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哪些中草藥有腎毒性?權威醫學期刊總結說……

傳統醫學是醫學領域的重要支柱,服務了全球75~80%的人口。

特別是中草藥,在許多疾病的預防和治療領域已經應用了幾千年,廣受世界人民的青睞。據可靠數據顯示,中藥已出口到了全球175個國家和地區,包括日本,韓國、德國、印度、荷蘭、美國等。

2012年,中藥材市場估值831億美元。

但同樣不容忽視的是,中藥的毒副作用!某些中草藥成分有腎毒性,但因為「中藥是天然成分,沒有害處」的觀念深入人心,腎毒性問題被很多醫生和患者所忽視。

通常,副反應報告採取的是「自願原則」,一些中草藥的毒性反應已經被記錄在案(多數報告都不是來自中國)。數據缺失給人一種錯覺,中藥腎毒性很罕見?實際上,是相關數據太少。

近期,天津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把具有腎毒性中藥的詳細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CJASN雜誌,CJASN是腎內領域影響力較高的一個專業醫學期刊。

中藥相關腎毒性

過去20年,關於中藥腎毒性有大量的基礎研究。其中研究最多的腎毒性成分是馬兜鈴酸和生物鹼。

馬兜鈴酸是一種致癌的、可導致基因突變、以及有腎毒性的植物成分。含有馬兜鈴酸、生物鹼和其他腎毒性成分的中藥清單列舉如下:

中草藥主要的腎毒性表現

中草藥主要的腎毒性可表現為:急性腎衰竭、慢性腎臟病、腎結石、橫紋肌溶解、范可尼綜合征、以及尿路上皮癌。

下面這張圖介紹了一些和中草藥相關的腎毒性反應,均有典型的病例報導:

中藥腎毒性的相關因素

並不是所有使用這些中草藥的人都會發生急性腎衰竭或者慢性腎臟病,有幾個方面的因素影響著最終的腎毒性反應。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除了某些中草藥本身存在腎毒性以外,還有其他一些重要因素也影響著藥物的最終腎毒性。

某些從業者不能正確識別不同中草藥的毒性

某些從業者不熟悉中草藥的藥性,不能識別不同中草藥的潛在毒性。

例如,細辛的根馬兜鈴酸含量低,但細辛整顆植物馬兜鈴酸含量非常高,錯誤使用則毒性明顯增加;類似的錯誤就發生在比利時和法國中藥減肥藥事件中:本來減肥中藥方使用的漢防己,無意中被取代為廣防己,廣防己的馬兜鈴酸含量非常高,導致成百個使用這些減肥中藥的女性腎間質廣泛纖維化,最終患尿毒症;也有人把「關木通」當成「木通」用,導致患者發生嚴重腎損害。

錯誤的處理和儲存,以及摻假

大部分的中藥成分需要經過物理或者化學處理(炮製),例如曬、烘、炮、炒、洗、泡、漂、蒸、煮等方式來減毒,或者提高藥效。不正確的炮製方法會增加腎毒性。

不但某些中藥被錯誤處理,還可能摻假。

例如紅花,一些人為了保持它的顏色,讓價錢賣得更高,加入染料金胺O,這是一種不可食用的工業染料,可致癌,並且有腎臟和肝臟毒性。

重金屬

由於環境汙染,部分中草藥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如砷、鎘、鉛、汞,蓄積在人體內也可以造成毒性反應。

此前,就有部分被調查的三七樣品,查出砷和汞含量嚴重超標。部分冬蟲夏草的砷含量超標。

如何預防中草藥腎毒性?

看到這份總結,相信不少腎友已經「凌亂了」。上述介紹的某些有腎毒性的中藥中,比如雷公藤,是醫生給自己正在使用的,治療腎病的中藥。

其實,在西藥中也同樣有腎毒性的藥物在治療某些類型的腎病,比如環孢素→大量蛋白尿始終控制不好?環孢素了解一下!

正因為「是葯三分毒」,不只是西藥有副作用,中藥一樣會有!而且部分中藥的毒性還比較大,甚至沒有研究得太清楚的情況下,咱們腎友不要單純的認為「中藥天然無害,或者是毒副作用小」,對中藥保持警惕之心,不可擅自隨意服用,不可偏信江湖遊醫。

如何使用?怎麼權衡其中的利與弊?怎麼利用藥物的正作用,又儘可能減少毒副作用?都需要有經驗的正規專業醫生來指導。

另外,避免中草藥過量和長期使用在使用過程中注意監測副作用,如腎功能、尿檢,過敏反應。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呼籲開展對中藥藥理學和毒理學更深入的調查研究,而不是用藥盒上「尚不明確」迴避中藥的副反應。

文獻來源:

Nephrotoxicity a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CJASN.Vol 13 October, 2018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