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102歲國醫大師鄧鐵濤:秋季養生應該這樣做!

▲鄧鐵濤

首屆國醫大師、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科創始人、廣州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現代著名中醫學家、中醫內科學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非典時期擔任中醫組組長(陳安琳攝)

鄧老告訴我們,秋季養生要突出一個「收」字,養生也就要從「養收」著手。順應秋季自然界的這種氣候變化以及人體的生理變化特點,合理地安排日常生活起居,才有利於我們的養生保健。

秋季起居注意

1、早睡早起

關於秋季的氣候特點,古人已有概括的記載,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秋三月,此為容平,氣象以急,地氣以明」。秋季,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漸趨收斂、閉藏,與之相應的,人體的陽氣也轉趨於裡。秋季是收穫、閉藏的季節,因此,秋季的起居也應順應這種特點,以早臥早起為宜。

2、不宜貪涼

進入秋季,氣候漸轉涼,尤其入夜之後,溫度降低很快,人們此時不宜在戶外乘涼太久,以免感受深秋風寒之邪,應該早早進入夢鄉,以幫助人體精氣的收斂閉藏;起床時應延續夏季的習慣,以早起為宜,趁清晨的涼爽,趕去工作的場所以及安排準備一天的活動。

3、保持空氣濕潤

秋季時,「燥邪主令」,氣候多乾燥,空氣濕度小,汗液蒸發快,人容易出現皮膚乾燥的癥狀,因此,秋季時,應注意保持居室內空氣一定的濕度,減少洗澡的次數和時間。老年人在秋季更容易出現皮膚乾燥、瘙癢的癥狀,所以老年人在秋季時應減少洗澡的次數,尤其應避免使用太熱的水洗澡;另外,洗澡之後,可以適當塗擦些具有潤膚作用的乳液,以緩解皮膚乾燥、瘙癢的癥狀。

秋季著裝——「秋凍」

1、適當的增加衣物

秋季氣候漸轉涼且多變,晝夜溫差增大,因此,應該及時地增添衣物以避寒。一般來講,秋季著裝要比夏季適當增多,適應氣候的轉冷改變。

2、逐步增加衣物

另外,從養生保健的角度來講,秋季衣物的增添,不宜太快,最好是在人體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漸、少量地增加衣物。衣物增添太快,不利於身體對氣候轉寒的適應力;讓人體保持適當的微冷狀態,可以增加對寒冷的耐受力,有利於防病保健,此即民間「春捂秋凍」中所講的「秋凍」。

適宜秋季的運動項目

1、安神靜養

金秋時節,秋風送爽、氣候轉涼,人們經過了整個炎熱夏季的避暑「蟄居」,秋季成為重新開始身體鍛煉的好季節。秋季時,人體的精氣轉趨於裡,因此,秋季的運動最好選擇一些具有安神寧志、幫助精神內斂功效的運動項目,如內氣功、靜坐等,以幫助人體精氣的內斂和閉藏。

2、適度運動

除了以上的運動項目,還可以選擇稍微激烈的運動項目,以舒展筋骨、活動氣血,如年輕人可以選擇打球、爬山等,老年人可以選擇散步、慢跑、太極拳、八段錦等運動項目。

3、注意事項:喝溫水、出微汗、防風寒

秋季在增加運動鍛煉的同時,也應當根據氣候的變化特點,注意一些日常生活保健。秋季燥邪當令,氣候多乾燥,溫度漸轉涼,且晝夜溫差大,因此,運動鍛煉時要根據情況及時增減衣物,不要怕麻煩,避免太熱、出汗太多;運動前宜飲用適量溫開水,以補充水分,減輕呼吸道黏膜乾燥狀況;運動以微出汗為度;出汗後,不要立即脫去衣物,以免感受風寒。

秋季進食注意

1、宜清淡、易消化

初秋時分,氣溫仍偏高,民間稱其為「秋老虎」,但陽光已不似夏季時毒辣,此時仍應繼續注意降溫防暑工作,避免陽光久射,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同時注意及時補充水分,以彌補汗液丟失。

2、多食酸甘潤之品,少食辛溫發散之物

仲秋至深秋,燥邪當令,氣候乾燥,人體容易缺失水分,出現皮膚乾裂、皺紋增多,毛髮乾燥易脫落,咽喉燥痛等癥狀或不適,因此,秋季應多喝水、補充足夠的水分,飲食以「酸、甘、潤」為主,少食辛、溫發散之品,如蔥、薑、蒜、韭菜等物,以免助燥傷陰。

