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還不知道怎麼患上的「不死癌症」,現代醫學已經治癒在望

播放GIF

SME科技故事出品

微信ID:SMELab

近日,屠呦呦團隊公布青蒿素可以用來治療紅斑狼瘡的消息。

整個醫學界為之震撼與興奮,但大多數普通民眾則一臉懵逼。

似乎只在高中生物課本上出現過的紅斑狼瘡,距離我們究竟有多近?

上一次全民熱議紅斑狼瘡,估計還是兩年前美國歌手賽琳娜·戈麥斯的換腎風波。

賽琳娜·戈麥斯

賽琳娜患紅斑狼瘡多年,曾經因病暫停了演唱會工作,生活受到極大影響。

後來甚至嚴重到接受好友的捐腎,進行換腎手術。

而紅斑狼瘡和換腎又有什麼關係?

我們都知道,紅斑狼瘡是一種自身免疫病。

疾病引發的自身抗體增多,並不由分說地攻擊起自己的細胞來,最終任何組織、器官都可能因此損壞。

顯然,賽琳娜因病產生的異常抗體對她的腎臟下手了。

播放GIF

免疫過程

其實人類與紅斑狼瘡的探索與糾葛早已存在了數千年。

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可能是最早對紅斑狼瘡作出病症表述的人了。

他描述了一種皮疹狀況,極可能就是紅斑狼瘡導致的皮膚病變。

而我國東漢時期,張仲景記載了一種「面赤斑斑如錦紋」、「身痛如被杖」的病症,也可能是紅斑狼瘡的臨床表現。

到了13世紀,人們開始重視起這種異樣的皮膚狀況。

發病後皮膚局部潰爛、紅腫,與被狼咬過產生的顴部紅斑樣有些相像。

於是在當時,這種病被認為是被狼咬傷所致,這也是紅斑狼瘡名字中和「狼」扯上關係的原因。

而它的英文學名Lupus erythematosus中「Lupus」一詞就是拉丁文中「狼」的意思。

後來人們發現,同樣的紅斑狼瘡癥狀,在皮膚上出現的部位、形狀等都有差異。

有的人在皮膚表面病發,有的在皮膚深處,有的隻分布在面部,有的卻殃及全身……

病情嚴重的病患不只是出現皮疹、淋巴結腫大的狀況。

他們的腎臟、心臟、肺等器官也可能遭到損壞而死亡。

後果的輕重難以預料,也就無法估測死亡的遠近,紅斑狼瘡的陰影神秘地籠罩著醫生與病患。

直到1948年,科學家從25位患者骨髓中發現了一些特殊的無結構球狀體。

這種球狀體與紅斑狼瘡的產生有著密切的關係,於是被稱為「狼瘡細胞」。

而狼瘡細胞其實還是一場體內免疫系統中侵略性鬥爭的產物。

患者體內的一種狼瘡因子偽裝成了自身抗體,引發了一系列的誤會與屠殺。

被染成紫色的狼瘡細胞

狼瘡因子作為抗體導致某些細胞凋亡。

作為免疫細胞中的重要成員,白細胞自然不會缺席這場戰爭。

於是一種多形中性白細胞也抵達戰場,吞噬了凋亡細胞的細胞核。

但其實狼瘡因子已經早一步與細胞核作用,形成了新的狼瘡小體。

於是這時前來清理現場的白細胞也被「感染」,形成狼瘡細胞。

播放GIF

白細胞追捕過程

在此之後,人們這才開始研究紅斑狼瘡的致病機理。

這也讓人們找到了反擊的突破口——通過抑製狼瘡細胞的產生來治療疾病。

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發現了一種更具有臨床價值的自身抗體——抗核抗體。

這是自身免疫病最重要的異常指標之一,而在紅斑狼瘡患者體內,也同樣關聯性存在。

於是紅斑狼瘡也就被歸結為自身免疫疾病,

用熒遊標記的抗體

抗體是人體內殺滅某些特定細菌、病毒,從而保護自身的絕佳大殺器。

但是當自身抗體分泌過強,免疫系統則變得紊亂,開始大開殺戒,甚至濫殺無辜。

於是一些原有的正常細胞也遭受到抗體的攻擊。

當傷害加深,原本維持正常生命活動的器官組織也就因工作受阻而導致失靈。

最終,這些人體保衛者則可能成為謀殺本人的兇手。

播放GIF

紅斑狼瘡就在自身抗體的攻擊中病發。

根據攻擊的強弱、部位等要素不同,同樣的紅斑狼瘡也出現了不同的發病方式。

盤狀紅斑狼瘡形成的紅斑癥狀呈現盤狀,主要隻聚集在臉部。

