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實錘!腎臟殺手馬兜鈴酸還能基因突變致癌,中草藥還能吃嗎?

7月20日,肝病國際權威期刊《肝臟病學》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韓澤廣團隊最新研究成果,證明:除了具有明顯腎毒性外,馬兜鈴酸暴露還可以導致肝癌的發生。

此消息一出,吃貨擔心含有馬兜鈴酸物質之一的折耳根能不能繼續吃下去,但對於更多的普通人來說,因中草藥、中成藥攝入過多的馬兜鈴酸帶來的強烈不安感足以讓人心慌慌,網上反中醫的呼聲再次高漲,諸如「珍愛生命,遠離中藥」之類。01自1964年起,馬兜鈴酸的質疑之聲就從未斷過,而今年7月上交大韓澤團隊關於馬兜鈴酸和肝癌的研究結果如同一顆炸彈投入輿論大池,在朋友圈和醫療圈掀起陣陣波瀾。中醫傳承千年下來,中國人熟知的許多藥用植物,如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馬兜鈴、尋骨風、細辛、南木香、管南香等等,均含有馬兜鈴酸。此外,常用中成藥有龍膽瀉肝丸、婦科分清丸、大黃清胃丸、冠心蘇合丸等。傳統中醫理論認為,馬兜鈴屬的中草藥具有利尿、抗感染、消炎和抗蛇毒等功效,含馬兜鈴酸的中草藥和中成藥曾用於治療風濕、痛風、傷口化膿等多種病症,並廣泛應用在減輕女性經期癥狀以及減輕分娩疼痛上。此外,它在亞洲還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被添加至藥酒、藥膏和減肥藥中。

隨著科學進步,不可避免越來越多中藥被發現對身體有毒或致癌,那麼中醫中藥該何去何從?現代醫學派認為,相信客觀證據和現代科學,不能因為老祖宗的「傳統」,就抱著不放,盲目推崇。呼籲有關部門及早禁止類似馬兜鈴酸的草藥使用。02今天馬兜鈴酸致癌的實錘剛剛被落實,馬兜鈴酸是赫赫有名的腎臟殺手卻早已在十幾年前被證實了。「看一眼你永遠不會忘,它被稱為寡細胞性腎間質纖維化,像荒蕪一片的荒漠」這是馬兜鈴酸腎病的病理狀況。2003年前,國內馬兜鈴酸腎病的患者已經大面積存在,但因為個案的分散性,人們沒有把事件系統的聯繫在一起思考。2003年中國十大優秀新聞新華社記者朱玉寫的《龍膽瀉肝丸是清火良藥還是「致病」根源?》等系列報導,頓時震驚了國家葯監局和眾多的「龍膽丸」受害者!許多人發現,自己纏綿不愈的腎病(腎損害甚至腎衰竭、尿毒症),竟然是因為平時「上火」、耳鳴或者便秘所服的龍膽瀉肝丸所致。部分患者與疾病抗爭、在身體和家產俱敗的境況下,走上艱難的訴訟之路。據報導,僅北京市2003年受理的馬兜鈴酸腎病索賠案不下7起。2004年2月,長期服用龍膽瀉肝丸致病的吳淑敏等28人,集體起訴擁有335年歷史的老字號——北京同仁堂。但大部分的索賠訴求,最後均以碰壁或者敗訴告終。

從龍膽丸事件中至少可以凸顯2003年前後我國在醫藥制度上的缺陷。首先是不良反應監測和報告制度。耐人尋味的是,2000年至2002年期間,北京市藥物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僅收到了龍膽瀉肝丸及含關木通在內的藥物不良反應80多例。二是應急反應能力,關木通事件被公開曝光後,國家局並沒有立即控制、召回含關木通的中藥製劑,只是在《關於取消關木通藥用標準的通知》中要求該類製劑「必須憑醫師處方購買,並在醫師指導下使用。三是藥品的召回制度。當時《藥品召回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29號令)尚未頒布,國家局也沒有採取召回行動。032003年4月1日,國家葯監局印發《關於取消關木通藥用標準的通知》,決定取消關木通的藥用標準,龍膽瀉肝丸等「關木通製劑」必須憑醫師處方購買;責令該類製劑的生產限期用木通科木通替換關木通。後來的2005年版《中國藥典》已不再收載關木通、廣防己、青木香三個品種(均含馬兜鈴酸)。 儘管人們對馬兜鈴酸的毒性危害認識日益清晰,但是含馬兜鈴酸的發明專利申請量並沒有受此影響,2004 年至今每年的申請量與 2003 年相比數量上均是在增長,在 2013 年達到20件的巔峰,雖然2014年和2015年出現回落,但總體仍然處於增長狀態。

而在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的涉及馬兜鈴酸的 88 篇發明專利申請中,46 件涉及馬兜鈴酸的檢測方法;14件涉及使用了馬兜鈴酸的醫療器械;此外,還涉及中藥中馬兜鈴酸的富集方法、含馬兜鈴酸的藥物、含馬兜鈴酸的中藥的炮製方法等等。馬兜鈴酸類發明專利的申請人中,個人申請僅14 件,其餘申請人均為科研機構和企業。可見,除了科研機構,醫藥企業對涉及馬兜鈴酸產品、方法的研發熱情也很高。早在2017年融通醫療保健基金經理萬民遠萬民遠就表示,馬兜鈴酸事件尚未定論,尚未發現直接涉及到上市公司主業,但是他判斷,影響不大,對行業的影響遠不如塑化劑之於白酒行業。他個人認為中藥無副作用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是葯三分毒。當年塑化劑事件重挫了白酒行業,與之不同的是,馬兜鈴酸只存在於少數葯企的個別品種,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或許波瀾不驚,從近日個股表現來看,中成藥板塊並無特別表現,各券商研報也沒有點評本次事件。04據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可冀透露,現行中國藥典的中藥裡,仍有18.3%的藥材沒有詳細說明,更沒有毒副作用說明。這種狀態,顯然亟待改善。青蒿素的發現得了諾貝爾獎,那麼它就是揚眉吐氣的民族驕傲;馬兜鈴酸可以致癌,那麼它就成了要避而遠之的迷信糟粕,我們對中藥依然對它缺乏客觀冷靜的看法。

值得慶幸的是,現在我們在中醫藥方面的研究越來越多了。上海交大這篇關於馬兜鈴酸的論文,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中國、在中國人裡,研究我們自己常用的中草藥成分。未來,這樣的科研也許會越來越多。或許有一天,當我們談論起中藥,它不再是古醫書上佶屈聱牙的詞句,而是如現代醫典般簡明準確的描述;它也不再局限於經驗性的描述體系,而是與現代科學接通,用有跡可循的科學體系來解讀歲月裡沉積的古老經驗。中醫藥的現代轉型,近年來在頂層設計層面越來越受到重視。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中醫藥事業的發展不能排斥現代醫學,當然更離不開與現代醫學的融合。就此而言,「馬兜鈴酸」之爭也有利於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這直接向社會呈現了中醫藥現代轉型的重要性,也將帶來相關研究的投入。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