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吸入性損傷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了解這些有效預防

吸入性損傷的主要致傷因素是熱力和煙霧,煙霧除含熾熱的炭顆粒外,主要因含有大量化學物質而致傷。吸入性損傷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非常高,在密閉的火災現場一般會發生吸入性損傷,這種情況能同時吸入高熱空氣和煙霧,兼有熱力與化學物質的損傷。下面濟南哮喘病醫院專家為您詳細介紹。

吸入性損傷病理病因

1.熱力損傷 熱能可直接損傷呼吸道黏膜和肺實質。熱分為乾熱和濕熱兩種。乾熱熱容量低,當吸入後,由於上呼吸道及其黏膜具有較強的水、熱交換功能,通過湍流,對流和蒸發作用,使吸入的乾熱氣體迅速冷卻。其中黏膜含水量的蒸發,能吸收大量熱能,迅速降低吸入乾熱空氣的溫度,因每克水蒸發為氣體吸熱量大。

2.煙霧損傷 煙霧系一些大小不等的顆粒懸浮在氣體內所組成的混懸物,其成分可多達數十種。不同物質燃燒,不僅煙霧成分不同,而且含量也不同,即使是同樣物質,在不同條件(如密閉環境、燃燒情況、溫度等),煙霧的成分與含量也不同(表1)。

有人模擬火災現場測量煙霧中成分的含量,發現於開放環境或相對閉合環境差異大。

煙霧中含有碳粒等顆粒,較大顆粒被阻於上呼吸道,小顆粒則可被吸入小支氣管和肺泡,碳粒除熱力外無毒害作用,但常有許多有毒物質包在其表面而被帶入,引起組織損害。

煙霧中含有CO、CO2、NO、N2O、NO2、光氣、醛類、氰化物、SO2、氯化氫、氯、酮類、砷化物及有機類等,其中有的物質本身毒性強(如光氣、醛類、氰化物等)。有的與水結合形成酸、鹼或其他化合物,如氨、SO2、氯化氫等,有的脂溶性氣體,如氮氧化物、醛、光氣等,溶解於細胞膜的脂質部分,而引起肺損傷。醛類是煙霧中重要的脂溶性氣體,短鏈的醛是黏膜刺激劑,以丙烯醛最為重要,其濃度在5.5ppm時可刺激上呼吸道,大於5.5ppm時可引起肺水腫,達10ppm時,幾秒鐘就可引起動物死亡。木材煙霧中的醛濃度比煤油中大15~20倍,丙烯醛的濃度更高50倍,比工業最大允許量約大500倍。棉花煙霧中的丙烯醛比煤油煙約大60倍。醛的損傷作用:①降低纖毛活動;②使氣管、支氣管膜蛋白變性,誘發炎症反應;③減弱肺泡巨噬細胞活力;④膜損傷肺毛細血管,使其通透性增加,導致肺水腫。

氮氧化物包括N2O、NO、NO2等,化纖類燃燒,可釋放大量氮氧化物。若煙霧中含量不多,隻引起上呼吸道刺激,如吸入量大,則引起肺水腫。NO2能產生自由基,導致肺脂質過氧化損害,它水解後成為硝酸或亞硝酸破壞氣道組織。NO2還可擴散至體液內,與血紅蛋白形成正鐵血紅蛋白(methemoglobin),產生低氧血症、酸血症和心血管抑製。

現代合成化學物品多含鹵素氯化氫及其他鹵化氫。一般氯化氫的癥狀多限於上呼吸道。其濃度為15ppm,可引起眼和喉黏膜的刺激,更高的濃度可引起喉痙攣。被碳粒帶到下呼吸道,則可引起細支氣管、肺泡損傷和肺水腫。塑料等製品燃燒,除產生氯化氫外,尚有CO2、氨等,與水接觸,生成酸或鹼。

發生一般火災或瓦斯爆炸時如果防護不當非常容易引起吸入性損傷,很容易危害生命。濟南哮喘病醫院專家提醒大家,火災發生時,煙氣大多聚集在上部太空。逃學生者一定不要慌,要冷靜中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進。應用浸濕的毛巾、口罩等捂住口鼻,科學自救或者等待救援。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