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天3「邪」難抵禦,你要知道 其中濕邪最易傷脾胃!

進入夏天不少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容易疲勞、懶懶的沒力氣、食慾不好、頭暈胸悶、多汗煩熱、口苦欲飲……

總覺得自己好虛,這是什麼原因呢?


夏季為何「無病三分虛」?

夏季人體最容易感受暑濕之邪氣,尤其在即將到來的炎熱多雨的三伏天,暑濕之邪往往乘虛而入。


「脾喜燥惡濕」,濕氣太盛,就會影響脾胃的運化功能,導致脾氣虧虛,平時腸胃不好的人,或貪涼喜冷、情緒抑鬱、挑燈夜戰之人,更容易出現疲勞的癥狀。

其次,夏季氣溫升高,人們長時間待在冷氣機房中工作生活,這是一種外在的寒邪。與此同時,由於炎熱,很多人喜歡偏涼的飲食,飲食的這種寒邪從口而入,這些都會增加寒邪侵犯人體的概率。

1、祛暑邪

「暑」為夏季的主氣,為火熱所化,獨發於夏季。這時暑熱之邪,可以耗散陽氣津液,造成出汗過多,體液減少而傷津,唇乾口燥,尿黃心煩等現象,這是夏季最常見的中暑現象。


防範措施:

1. 預防情緒中暑

對付暑邪,一定要保護好心神。一是要有事可做,使精神不會空虛,減少胡思亂想的可能;二是要多正面思維,可免除外界不良情緒的干擾,如讀書,或者看一部電影,精神自然會飽滿,這是夏日精神調養的基本法則。


2. 午睡不可少

夏季晝長夜短,人體消耗大,精力容易不濟。中醫很重視子午覺,中午小睡20分鐘,可以補充人體的陽氣,很好地恢復消耗的「精氣神」,增強抵禦暑濕之邪的能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2、防濕邪

暑多挾濕,暑季氣候炎熱,且常多雨而潮濕,熱蒸濕動,水氣瀰漫,故暑邪致病,多挾濕邪為患。

前面小固提到,脾最怕濕,因為濕氣會阻滯在脾胃,導致人們出現胃口不佳、經常乏困、無精打采等。


脾與其他臟腑關係密切,脾胃差很容易影響其他臟腑,所以有「脾胃一傷,四臟皆無生氣」的說法。可見,夏季防濕邪有多重要。


防範措施:

1. 食療先開路

容易出現脾胃虛弱癥狀的人群最好多吃一些利水滲濕、芳香醒脾、益氣養陰的食物,比如薏苡仁、蓮藕、冬瓜、白扁豆、山藥、砂仁、五味子、花旗參、麥冬等。


2. 古方調養——參苓白朮散

「參苓白朮散」出自宋朝官方藥典《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組方,是治療脾胃虛弱的經典方。方中以黨參、茯苓平補脾胃之氣;白扁豆、山藥之甘淡,助白朮健脾,又可祛濕;砂仁的芳香可以化濕行氣、和胃醒脾。

做法:取山藥10克、黨參10克、茯苓10克、白扁豆7克、陳皮5克、砂仁5克、白朮(炒)10克;先用水浸泡30分鐘,然後小火煮,煮沸5~8分鐘即可。



3、驅寒邪

寒邪常見於冬季,但寒邪為病也可見於其他季節,如氣溫驟降、涉水淋雨、汗出當風、冷氣機過涼,也常作為寒邪侵人的重要原因。

夏天每個人都會想方設法獲取舒適涼意,但過度貪涼未必是好事。輕者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胃腸病,重者皮膚和心血管都容易出問題,老年人和兒童的發病情況就更加明顯。


防範措施:

1. 千萬別貪涼

如果過食生冷、冷氣機溫度低、久臥風口等,極易損害脾胃之陽氣,導致腹痛、腹瀉等不適的發生。


當你在室內感覺涼意時,要站起來活動四肢跟軀體,以加速血液循環。


2. 適當運動

有些人群本就體質虛寒,夏天又總喜歡呆在冷氣機房裡,這樣會讓陳寒難去,又增新寒。正確做法是讓自己的身體適應外界的變化。

建議大家可以適當地進行一些戶外運動,微微發汗,運動量掌控以一小時後能恢復體力為宜。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養生固本健康人生,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結語】

既然進來了,就幫忙點個讚唄、分享、轉發~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共同探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