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問教丨課本文章“蹚”字使用不當,為何是小學生先發現?

作者 | 熊丙奇 教育學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圖源 | 東方IC

快期末考了,8歲的福州男孩小馮提了個問題,不少家長、老師都答不準。這個問題是:小學二年級下冊的語文課本有篇文章《羿射九日》,前一段剛提到“江河裡的水被蒸幹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過九十九條大河,來到東海邊”,羿是怎麽蹚的?

據報導,6月14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官方微博回應稱,聯繫上下文,“蹚”字的確用得不恰當。教材編寫組正在認真研究,會對教材進行適當修改,下個版本的教材這個問題就解決了。

出版社的回應,明確承認“蹚”字用得不恰當,是值得肯定的。而這個字用得不恰當,之前編寫者、審核者沒發現,教師和家長也沒有指出,而被一名8歲小學生提出,是耐人尋味的。對此,一方面要肯定、鼓勵學生的質疑精神, 出版社承認錯誤的態度,另一方面要反思當前語文教育中存在的主題先行、灌輸教育問題。

之前媒體報導時,提到對於8歲小學生提的這個問題,不少家長和教師都答不準。而這個問題好回答,也不好回答。按照基本的邏輯和常識,答案是,課文這一句話是不對的,因為河水被蒸幹了,也就只有河床了,而過河床是不需要“蹚過”的,這“很好回答”。出版社承認這一字用得不當,也是基於這一點。

但是,家長、老師似乎又不能指出課文是錯的,課文怎麽會出錯呢?於是就“不好回答”了。而這正是當前有的教材內容存在常識或邏輯錯誤,可是,卻一直存在沒人發現的原因。語文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因此,強調教材內容的邏輯性就是培養學生思辨能力的基本要求。

近年來,語文教材的篇目、內容,經常引發爭議。包括有的文章講的名人故事,經考證並不存在,是編者強加給名人的;有的文章邏輯經不起推敲。質疑者認為,既然是名人故事,就至少應該是名人曾經做過的,不能沒做過也寫;語文要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應該邏輯嚴密,不能為弘揚一個主題,就不重視邏輯。但也有人對此辯護,辯護理由是,雖然是名人故事,但也是文學作品,文學作品是可以虛構的,主要看文章有無教育意義和文學性。而推敲邏輯,也是吹毛求疵,就是有瑕疵,也不影響文章的立意。關鍵是學生要獲得教育。

這要讓學生獲得什麽教育呢?這其實是對學生進行灌輸教育的思維。所謂灌輸教育,就是把觀點灌輸給學生,重在讓學生記住某種觀點,而並不追求材料是否客觀、真實,推理邏輯是否嚴密,這種“教育”,是和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背離的。

我國不少中小學生在寫作文時,選材單一,愛用套話,脫離生活,就與這樣的教育有關。比如,很多學生寫母愛,就會寫母親得了重病、患癌症,在生病中還關心自己的學習、生活。而他們的母親並沒有生病。老師對待這樣的作文,首先就要問學生母親生病是真的嗎?母親沒有生病卻寫其生病是希望母親生病嗎?如果學生是亂編的,老師應該給其不及格,必須重寫。這樣,就會教育孩子寫真實的生活,不能胡編。而如果老師並不追究學生寫的是真的還是假的,就看文章立意,以及文字表述是不是感人,那就會培養學生從小說謊,作文“假大空”。

主題先行、灌輸教育,是語文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其實,要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應該讓學生根據現有材料,進行分析的能力。對於同一個問題,允許學生有不同觀點,要要求說出有這一觀點的理由。如果告訴學生對於某一個問題,必須有這個觀點,那麽,學生就不會在乎材料對不對,也不管有無邏輯,只要能得到這一觀點就可。

回到這個小學生提的問題上,為何教材編寫者、教師都沒有發現?主要原因恐怕就是就看行文是否能弘揚主題,而忽視了邏輯,也失去了質疑的意識和能力。好在出版社在小學生發問後立即承認不當,而沒有辯解,諸如既然是神話故事,怎麽要用基本的生活常識理解,文章說蒸乾,那就一定是蒸乾嗎?只是為形容氣象太熱罷了,等等。這是實事求是,明辨是非。錯的就是錯的,人文教育的基本底線就是求真,有基本的是非觀。我國當前正在進行教材改革,有必要以教材內容是否有利於培養學生思辯能力作為一個基本標準,來審查所選篇目,這才能給學生真的語文教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