新生兒紅斑狼瘡多發生在3個月以內的新生兒身上,是因為患者母親將抗核抗體經胎盤傳遞給嬰兒所致……

而最嚴重也最常見的一種,還數系統性紅斑狼瘡(SLE)。

另一種亞急性紅斑狼瘡

系統性紅斑狼瘡也叫全身性紅斑狼瘡,發病範圍覆及全身,而癥狀也嚴重多了。

自身免疫抗體造成特殊的細胞毒性,由此產生的傷害卻讓人捉摸不透。

輕度時,疾病會形成免疫複合體發炎反應,例如腎炎、皮膚炎等癥狀。

而嚴重時,則會危及腦、腎、心等器官正常功能的運作。

當涉及中樞神經系統時,還可能發生猝發症、健忘、抑鬱等病症。

同時,SLE也具有性別發病差異性,女性患者病例高達男性患者的9~15倍之多。

多樣的病症表現已經被人們熟知,對應的治療方法也已經出現,但人們對紅斑狼瘡的具體產生原因仍不清楚。

目前只能推斷,疾病應該與激素、環境和遺傳有關。

影響因子激發體液免疫中的B細胞反應性過高,從而引起某些特異性抗體的分泌。

然而,這並不能阻止人們研究對抗紅斑狼瘡的治療手段。

播放GIF

SLE使自身免疫抗體分泌過多,治療手段則要反其道而行。

通過外加免疫抑製劑或者激素調節,才得以減少狼瘡細胞的數量,從而抑製病症。

但是目前要使用療效較好的治療藥物,也就普遍面臨著較大副作用的風險。

例如環磷醯胺是一種常用的免疫抑製劑,但隨著劑量的累積,可能存在性腺損害和遠期腫瘤的風險。

於是現在大多使用多種藥物齊用的聯合療法,保持藥效與毒副作用之間的平衡。

即便再多治療方案的提出,目前仍然沒有治療紅斑狼瘡的特效藥。

人們只能儘可能地提高患者存活率。

上世紀50年代時,SLE的5年存活率只有20%。

而如今,5~10年的存活率已經達到了90%左右。

病因未除,只是短暫地壓製住病症發作,系統性紅斑狼瘡又被稱為「不死癌症」。

雖然能暫時保存性命,但在缺乏特效藥的情形下,病變和惡化的危機仍然存在。

直到屠呦呦團隊公布了一則好消息,才給紅斑狼瘡患者提前吃下一顆定心丸。

他們先前研究的青蒿素被當作「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瘧疾治療藥物」。

如今他們發現,一種青蒿素的衍生物——雙氫青蒿素不僅能殺滅瘧原蟲,還對紅斑狼瘡治療效果奇特。

而在臨床試驗上也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屠呦呦

去年5月,他們在100多位患者中實行了臨床試驗。

經過觀察發現,雙氫青蒿素對於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有效率超過了80%,而對於盤狀紅斑狼瘡的治療有效率超過了90%。

而且患者並沒有對其表現出不良反應。

這有可能成為人類史上治療紅斑狼瘡的第一種特效藥,據稱將有望在2026年前後上市。

困擾人類長達數千年的疾病到目前為止始終未被人類所了解透徹。

但蒙著神秘面紗,人們經歷了從發現到治療,再接近完全攻克的過程。

也許人類征服疾患的路徑未必總得固步自封,通往治癒的道路有許多條,結果是好的才是最終目標。

*參考資料

科技日報. 對抗紅斑狼瘡 青蒿素任重道遠[J]. 新浪科技, 2019.06.19.

屠呦呦團隊放「大招」:「青蒿素」抗藥性等研究獲新突破[J]. 新華社, 2019.06.17.

徐亮.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歷史、現在和未來[J]. 皖南醫學院學報, 2007, 26(2):81-82.

丁香診所:聶順利. 系統性紅斑狼瘡:古老而神秘的疾病[J]. 風濕科聶醫生, 2016.09.17.

王志華, 王永福. 系統性紅斑狼瘡免疫機制研究進展[J]. 包頭醫學院學報, 2015, 31(12):138-140.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