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秋水仙鹼:別嫌棄,我仍是最好的痛風止疼葯!只是你不懂我的心

我們今天來講講秋水仙鹼。

秋水仙鹼是第一個用於痛風治療的藥物,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不過,隨著痛風止痛藥種類的越來越多、痛風性患病率的不斷升高,再加上秋水仙鹼確實存在很多「不良記錄」,人們對它似乎越來越嫌棄了:不論是醫生還是患者,對秋水仙鹼都棄之不用,健康科普作者更是對其大加撻伐......

但是,多數地區的痛風防治指南,仍然將秋水仙鹼列為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首選用藥。這是怎麼回事呢?或許,雖然我們已經和秋水仙鹼相處了很長時間,卻沒有真正去了解和認識過它。接下來,我們就為您科普秋水仙鹼的「鮮為人知」的幾個用藥技巧。

1、副作用。秋水仙鹼確實有一堆的副作用,其中最為臭名昭著的,就是用藥後出現上吐下泄的消化道中毒癥狀,發生率約為80%,這是因為秋水仙鹼的有效劑量和中毒劑量非常接近。秋水仙鹼其他的副作用還包括骨髓抑製、肝損、精子減少、脫髮等。其實,別的痛風止痛藥也不怎麼「乾淨」,非甾體抗炎葯和糖皮質激素同樣有很多讓人「觸目驚心」的副作用。所以,在副作用方面,大家(痛風止痛藥)半斤八兩,只有用對了葯,才能做到趨利避害。

2、小劑量用藥。傳統的秋水仙鹼用藥方案(藥物說明書上的方案),因為副作用的發生率高,目前已被淘汰。近年來,多中心研究的結果顯示,小劑量秋水仙鹼治療痛風同樣有效。美國痛風指南的用藥方案為:秋水仙鹼首劑1.0毫克,1小時後再用0.5毫克,12小時後0.5毫克每日2次,直至癥狀緩解。小劑量用藥方案的療效和傳統用法相同,但副作用明顯減少。所以,怎麼吃秋水仙鹼,最好聽醫生的,別看說明書。

3、重在預防。這是秋水仙鹼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容易被忽視的優點。如果你在有痛風急性發作徵兆時使用秋水仙鹼,或許可以阻止這次關節炎的發作,用藥越早(發病18小時內),效果越好;如果痛風發作已經超過1天,你才想起來用秋水仙鹼,這時已經「於事無補」,因為秋水仙鹼不能阻止已經開始的炎症反應。所以,對秋水仙鹼的使用,更重要的是著眼於痛風發作的預防,而不僅僅是痛風炎症的緩解。

4、靈活應用。當出現痛風發作徵兆時,如果你使用秋水仙鹼預防性治療也沒能阻止關節炎的發作,而且在14天內使用過負荷劑量的秋水仙鹼,那麼本次痛風就果斷不要再用秋水仙鹼了,而應選用非甾體抗炎葯或糖皮質激素來止痛;痛風急性期的治療目標是快速止痛,但小劑量的秋水仙鹼用藥方案起效較慢,部分痛風患者可能無法實現這一目標。對這一部分患者,在痛風發作的第1天,可應用小劑量秋水仙鹼聯合非甾體抗炎葯的用藥方案,以達到快速止痛的目的。

5、山慈茹不等於秋水仙鹼。在中醫治療痛風急性發作的處方中,常常能看到山慈茹的身影。山慈茹是百合科益辟堅屬植物,天然中草藥的一種,有類似秋水仙鹼的作用。不過,你可千萬別指望在痛風急性發作時吃單吃山慈茹就能止痛,因為山慈茹中的秋水仙鹼含量僅為0.4%。也就是說,你必須吃下半斤的山慈茹,才能起到1.0毫克秋水仙鹼的作用。中藥單方治療痛風的效果並不理想,必須辨證後進行復方配伍,才能起到1+1大於2的效果。

小結一下:存在就是合理,秋水仙鹼仍然被大多數的痛風指南推薦,說明它也有自己獨到的特點和優勢。所以,我們不應該懼怕秋水仙鹼,更不應該妖魔化秋水仙鹼,而應去探究更多的正確用法,積極發揮出它的優勢,讓它為痛風的防治繼續發光發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