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藥也傷腎服用需謹慎

20世紀末,國外的減肥機構不斷報導出中藥減肥致使腎衰竭的醫療事件,當時的國際醫學界對此褒貶不一。經過調查研究當時的減肥中藥當中含有馬兜鈴酸,這種成分目前已被證實傷腎,因此,含有馬兜鈴酸車成分的所有中藥在國外都被禁用。

無獨有偶,另外一類明顯傷腎的藥物,如今也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上。

早在2007年 ,英國就對我國的復方蘆薈膠囊有過處罰,兩年後,香港也曾呼籲市民別使用五寶丸(回春堂產)。此後又有「六味地黃丸」、雲南白藥、漢森四磨湯等均被捲入爭議風波。

而事件的主因就是此類藥物當中汞含量超標,且藥物成分當中的硃砂最終被判定為傷腎的「罪魁禍首」。

硃砂也叫丹砂,觀看過古裝劇的人對此都不陌生,也一直是古代中醫用來安神的藥物之一。經現代醫學檢驗,硃砂主要含有硫化汞與部分液態汞。

當人服用含有硃砂的藥物時間長了,很容易出現慢性汞中毒,而汞進入人體之後是很難被及時清除的,積聚在腎臟,損傷腎功能。同時,慢性汞中毒還會引發大腦受損、肌肉震顫等神經系統損害,害人不淺!

既然硃砂這麼可怕,生活中又有哪些藥物當中含有硃砂成分呢?

事實上,不僅成年人所用的部分藥物當中含有硃砂,甚至兒童用藥也有含有硃砂成分的。

如在成年人群體當中,安宮牛黃丸、硃砂安神丸、柏子養心丸、天王補心丸、補腎益腦片等常用藥都含有硃砂成分;而小兒常用藥:一撚金、七珍丸、小兒百壽丸、至寶丸、紫血散等,也含有一定的硃砂成分。

可即便如此,這些藥物對於藥物不良反應與禁忌上標註也只是以「尚不明確」,草草了事。或者在一些容易被忽略的事項當中一帶而過,提示不宜久服。

目前,中國藥典對於硃砂的劑量要求已從原來的0.3g~1.5g/天下調至0.1~0.5g/天,短期使用可能還安全一些,只是但久服者少嗎?民間亂用者少嗎?超劑量使用者少嗎?

因此,嚴控硃砂、馬兜鈴酸等傷腎成分藥物的買賣、使用,已刻不容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