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種茶在古時,有錢也買不到

每年的春季,是春茶上市的季節,作為每年的第一批茶,在清明前採摘製作完成,將至稱為「明前茶」。這每年春季清明前的第一采,都用於製作成了講究鮮嫩的綠茶。

現在茶友們想喝明前茶自然是很容易,但擱在以前,明前茶可是皇室獨享,老百姓們根本喝不到的,有錢也不行。

三國時期,茶的傳播重心開始轉移,傳播速度隨著水利交通的興起迅速加快,三國後期,茶的重心已經轉移至長江中下遊地區,茶的種植區也開始在當地建立。

那時候,沒有春茶夏茶一說,茶的採摘都是在初秋進行。一直到南北朝時期,南朝的齊武帝信奉佛教,為了避免殺生,齊武帝下令不得用牲畜作為供奉之物,改用酒水、茶替代。清明時朝廷有大規模的祭祀活動,這使得春茶開始出現,並且必須在清明前採摘製作完成,加急送往京城。祭祀結束後,這春茶便會賞賜給皇室與大臣。這便是明前茶的來歷了。


古時的明前茶極為珍貴,由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春茶往往只有皇室可以享用,而歷朝歷代的皇帝都嗜茶,對於好茶也較為吝嗇,就拿宋朝的皇帝來說,賞賜大臣時竟然四人共賜一餅,皇帝越摳門,大臣就越以茶為寶。宋朝還創新出了一種綉茶,皇帝愛不釋手,尤為珍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歐陽修,為皇室服務二十餘載,才有幸被賞賜到幾顆綉茶,感嘆到「金可有而茶不可得」。這綉茶外部用金箔剪成龍鳳和花草圖案貼在上面,準確來說是一種觀賞性的奢侈品。

直到現在,明前茶也是較為貴重的好茶。


明前的春茶為啥珍貴?

茶樹在春分前後開始發芽,清明前就要採摘,時間太短,茶芽的生長速度有限,能達到採摘標準的茶芽很少,茶農一天不過才能採摘鮮茶芽一斤左右。

每天採摘一斤左右的鮮茶芽,四、五斤的鮮茶芽才能製作出一斤的乾茶,在經過揀剔,去除雜質和不合格的乾茶,最終每斤乾茶的芽頭個數可以達到每斤幾萬個。積蓄了一個冬天,第一批出採的鮮嫩茶芽,再加上大量的人工勞作,「明前茶,貴如金」真不是瞎說。

明前茶中含有的營養物質是比較豐富的,入冬前,茶樹會積累充足的養分,等春季到來,第一批生長出的茶芽香氣物質含量豐富,氨基酸含量很高,又苦又澀的茶多酚物質含量少,明前茶滋味較淡,但鮮爽味十足。尤為重要的一點是清明前蟲子還沒有甦醒,這時茶樹的蟲害很少,這代表茶樹不太會受到農藥汙染,明前茶更為接近天然。

明前茶有優點,自然也有缺點。明前茶雖然滋味鮮爽,貼近自然,但這並不代表是最好的茶,相對比穀雨前採摘製作的口糧茶來說,明前茶不耐泡,味道淡。而雨前茶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雖然茶芽不細嫩,但滋味鮮濃耐泡,所以是最適合大眾的口糧茶。

例如,六安瓜片需要等到茶葉葉面展開後才能採摘製作,所以穀雨後小滿前最好這段時間的瓜片相比其他時間段較好。太平猴魁則是穀雨後茶樹生長到一芽三葉初展是很好。

雖然明前茶好,不過雨前茶也不差,大家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選擇即可。不必過於吹捧。

飲茶更重要的是追求一種平常的心態,一種真誠面對自我的心境,所以,名品和孤品並非是最好的選擇,而品質有保證的好茶葉才是更多茶友的安心首選。

如果文章對大家有幫助的話,歡迎大家關注我:「承藝茶葉官方帳號」,更多精彩內容請在我的主頁中觀看。

瀏覽器 搜「承藝 茶葉」即可,望大家支持。

官方微信:「承藝文化」(ID:chengyimc)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