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風口上的“大語文”:搖擺在應試與素質教育之間

記者 | 柳書琪

編輯 | 李怡彭

一座高山與一個神仙居住的小土堆,一條大河與一條有龍駐足的小池塘,你會選擇哪一個?

在一節大語文試聽課上,老師用這樣的方式給學生教授“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意義。在講解這篇經典駢文之前,老師從劉禹錫生平說起,將唐朝安史之亂、藩鎮割據等歷史故事一一串起,最後才落在主題《陋室銘》上。

語文正在成為中高考賽場上最難跨越的一關。隨著部編版新教材的全面鋪開和中高考改革,語文的難度有了明顯提升,對古詩文積累及閱讀、寫作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實現高考英語改為一年兩考、數學難度有所降低的趨勢下,語文的重要性更為凸顯。

不同於傳統意義上可以用刷題來快速提高成績的數、理、化學科,語文成績的提升需要長期的積累,主打培養文科素養的“大語文”概念也由此而生。自2018年起,大語文成為了校外培訓的新風口。不只上市公司立思辰、新東方、好未來開始了在此的布局,包括一起學語文、子曰語文、複有詩書在內的初創公司也成批湧現。

暑假將近,紛繁複雜的課程品類在家長和孩子們眼前展開。面對語文在各級考試中越發重要的地位,大語文開始成為許多家長為孩子報班時的“必選項”。

為“提分”而培養興趣的課外班

與一般的語文學科培訓不同,“大語文”之“大”在於強調對歷史、地理、國學等人文素養的培養。“大語文其實是對語文本質的一次回歸,過去的教育把語文變成了套路和應試技巧,現在考察的是全面的理解和應用能力。”複有詩書聯合創始人兼CCO孫毅博對界面教育表示。

儘管因考試而生,但市面上幾乎所有大語文課程主打的都是素質培養,並不與成績直接掛鉤。

“這其實是語文學科本身的特性決定的,”源力資本合夥人詹研告訴界面教育,“與英語、數學不同,語文很難有一個明確的體系和標準。”孫毅博同樣認為,語文是一個素質教育的學科,尤其在試題趨於靈活、考察趨於全面的今天,還在用應試的方法教學幾乎是徒勞的。

主流的大語文培訓課程以輸入為主,主打閱讀,鼓勵學生培養閱讀興趣、養成閱讀習慣,更看重積累的意義。“無論是語文學科,還是大語文培訓,學習的過程都比較漫長,見效也比較緩慢。”詹研說。

目前,市面上的大語文培訓大多面向小學低年級及以下年齡段。孫毅博告訴界面教育,小學中高年級後家長才會對分數有明確的指標,而在此之前的家長與孩子對應試的需求並不強烈,更重視興趣的培養和思維的訓練。

周期長、成果慢,與最終考試成績的關聯度較弱,在各大網絡教育社區上,許多家長也對此提出疑問:“為此花費了時間和金錢,帶來的究竟是幾年以後的語文分數,還是文學素養?”

孫毅博認為,大語文最終會指向分數的增長:“大語文和過去的語文培訓不同,更看重多年的積累和系統的訓練。有了這些積累,我想孩子的語文成績未來會越來越穩健。”

能夠在未來“提分”但效果無法量化,可能是大語文與此前能夠明確比較報班前後成績的傳統學科培訓班最主要的不同。

區別於課內學習的“加餐”

在主推文學素養培養的概念之下,內容與教材成為了大語文的核心。相比課內語文教材,大語文的教學內容傾向於讓學生進行更廣泛的閱讀,並更重視對文章成文背景、作者故事進行講述和解讀。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大語文課程以自編教材為主。立思辰自主出版了《文學必修課》、《樂死人的文學史》等一系列教材及課外讀物,學而思大語文則聯手北大中文系進行教材講義的研發。但大語文“廣泛閱讀”的教學理念,與正統的課內教學思路存在一定的不同。

例如在學而思網校的大語文課程中,原本應出現在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中的《陋室銘》被放在了二年級升三年級的學段中。這樣的提前學習曾引起部分校內語文老師和家長的質疑。

武漢語文名師董尚元在其文章中指出,部分大語文培訓將楚辭與荊楚文化、川端康成與日本近現代文壇等大學文學課程提前空降到小學五年級。他認為,小學階段的學生並不能很好地接受和吸收這樣的知識。

但在大語文培養閱讀興趣的目標之下,超綱可能無法避免。“如果嚴格按照校內大綱來教學,那就與校內沒有差別了。”詹研對界面教育解釋道,“語文的性質也決定了不可能隻教書本的內容,校內的語文課在某種意義上也是‘超綱’的。”

孫毅博則認為,大語文培訓在內容上與校內教學並不相同,更多是在幫助學生理解和體會文章背後的故事和作者表達的意境。而在校內課堂上,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知識性的內容。“例如一些字詞的釋義,學生仍然是在對應年級的課堂上去學習,大語文培養的思維方式帶來的是對文章更深刻的理解。”孫毅博說。

因此,定位於“加餐”和素養培養的大語文或許並不適用於所有學生。小學語文老師鍾瑤對界面教育表示,這樣的額外補充更適合學有余力的孩子,但對於學習能力弱、課本知識尚未完全消化的學生,可能更應該考慮彌補課內學習的不足而非盲目拔高。

有待規範的新品類

大語文培訓將興趣培養作為了主要目標,將語文講得更有趣就成為了必備的技能之一。儘管發展時間不長,但憑借風趣幽默、段子手等諸多標簽,大語文已經出現了竇昕等一批具備IP效應的名師。

大語文內容的豐富性要求老師有更高的知識儲備。自2018年開始從語文輔導轉型為大語文老師的孫辰告訴界面教育,由於需要為學生補充更多文章以外的信息量,教授大語文相比此前上課要難上許多。“需要老師不停地說,還得想辦法講得容易懂、有趣。”孫辰說。

但隨著大語文市場的興起,對老師的需求量迅速增加,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孫辰所在的機構在去年開始發展大語文培訓後,也擴招了一批教師。

市場需求的快速增長,可能讓培訓機構還來不及培養足夠多合格的老師。孫辰告訴界面教育,大語文熱下湧現了一批質量參差不齊的機構:“無非是覺得別人搞大語文了,自己也得緊跟上。”據她觀察,某些機構的大語文老師在選定好較為容易的主題後,只是在網絡上搜集一些資料,拚湊搭配後就完成了備課。

詹研對界面教育表示,現階段的大語文還缺乏足夠的規範和標準,客觀上存在優秀師資稀缺、教學質量差異大等問題。

“語文作為三大主科之一,有成為剛需的潛力。但現實來看,家長的出發點主要還是培養興趣。”詹研說。這一新興的輔導品類還處於早期,需要更多時間才能走向成熟。

(應受訪者要求,鍾瑤、孫辰為化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