中醫五味學說認為,酸、甘可化陰生津。秋季氣候乾燥,因此適宜多食酸、甘、潤之品,如梨子、蜂蜜、甘蔗、牛奶、銀耳、百合、蓮子、核桃、紅棗、花生、黑芝麻等食品,以養陰、生津、潤燥,緩解人體乾燥癥狀。

3、補充外源性酵素

秋季氣象轉涼,人體也進入了「陽消陰長」的調整期。大家可以在平時服用一些酵素。酵素中含有的氨基酸、益生菌等營養成分,對正處於最弱的肝氣大有好處,可提高肝臟的解毒和新陳代謝功能。更特別的是,酵素中的多種水果成分,對於呼吸道和肺都有保護作用,可預防秋冬季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酵素性質溫和,其含有的營養元素也最為全面。

1、秋季必備養生粥

銀耳雪梨紅棗粥

材料:銀耳適量,雪梨1個,糯米60克,紅棗5枚,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將銀耳洗凈泡入溫水中至黏軟後撕成小塊備用,雪梨洗凈去核切小塊,將糯米、紅棗洗凈入鍋加水煮沸,放入銀耳、雪梨塊改文火繼續煮,待粥稠時放入適量白糖或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銀耳雪梨紅棗粥可滋陰潤肺、美膚養顏,適宜常服,尤其在氣候乾燥的秋季。

紅棗蓮子百合粥

材料:紅棗5枚,蓮子(去心)20克,百合30克,糯米5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將紅棗、蓮子、百合、糯米洗凈放入鍋中,加水上火煮,先武火後文火,待快成時放入適量白糖或冰糖即可。

功效:紅棗蓮子百合粥可清心潤肺,健脾補氣,適宜乾燥的秋季常服。

生地天冬粥

材料:生地黃30克,天冬30克,粳米10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將生地黃、天冬洗凈切細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取汁加入粳米再煮,待粥快成時加入適量白糖或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生地黃、天冬都是很好的滋陰潤燥之品,做出葯膳具有很好的潤肺、滋陰、止渴功效,適宜乾燥的秋季服用。

杏仁川貝粥

材料:杏仁15克,川貝粒20克,糯米60克,白糖或冰糖適量。

做法:先將糯米洗凈加水煮沸,加入乾淨的杏仁、川貝粒,改小火同煮至粥稠,放入適量白糖或冰糖調味即可。

功效:杏仁川貝粥具有滋陰潤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適宜因氣候乾燥而引起的咽喉乾燥腫痛、咳嗽痰少難咯出、口渴者服用。

秋季易患疾病的預防

秋季氣候乾燥,人體水分很容易流失,加上夏季出汗太多,體內水分相對不足,到了秋天很容易引起「秋燥」的癥狀。人們經常會感覺嘴唇乾燥脫皮、全身皮膚變得緊繃繃的,有時還會有瘙癢、咽喉部位乾燥疼痛、大便乾結等,這些都是「秋燥」的表現。空氣乾燥,加上晝夜溫差增大,如果不注意防護,很容易發生傷風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

1、秋季適宜多飲開水、蜂蜜水、花茶、果汁、牛奶等,以補充人體的陰液;飲用時以少量、頻服為好,不要一次喝得太猛,反而不利於胃腸道的吸收。

2、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不僅可以補充水分,還可以補充豐富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另外,多食梨子、甘蔗、銀耳、百合、蓮子等食品,以滋陰潤燥,緩解秋燥癥狀。

3、秋季時氣候轉涼、晝夜溫差大,我們需要及時地添加衣物,注意防寒保暖,不宜赤身露體,也不宜穿得太厚。

4、此外,那些平時愛感冒的人,可在早、中、晚飯前服用酵素,用40度溫水稀釋服用,以減少對胃的刺激。同時,下午也可以服用點酵素,有非常好的解乏效果。

秋季情志調攝

秋季,肅殺之氣當令,萬物由榮轉衰,人很容易受到自然界這種變化的影響,產生悲愁傷感的情緒。因此,秋季情志的調攝,主要是保養神志、收斂神氣,減少秋殺之氣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可以多參加些戶外活動,比如爬山就是秋季很好的戶外運動項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