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興市場短痛稍歇 仍需警惕金融風險

  隨著土耳其、俄羅斯的加息舉措,上周新興市場出現久違的反彈,MSCI新興市場指數上漲0.54%、MSCI新興市場貨幣指數上漲0.22%。在眾多新興經濟體陸續采取一系列應對措施後,部分新興市場“股債匯三殺”局面已出現緩解。美元近來裹足不前以及未來走勢出現不確定性,也使新興市場“短痛”有所減退。不過,一些新興經濟體的頑疾依然容易演化為金融風險,由此引發的“長痛”仍須引起高度警惕。

  美元4月以來不斷走強是前期部分新興市場慘遭“血洗”重要原因。新興市場投資者擔心,在美聯儲加息預期漸強背景下,以美元計價的資產有更好的回報前景和避險穩定性,強勢美元將導致資本流動格局以及市場配置偏好生變,對新興市場產生影響。

  從美元走勢看,美元指數在8月中旬衝高後一路下探。美聯儲9月加息雖已板上釘釘,但未來是否會加快升息步伐存在不確定性。有觀點認為,隨著前期頒布的財政刺激措施力度將逐漸放緩,美聯儲升息“天花板”會日益臨近。另外,美國正處於經濟復甦周期以及金融周期後段,未來經濟基本面難以支撐美元長時間維持強勢。

  從新興市場整體看,前期恐慌情緒反應有些過度。部分出現危機的新興經濟體如阿根廷、土耳其、巴西、南非等,主要是自身經濟金融系統較為脆弱,導致惡性通脹、經常账戶和財政“雙赤字”、外匯儲備覆蓋不足等病症叢生。相反,一些內部通脹可控、經常账戶餘額改善、外匯儲備增加的新興經濟體如泰國、馬來西亞等,基本面仍然強勁。對一些新興經濟體來說,本幣匯率貶值不完全是壞事。如印度政府就認為,本幣貶值將有利於印度外貿出口,使其出口產品獲得更強競爭力。

  中國經濟表現,更成為新興市場危機難以進一步擴散的“定盤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發展態勢在持續,特別是結構繼續優化成為近期經濟運行一大亮點。隨著經濟基本面保持平穩,再加上逆周期調節,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準上保持基本穩定。

  雖然新興市場較為恐慌的時期可能已過去,但復甦仍是“漫漫長路”。一些新興經濟體選擇大幅加息等應對措施,在遏製通脹同時也會掣肘經濟增長。其實,在經歷數年同步復甦後,2018年全球經濟增長已呈分化格局,發達經濟體相對新興經濟體走強,兩者之間的“增長差”預期開始縮窄,部分新興經濟體增長風險不斷加大。近來,全球貿易摩擦風險與日俱增,也為新興經濟體復甦帶來重大挑戰。

  更值得注意的是,多年來,一些新興經濟體在全球廉價資金時代中如魚得水,過於依賴外債促進經濟增長,不僅債務規模居高不下,還積累了高貿易、財政赤字、高資產價格等諸多失衡惡果。現在美聯儲持續抽走流動性,美元匯率和利率快速走高,熱錢回流美國,這些新興經濟體在償付債務能力捉襟見肘的同時,資產泡沫也開始陸續破裂。

  儘管當前美國內部關於貨幣政策走向仍存在分歧,美元走勢上下兩難,給了新興市場一定的喘息機會,但新興經濟體仍須對可能的“長痛”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應對美聯儲政策外溢影響和自身頑疾提前采取防範措施,尋求內在復甦和創新機會,加強新興經濟體之間的合作,方能克服暫時困難,實現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唐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