和因素。因此,當市場利率變化時,FTP價格才會按既定規則,跟著一起變化,從而實現利率傳導。

四、怎麽並軌?

然後,最關鍵的來了!我國很多銀行在實際操作中,其實有兩條定價基準曲線,一條是為存貸款業務服務的,其主要輸入變量是央行官定利率,然後在官定基準利率基礎上,按一定規則調整,形成存貸款的FTP價格,下達給分支行。另外一條是為金融市場業務等業務服務的,這條曲線市場化程度很高,基本上是以市場利率為輸入變量的。

前一條曲線,雖然套上了科學FTP的外殼,但是,由於輸入變量是央行的官定基準利率,那麽其算出來的FTP價格,依然不會是充分市場化的。

甚至有些銀行,FTP系統的輸入變量是“邊際投資收益率”,比如以近期實際發放的貸款收益率為參考,形成新貸款的FTP,形成了一種“自我迭代”,當然也不會是合理的市場化定價(但這種情況下,如果近期實際發放的貸款的利率是完全市場化的,即在信貸市場上自由競爭出來的,那麽也算合理)。

換言之,銀行內部的FTP系統就是雙軌制的,那麽傳導出來的利率能不雙軌制嗎?要想利率並軌,先並銀行裡面的FTP的雙軌吧。讓兩條FTP基準曲線並為一條,並且更多以真正的市場化利率為輸入變量(這些利率要能公允反映銀行的邊際成本或收益),形成基準曲線。

隨著未來央行存貸款的官定基準利率取消,銀行內部完善FTP系統的工作將愈加急迫,而這才是整個利率傳導工作中的核心。預計後續政策當局會推動這方面工作。

五、LPR的角色

LPR的形成,是央行選定幾家報價銀行,讓它們報出各自的最優貸款客戶的實際利率,再按一定規則加權平均,形成LPR。LPR代表了全市場最優的借款客戶的貸款利率平均水準。

那麽,有必要考慮,這幾家報價行又是如何形成其最優客戶利率的。一種情況是,它們也是按照上述FTP系統形成定價,那麽,LPR是FTP定價的結果,這需要那些報價行真正掌握了科學的FTP並完成了市場化定價後,才能形成市場化的LPR。如果像上面所講的那樣,它們的FTP體系的輸入變量仍然是官定基準利率,那麽出來的LPR也只是官定基準利率的函數而已,是穿上馬甲的官定基準利率,換湯不換藥,不是真正市場化。只有完善了FTP體系,以各種市場利率為基礎形成基準曲線,讓貸款定價真正參考了各種市場利率,才會有真正市場化的貸款定價,然後才有真正市場化的LPR。

所以,讓LPR更加錨定市場利率,其本質,是讓這些報價行的FTP體系,更加錨定市場利率。

另一種情況是,銀行拚搶最優客戶的競爭非常激烈,沒啥議價地位,這些貸款的定價和FTP基本無關,完全是市場廝殺的結果。

而LPR的用途,則是提供給尚未掌握定價能力的其他中小銀行(比如FTP體系還不完善,甚至資產負債管理體系還不完善),讓他們在給自己的客戶定價時,可有個參考值。等到大多數銀行都掌握了科學的FTP體系和貸款定價,那麽LPR自然也將完成歷史使命,退出歷史舞台。因為我們上面所述的整個成熟定價過程中,是用不到LPR的。

本文主要基於我們的研究報告(可打開鏈接)

《國信證券-金融業2019年二季度投資策略:詳解利率市場化的進程與影響-190407》

此外還參考了:

樓文龍《中國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管理——利率市場化背景下的探索與實踐》

馮宗憲、郭建偉《銀行利率定價原理和方法》

(完)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王劍的角度”2019年8月4日(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本篇編輯:王詩琪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