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江淮汽車業績斷崖式下跌:口碑存憂 低價戰略能否持續

  業績遭遇斷崖式下跌 江淮汽車低價戰略能否持續?

  劉媛媛

  近日,江淮汽車發布年報,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1.46億元,同比下降6.3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32億元,同比下降62.83%。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虧損近億元,這是江淮汽車扣非淨利潤自進入21世紀以來的首次虧損。

  擺在江淮汽車面前的難題不只是如何提振業績,此前,江淮汽車一直被質疑淪為蔚來汽車的代工廠,更有傳言稱江淮與蔚來已經進入分手倒計時。

  日前,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汽車”)在上證e互動平台回答投資者提問時表示,公司和蔚來汽車自合作以來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目前雙方正在集中精力做好ES8的高品品質產、交付的準備工作。針對後續產品的合作,雙方正在積極、友好地協商中。

  連日來,《中國經營報》記者多次致電致函江淮汽車董秘辦及品牌部,其品牌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正在預備北京車展品牌日活動,無法接受採訪。

  業績腰斬

  對於公司業績的下滑,江淮汽車在財報中表示,“主要是受SUV產品銷量下滑、新能源補貼退坡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

  綜合分析產品,其中對公司銷量下滑影響比較大的是乘用車裡的SUV產品,2017年江淮汽車SUV產品實現銷售12.13 萬輛,同比減少15.42萬輛,主要系SUV產品裡的S3產品銷量下滑和新品S7上市後銷量未達預期。

  江淮汽車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表示,2017年公司銷售各類整車及底盤51.09萬輛,同比下降20.58%。由於公司業績下滑,公司經營團隊進行了降薪,其中董事、高管團隊平均降幅50%,強化經營團隊的責任擔當。

  汽車行業資深專家賈新光向記者分析指出,江淮汽車過去一年銷量持續暴跌或也與整體市場行情有關。2017年乘用車市場整體呈下滑態勢,尤其是SUV市場,從此前的50%~80%的增長速度下降到不足20%。

  記者注意到,作為江淮汽車控股的上市公司,安凱客車的業績也同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安凱客車財報顯示,公司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54.49億元,同比增長14.54%;淨利潤虧損2.3億元,同比下降548.20%。2017年,公司實現客車銷量8717輛,同比下降14%。還原新能源補貼後,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8.25%。

  安凱自被並入江淮之後,為何一直沒有太大的突破?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鍾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安凱客車早前價格貴、利潤高,客戶多為央企等大部門。市場正常化後,由於缺乏價格優勢,逐漸被宇通客車搶佔了市場。“安凱客車曾經是中國豪華客車的長官者,為高端市場需求而起,而現在高端市場的需求已經不存在了,公司目前想由高端再往中端轉型,但很困難,因為成本控制得不好,產品的製造工藝也沒有很好地提升,只能每況愈下。”

  口碑存憂

  在業績腰斬的背後,江淮汽車一直無法擺脫低質低價的形象。根據汽車門網發布的2017年投訴車企單一品牌排行榜顯示,江淮汽車2017年累計投訴694宗,位居自主品牌車企第7位,僅12月投訴量就達98宗。從江淮汽車旗下車型投訴分布情況來看,三年內未出保新車投訴佔比61%,尤其是2016款兩年內的新車投訴佔比最大,達到27%。

  作為江淮的銷售主力,瑞風S3在銷量急速下滑的同時產品品質方面同樣屢遭質疑,記者梳理發現,車質網的投訴案例中瑞風S3就超過了1000起,一些車主反映,瑞風S3存在生鏽、發動機異響、吃胎偏磨、車輛跑偏等問題,這讓瑞風S3的口碑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針對產品的品質把控,投資者互動平台上同樣出現不少質疑的聲音。3月30日,江淮汽車方面回應稱,品質是生存發展之本,抓品質和售後服務一直是公司的重中之重,未來公司仍將繼續努力提升產品和服務品質,提高客戶滿意度。

  “江淮汽車原來是做商用車的,後來為了擴大利潤就再加了一塊乘用車業務,雖然起步不算太晚,但在產品的品質把控、技術的研發各方面都與吉利和長城等自主品牌差距較大。沒有形成體系的優勢,慢慢地競爭就乏力了。”鍾師告訴記者,如今江淮汽車調整定位或已來不及。“現在市場競爭那麽激烈,整體呈快速增長的局面,給企業的時間視窗很短,逆勢上揚幾乎沒有成功的可能。而且中國汽車市場集中度很高,用戶購車更加成熟、理性,一旦掉隊了,其他品牌很快就會搶佔份額。”

  欲借新能源翻盤?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媒體報料江淮汽車意大利設計中心總經理兼設計總監路迪已經從江淮汽車離職,3月初,一位業界資深的設計師已加盟江淮汽車本部。對於這一消息的真實性,江淮汽車方面未予以回應。若消息屬實,此次路迪的離職和新設計師的加盟或預示著江淮汽車的自主造型設計將邁入新的征程。

  不過,在鍾師看來,現在談汽車設計的本土化尚不現實,中國在這方面的控制能力還很弱,人才也很少,目前還是以仿製國外的汽車造型設計為主。只能是請國外的設計師來中國工作,帶領中國的團隊一起磨練,慢慢通過收取中國市場的各種資訊來了解中國消費的偏好,這個磨合期可能需要5~10年。

  “江淮汽車最後的翻盤機會是在新能源車上,但新能源處於尚未成熟的初期發展階段,是否有機會突圍得看它戰略如何,而且各家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戰場上廝殺得很厲害,市場還需要一定的沉澱期。”鍾師說道。

  據了解,江淮汽車在新能源領域布局較為積極。早在2016年4月6日,江淮汽車與蔚來汽車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定,雙方將全面推進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合作,預計整體合作規模約100億元。

  然而,自雙方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以來,江淮汽車淪為“代工廠”的質疑聲不斷,與蔚來汽車的合作關係能否持續也一直是投資者所擔憂的問題。

  據媒體報導,此前蔚來汽車不僅在體驗中心的展車上摳掉了“江淮蔚來”的漢字標識,還表示蔚來ES8不會與江淮品牌共線生產,該款車是在江淮汽車專門為蔚來打造的全新工廠中生產的。

  今年4月4日,江淮汽車表示,公司和蔚來汽車自合作以來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後續產品的合作,雙方也正在積極協商中。

  另據公司發布的銷售數據,2017年公司累計銷售純電動乘用車超2.8萬輛,同比增長53.86%;在剛剛過去的3月,公司新能源車銷售超過5000輛,同比增長234.95%。這或許能暫時給市場一個定心丸。

  特約撰稿朱金東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