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痰濕體質的人長這樣,一表測出你是不是「候選人」

清晨醒來,總覺得舌苔厚膩;平日裡雙腿沉重,渾身虛乏無力……

如果出現這些癥狀,你很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痰濕體質」了。

《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邀請權威專家,教你辨別自己是不是痰濕體質,並指導你科學地「化濕」。

受訪專家

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 呂沛宛

一表自測痰濕體質


簡便體質自測表
請根據近一年(孕婦為懷孕前一年)的身體狀況回答
問題 沒有 很少 有時 經常 總是
1.感到胸悶或腹部脹滿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2.感到身體不輕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3.腹部肥滿鬆軟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4.額部油脂分泌多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5.上眼瞼比別人腫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6.嘴裡有黏黏的感覺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7.總感到有痰堵著咽喉部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8.舌苔厚膩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判斷結果:將所得分數相加,即為體質測評分數。
  • 24~32 分之間者有濕熱體質發展趨勢;

  • 32~40 分之間者為濕熱體質類型。

*此表僅供簡單自測,若想詳細了解自身體質,請依據臨床專業測評結果。

痰濕體質要防風濕

中醫認為,痰濕質者大多形體肥胖,面色淡黃而暗,且苔多滑膩、口黏痰多,胸悶身重,肢體不爽,常覺無力不想動,注意力不集中,動則出汗、氣喘。還有的人表現為吃飯不好,食不知味,肚子脹,稍吃一點就飽了

痰濕質者多成因於先天遺傳,或後天過食肥甘以及病後水濕停聚。現在,痰濕體質的人非常常見,並且有越來越多的趨勢。

比如,許多兒童喜食冷甜飲,冷則傷脾,多食甘甜則阻遏脾胃運轉,使濕聚中焦,變成虛胖的小胖墩,不僅做事難以精力集中,且體能明顯不足。

另外,現代社會競爭激烈,如果先天脾氣不足,後天過度勞倦、思慮,進一步損傷脾氣,就會表現為身體疲乏無力,不欲做事,肢倦懶散,食不知味,只能靠吃辛辣提胃口。如此時間久了,體內濕邪泛濫,進而形成痰濕體質。

痰濕體質的人易患消渴(糖尿病)、中風、眩暈、胸痹、咳喘、痛風等病,尤其要防風濕

3招幫你科學「化濕」

生活中做到幾個小改變就能幫你有效「化濕」,痰濕體質的人不妨試試看。

1

多曬太陽

每天適當多曬太陽,早上早晨9點左右出門,背著太陽走半個小時,效果就很好。運動可以選跳繩,這裡說的是緩跳,而不是要求一分鐘必須跳多少下的那種。

跳繩時,全身肌肉和骨骼基本都在運動,可讓全身的氣血運行起來,加速濕邪排出。要提醒的是,濕冷氣候應減少戶外活動,避免受寒淋雨

2

適量吃些豆

選擇食物應以健脾化濕為主,如白扁豆、薏仁等。推薦一款三白粥:白茯苓1份、白扁豆1份、白大米2份熬粥,也可按比例用豆漿機打成糊。

茯苓味甘淡,能利尿除濕,導濁生津;白扁豆味甘平,可和中益氣,健脾化濕;大米補中益氣。三者一起熬粥,甘淡芳香可口,適於長期食用。

3

按揉承山穴

承山穴是去除人體濕氣的最好穴位。方法為:

坐下踮起腳尖,小腿繃緊,此時肌肉分成「人」字形,承山穴就在「人」字中間腿肚凹陷的地方。

體內有濕的人輕輕按壓此穴位,會有明顯的酸脹痛感,但按揉一段時間後,就會感覺身上微微發熱,這是膀胱經上的陽氣在起作用了,身上的濕邪,正隨著微微升高的體溫向外散逸。▲

「 」生命時報公眾號矩陣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91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