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良好的親子關係,是青春期孩子厭學的最好解藥

青春期孩子叛逆,父母能接受,青春期孩子厭學,父母就不能理解了。你說,大好的青春年華,不去學習不去為未來打拚,將來如何在知識經濟時代立足呢?青春期孩子厭學問題,是父母最為苦惱的問題。

後台有不少父母求助,青春期孩子不去上學怎麽辦?經數據分析,不願意上學的青春期孩子有著類似的表現:1.主觀上不願意去學校;2.向父母提條件得到滿足後被動上學。他們的共性是學習成績不理想,上課時注意力不能集中、上課無精打采、對學習內容理解力弱,和老師、同學交流較少等,作業拖拉,晚上睡得晚早上又不願意起床,精神狀態很差。

青春期孩子不願意上學的時間一般維持2-3個月,期間表現上可能會有起伏。一般情況下,父母會認為是孩子學習不走心、玩心重,於是絞盡腦汁用各種方法勸導或者滿足孩子提出的一些條件做交換,但往往效果並不理想,相反,有的慢慢由不願意上學變為徹底厭學。因為有些父母沒有搞清楚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按自己的理解和標準去評價或批評孩子,或者采取強製性方式強迫孩子去上學,導致孩子越來越叛逆,偏要與父母對抗。

初中生或者高中生,正處於迷茫又敏感的青春期,不僅學習任務重壓力大,而且青青期是成長過程中比較複雜的階段,自我意識增強,叛逆又個性,獨立又依賴,內心的想法不願意外露,是一個自我形成與發展的階段。換句話說,青春期孩子其實是知道自己主要任務是學習、升學,但內心的矛盾和衝突導致他們無法靜下心來完成現階段的學習任務。事實上,青春期孩子不願意上學,並不是他們主觀上真的不願意去上學,而是有一些內在的心理因素造成的矛盾、焦慮,讓他們內心充滿掙扎和搖擺不定。

有些孩子,尤其是女生,在小學或初中的學習成績很好,可到了初中或高中學習成績下降,孩子一下子很難接受自己下滑的成績,或者大量的學習安排和密集的大小考試,讓孩子感覺到很疲憊並且難以應付,經常熬夜很晚而第二天上課又精力不夠,漸漸陷入熬夜、學習效果不佳的不良循環。再加上內心對自己高要求與實際學習成績不理想產生的衝突和焦慮情緒,慢慢就會形成退縮行為,先是從拖拉功課慢慢發展到不願意去上學了,只是父母沒有密切關注青春期孩子的平時表現,而只是焦慮孩子不願意上學的結果。

其實,父母更應該關注青春期孩子的生活和心態,只要態度端正了學習就差不多,往往父母把精力花在督促孩子學習上,給原本焦慮的孩子施加壓力,造成孩子更加焦慮。對待青春期孩子,家長需要付出足夠的時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培養朋友間的情誼。也就是說盡可能地與孩子談談情說說愛,隻關風月隻關情無關學習。比如:爸爸帶兒子去釣魚、打籃球、登山,其意義並不只是去釣魚、打球、登山,而是父子兩人共同相處的時間裡,兒子會把問題暴露在爸爸面前,爸爸按自己的方式潛移默化孩子,或者給些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如此孩子的心靈世界就開啟了,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便逐漸形成。

成人之間的友誼也是一樣,兩個人可能一直都認識卻只是點頭之交,但經過幾個團體項目的合作,或者打幾次籃球賽,或者踢幾次足球,一次次深入的了解和合作,兩人的友誼便會突飛猛進。親子關係是教育的根本,只有在良好的親子關係裡,父母的說教,孩子才會以開放性的心態去接受、理解。

每個人都有爭強好勝的天性,敏感的青春期孩子更明顯。父母只要多關心孩子的生活、情感、心情,有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孩子的厭學情緒也會隨之消散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